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鎏金铜西方三圣像。
清铜送子观音像。
明中晚期铜观音菩萨像。
各大拍卖场频传千万成交价
中国与佛教文化的联系,在生活上,在文化上,在思想上,近年来在艺术品拍卖场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仅就2017年,春秋大拍期间各大拍卖场上就频频传出佛造像拍卖过千万乃至亿元的喜讯。2017年3月15日,在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宗器宝绘-藤田美术馆藏中国古代艺术珍品”拍卖场上,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 比丘法兴造释迦三尊黄花石像以584.75万美元成交。6月7日,北京保利2017春拍“自在菩提-中国金铜佛造像、唐卡”专场上,14-15世纪大随求佛母以3000万元落槌,加佣金以3450万元成交。2017年6月8日,北京东正2017年春拍“皇家长物”专场上,清乾隆紫金璃玛无量寿佛坐像以3400万元落槌,加佣金3910万元成交;而在“波若-佛教艺术”专场上,十四世纪铜鎏金白度母像以2300万元成交。6月20日晚,在中国嘉德2017春拍“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专场上,西藏11-12世纪合金铜释迦牟尼佛站像以5100万元落槌,加佣金以5865万元成交。
2017年10月2日,在保利香港五周年庆典拍卖会的“清净广严-重要藏家珍藏永乐宫廷造像”专场上,明永乐铜鎏金大威德金刚以4000万港元起拍,最终以1.12亿港元落槌,加佣金1.3216亿港元成交;同场的明永乐铜鎏金胜乐金刚以5300万港元落槌,加佣金6254万港元成交;明永乐铜鎏金吉祥喜金刚则以4700万港元落槌,加佣金5546万港元成交。10月3日,苏富比香港2017秋拍“密慧禅心:菩萨道珍藏及其他佛教艺术精品”专场上,明宣德鎏金铜四面八臂金刚瑜伽女立像以1700万港元起拍,2500万港元落槌;元至明洪武鎏金铜弥勒佛立像以1400万港元起拍,2000万港元落槌。同日,香港邦瀚斯的“诚虔韵映:喜马拉雅艺术”专场上,西藏15世纪铜鎏金阿閦佛像则拍出了1806万港元。
为何这些年来有关佛造像拍卖专场的拍卖成绩都十分显眼,佛造像的收藏持续升温?谈及原因,深圳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认为,这归根于近期宗教美术收藏热引发的热潮。收藏家和市场是在宗教信仰新时代下有了文化认知的新理解,加上对这类特别题材的艺术品有特别审美需求,故而引发价格的飙升。阎焰说,“宗教艺术品,为今人之所好,很多也是人生哲学的再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佛造像艺术品已经成为当前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重要板块。阎焰介绍,宋以后佛教世俗化日重,及明清宫廷佛像也仅是工艺之华美艳丽而已。然而宋以前的佛造像更多具有国家层面和哲学思想境界的审美,无数庙宇的建设、石窟的开凿、造像的影塑铸造,具费倾国之力,自是后世无法比拟。“然而如果就目前的佛造像艺术品拍卖价格看,明清宫廷佛教艺术品的商业成交价格却比较高。”阎焰说,虽然如此,但在整个宗教美术品领域,宋以前的唐代、隋代、北齐、北周、北魏、南朝这类佛造像艺术品才是最珍贵的,无论艺术和文化价值,都非明清佛造像可比,而这类早期佛造像艺术品在市场上也出现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