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经营中心频道>艺术>焦点>

松江顾绣:飞针走线下的古雅之美

松江顾绣:飞针走线下的古雅之美

分享

《露香女》是上海戏曲舞台上第一出为世博会创作的新戏,全剧围绕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的上海松江顾绣作品《嫦娥奔月》展开,演绎了一段年轻画家与顾绣绣娘的爱情悲剧。

《露香女》是上海戏曲舞台上第一出为世博会创作的新戏,全剧围绕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的上海松江顾绣作品《嫦娥奔月》展开,演绎了一段年轻画家与顾绣绣娘的爱情悲剧。

顾绣绷架与绣面(图片由上海市松江区非遗保护分中心提供)

顾绣,这个江南唯一以家族冠名的绣艺流派,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顾绣的绣艺特色在于摹绣古代名画,绣制过程中,以针代笔、以线为墨,高度还原中国画的古典雅韵,故又称“画绣”。

顾绣美,然而又美得脆弱。今天,在距离上海市中心几十公里的松江老城,仅仅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位绣娘,守护着顾绣的技艺。

三伏中的上海,正经历着难挨的夏天,而在松江文化馆内的顾绣工作室里,别有一番清凉,几位老人正沉浸在飞针与绣面的世界里。

顾绣市级传人吴树新(图片由上海市松江区非遗保护分中心提供)

绣娘吴树新:你看这个羽毛很自然的对吧,其实这个里面,那个灰的要多少颜色啊,从深到淡看不出的,靠自己平时工作的积累,勾稿的人就是这样空心勾出来的,颜色的深淡都要靠我们自己,看着画稿边看边绣,这就是几十年的功底。其实不是我们自己吹自己,我们本事蛮大的!

年逾花甲的顾绣绣娘吴树新,17岁拿起绣针,40多年来几乎天天针不离手,虽然已过了退休的年龄,但因为对顾绣的热爱,退休后仍来到松江文化馆,每天在这里坚持艺术创作。

顾绣平滑如纸,每一方寸内用线都极其讲究。为使绣出来的画面细腻生动,通常的蚕丝线还嫌粗,要把一根线剖成若干细股,这叫作“劈线”。

绣娘吴树新:你看我们绣的线多么得细呀!一根线,我们绣的时候,先是一分二,绣到再细的地方,特别是这种好像有又好像没有的地方,我们还要把它分成三十二分之一,像这样的像,还要再一分为二,所以很费劲!”

俗话讲“绣花容易配色难”,顾绣用色古朴淡雅,不求大红猛绿。如何用丝线绣出水墨的意蕴,对绣娘的配色功力和审美情趣提出了挑战。顾绣工作室的另一位元老朱庆华为此练就了“火眼金睛”。

市级传人朱庆华的绣品《调良图》

绣娘朱庆华:配色难主要是你要看的懂啊,什么颜色都看得懂,比如一幅稿子,这是绿的,什么绿?绿也分好多好多绿,草绿,墨绿,青灰绿……你都要看懂,看懂了你才配的准。配色准了你这幅画绣出来才逼真。先要看稿子,稿子理解了,再配色,再做。

记者:“您最多一幅作品用了多少种配线?”

朱庆华:最多的是我上次绣的一幅人物,上百种颜色,人物的头饰、帽子,好多好多,配出来绣出来才像,不然不像。有的颜色没有怎么办?那就要像画画一样,一点一点调,然后再绣上去。

[责任编辑:陈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