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讯 3月10日下午,蜂巢(深圳)当代艺术中心推出艺术家梁铨的最新个展“坐看云起:梁铨创作风格与流变”,展出了梁铨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如重彩、条纹、重墨、圆点、格子等系列,以创作时间为序,分割为若干个单元在展厅中布设,旨在考察艺术家不断推进、演变,直至形成别具一格风格特征的创作路径。展览将持续至4月29日。
开幕现场导览
艺术家梁铨
出生于1948年的梁铨,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首批留学国外的当代艺术家,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中最早从事抽象绘画创作的重要艺术家之一。梁铨在汲取西方现当代艺术经验的同时,通过语言和形式的途径,回归到自身深谙熟知的中国艺术传统,构建了一个既与中国本土艺术有别又和西方艺术保持着差异性的美学框架。1995年起至今,梁铨在深圳画院任专职画师,与深圳结下了不解之缘。
此次展览主要呈现了梁铨自八十年代初至今创作风格的重要流变,通过各个时期不同的系列作品,试图归纳艺术家近四十年创作所呈现出来的美学特征,也藉此烛照中国当代抽象绘画艺术演进之一隅。经过梳理,在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按照作品的风格特征,梁铨的创作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梁铨 《红墙》 2000 色、墨、宣纸拼贴 55.5×45.5cm
第一阶段是重彩时期(1985—2000)。这一时期的创作,西方的色彩构成和中国的意象在他的画面上并置,一些传统绘画和书法的残片,涂鸦式的符号和线条,甚至火焚的痕迹,与染色的宣纸叠合在一起,呈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
第二阶段是空寂时期(2000—2015)。千禧年之后,梁铨的创作迎来了一个新的转变。变化之大,甚至于让人感到学术方向与他之前的“重彩时期”背道而驰。作品风格特征大致上可以概括为繁华落尽,灿烂翻为萧瑟,躁动归于静寂。导致梁铨创作风格发生转变,据说与他受到一块外婆的洗衣板的启示有关。他在放弃传统笔墨程式的同时,以淡墨染成的宣纸条拼贴图式,建构了一个理性而克制的抽象视觉世界:静谧,平和,悠远,却又洋溢着线条的张力和美感。
第三阶段是融合时期(2015至今)。与有些未老先衰的当代艺术家相反,梁铨似乎年龄越大创作精力越发旺盛,尤其是2015年以来,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方位爆发的状态。除了延续之前已有的创作,如条纹、圆点等系列之外,近几年还推出了重墨、格子等系列作品,甚至还尝试以丙烯材料创作,令人耳目一新。
梁铨 《深圳植物考组画之二》 2017 色、墨、宣纸拼贴 35×45cm
梁铨 《倦勤斋的紫藤花之三》2017 色、墨、宣纸拼贴
除了对梁铨创作风格流变上的脉络梳理之外,本次展览还集中呈现了艺术家近年来的最新作品。在以“花园”为主题的系列新作中,梁铨依然通过宣纸拼贴、色墨渲染的方式,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态度,如《童年的后花园》、《深圳植物考》、《坐享芬芳》等作品,梁铨通过淡雅的色彩,重现了记忆与生活两相交织的闲适心态,构建出现代社会喧嚣生活中的禅机画意,呈现出一派天真烂漫的纯真。
梁铨 童年的后花园组画之三 2017 色、墨、宣纸拼贴 40×49.5cm
另一方面,针对中国传统人文的考察与反思,也是这次展览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倦勤斋的紫藤花》,作品主题源自于北京故宫宁寿宫倦勤斋戏台的天顶画。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艺术家得到了郎世宁与中国弟子王幼学合作的藤萝架模糊印象,这一中西方绘画最早结合的案例,触动了艺术家内心类似的创作经验,从而让他以抽象的方式,重新反省、追溯、思考自己创作的新的可能。正如以往的创作,原始图像在这里与梁铨的作品并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更多的是体现了艺术家追本溯源、重拾传统以及拓展未来的无限可能。(陈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