2010年,刘江卫用了近三个月修复这个俑头,其彩绘保存程度非常好。
兵马俑名满世界,兵马俑修复师功不可没。尽管兵马俑修复师已走进央视《大国工匠》,但他们的工作状态、精湛技艺、特殊贡献仍少为人知。那么,这群大国工匠有什么特别之处?手艺神秘何在?今天,我们的这位主角刘江卫给出了亲切生动的答案。如今,他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中入门最早、资历最老的修复师。
1 从办公室走进修复室
刘江卫与兵马俑的初见是在上初中时,当时铜车马正在发掘中,爸爸专门带他去看。
1987年,兵马俑博物馆公开招聘,不到20岁的刘江卫进了馆里办公室工作。当时铜车马正在馆里的保管部进行修复,从小就喜欢拆拆装装的刘江卫没事儿就跑去趴窗户。
三年后,当主任问他想去哪个部门工作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物修复。初学乍练,从文物包装,到加固隔梁时拌水泥、钢板除锈,再到给老技工们打下手,汗没少流,亏也吃过。现在大件文物都用机械吊,那会儿可都是人工抬——想把一匹陶马搬上架子得七八个人一起手搬肩扛。为增加修复保护成型后陶马躯体的强度,他钻进陶马腔里加里衬,差点被酒精熏晕;翻模被石膏烧得手褪了一层皮……“那时候很苦,但也学到了许多东西,有兴趣!”
和我们拼图不同,文物是立体的,大型、复杂的,要分多个局部分别粘接,不但要头脑中勾画立体图,还要讲究归位的次序,考虑后面的部分是否放得进去。前面一个小问题,都会导致最后合拼时茬口对不上。而且,修复师手中的每一个碎片都是惟一的,已粘接上的残片轻易不能打开重来,那样很可能对文物造成新的伤害。
当年为了修复铜车马,从四面八方调来了许多人,刘江卫的师傅方国伟来自陕西鼓风机厂。方师傅是个巧手人,车工、钳工样样行,活儿好做事认真,“不能凑合”。跟着这样一位好师傅,刘江卫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2 一号坑里的大海捞“片”
每一个第一次站在兵马俑一号坑面前的人都会被那千军万马的雄壮所震撼。我们很难想象,经历焚烧、坍塌、山洪冲刷,相互堆积叠压,它们出土时有多凌乱、残破。是文物保护工作者一兵一马地重组了这支令世界瞠目的大军。
1994年,刘江卫进入一号坑,开始带队对兵马俑的集中修复。此前,兵马俑的早期修复是由考古队进行的,1993年转交给保管部。那年他只有25岁,却成为世界最著名文物的修复负责人,最多时手下有三十多人。
他接手的是一个世界级的大项目,也是一个工程量巨大、遗留问题众多的“硬骨头”。在修复区,一米宽、七八米长的塑料膜上堆着数以万计的陶片,长长的好几大溜儿。
刘江卫带着修复组做的第一件事是分类。这一分就是半年。
修复时,每个俑都是从脚往上拼,往往先用扎带临时固定,等整个形状基本拼对出来再粘接。每个碎片则要参考探方、过洞等出土信息,逐一辨认身份,避免它们跟错了“主人”。这么多碎片在一起,有的资料不全,没有编号,无法确认;有的头在这个过洞,胳膊却跑到那个过洞了。站立的陶俑比跪射俑更难,因为他们重心高,出土时往往破碎得更为严重。有时缺那么一片,翻来覆去就是找不着,真是大海捞针的感觉; 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意外之喜也有。但缺失较多的,刘江卫坚持等——尽量不去补全,他说:“咱干的是良心活儿。”
兵马俑的修复是名副其实的慢工出细活儿。事实上,从兵马俑被发现至今,43年过去了,拥有6000多件陶俑的一号坑,已修复的俑、马共计1300余件。它们是一代又一代修复师经年不辍的成果。
今天,如果你来到兵马俑博物馆参观,在一号坑展厅后部,坑底有一小片修复工作区,每个上午都可以看到修复人员在那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