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经营中心频道>艺术>焦点>

刘江卫:兵马俑博物馆里的修复一哥

刘江卫:兵马俑博物馆里的修复一哥

分享

这群大国工匠有什么特别之处?手艺神秘何在?今天,我们的这位主角刘江卫给出了亲切生动的答案。

 

百戏俑

石甲胄

3 中意培训班

秦俑修复师刘江卫系统的文物修复知识却是跟意大利人学的。

1996年,新组建的西安市文物保护中心(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前身)开办了一个中意合办班,教授当时国内院校尚没有的文物修复专业知识。经过考试,刘江卫爬出兵马俑坑坐进了洋课堂。

意大利人的课是半天讲理论,半天动手实践。此前以为修复就是粘粘补补的刘江卫,修复理念在这里彻底更新换代了。他第一次知道信息收集不仅包括时代、材质、来源等历史信息和出土信息,还要包括修复前的保存状况、存放环境、残损程度、病害情况……第一次知道碎片切面要刷隔离层,这样做不但在反复拼对时不会对碎片造成新的磨损,还使修复具有了可逆性——万一需要打开时相对更容易。他对“小花老师”讲的如何看拍摄的文物X光片记忆犹新,“我看到从X光片明暗可以判断这件文物是如何成型,由此清楚地发现所修复的茧形壶的制作分了四个部分;从石英形成的小黑点的走向还可以看出是手制还是轮制……真是太神奇了!”

为期两年的进修,学到不少大招儿,后来都成为刘江卫修复中的神兵利器。

4 秦人也有重甲也戴头盔

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士兵没有一个人戴头盔,不少专家学者认为秦人尚武,在战场上光头赤膊,不戴头盔,以示英勇。

然而,1998年,在K9801陪葬坑出土的几十顶石质头盔,不仅填补了我国古代军事装备研究上的一个空白,也改变了学术界“秦代无胄(头盔)”的传统认识。

K9801,位于秦始皇帝陵园东南部的内外城之间,距离始皇帝陵现在的封土约200米之处,是一个面积为13000多平方米的陪葬坑,比声名远播的一号坑还大。

1998年7月至1999年1月,由兵马俑博物馆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在陪葬坑范围内,出土了大量密集叠压的、用扁铜丝连缀的石质铠甲和石胄——这个秦始皇帝陵园城垣以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陪葬坑很有可能是一座大型 “军备库”。

引起轰动的,不仅是石胄。考古人员还发现了硕大的石质马甲。专家分析,这种类型的铠甲应该是战车车马的马甲,“这就是说秦军也有重甲,他们不只勇猛善攻,防护也很先进。”说起石铠甲,说话总是音量不大、慢慢悠悠的刘江卫一下子来了精神。

早期出土的秦俑受当时条件、技术等因素的制约,无法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及时对文物采取必要的现场保护措施,因而留下遗憾。而石铠甲坑是秦始皇帝陵相关考古发掘中第一次有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直接参与的。

刘江卫参与了现场保护、提取,以及后期文物的修复。“我在现场亲眼看到每个局部与周边的联系,这样特别有助于后期的修复。我们给每个甲片拍照、编号、画图……盔甲出土时整齐叠压的状况可以推测,原本它们可能是披挂在成行成队、整齐排列的木架上。”

由于此前没有修复铠甲的经验,这些铠甲又经过大火焚烧,损毁严重,有的分了许多层,有的表皮都脱落了,很难判定其在文物上原本的位置。石头是什么质地的,扁铜丝是怎么加工的,甲片是如何钻孔的……动手修复之前,每个细节都是坎儿。修好石胄,江卫开始修铠甲。上手修的第一领铠甲是没有披膊(即护肩)的,七八个人一起摸索,干了四个多月。经过修复的石铠甲每件有二三十公斤重,担心光靠铜丝串连,这些历经千年、劫后余生的甲片会再次破损,江卫参考模特架,给铠甲设计了内胎,把铠甲“穿”在上面,分散重力,既美观又实用。

站在已被修复、复原甲胄面前,不由得对秦人高超的石制工艺发出由衷的赞叹!虽然这些石甲胄只是随葬的冥器,不是实战用物,却是我们了解秦代甲胄的形制,探讨秦代石制工艺的一把钥匙。

[责任编辑:陈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