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经营中心频道>艺术>焦点>

墨声纸影 谱写王子武的“出奇”之路

墨声纸影 谱写王子武的“出奇”之路

分享

王子武是“长安画派”的代表人物。于1936年10月生于陕西省,得到著名画家石鲁的倾囊相授。他擅长画人物、花鸟,偶作山水。

画家和他的女儿。

双喜图

  “惨淡经营愧无能,枉费衣食哭无声。画不出奇画到死,不负此生了此生”。这是艺术大家王子武的自勉诗。作为深圳文艺名家推广工程的“首秀”,深圳特区报自6月初启动对王子武的报道,两个月的时间内在艺术界和读者当中收获众多好评。过去,大家对谢绝媒体,抱朴守一,执着孤独艺术创作的王子武充满着好奇;现在借由此次契机,深圳特区报为大家带来了深入了解王子武其人其艺的文章。在他们眼中,王子武已是一座艺术高山,他的故事,他的韧性,他的勤奋,他的呕心沥血,他的低调都一一如画卷般展现在眼前,值得我们思考。

  血肉丰满 还原真实

  王子武是“长安画派”的代表人物。于1936年10月生于陕西省,得到著名画家石鲁的倾囊相授。他擅长画人物、花鸟,偶作山水。画风严谨而洒落,不拘成格,用笔用墨自具特色。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美术作品展览并在多种专业报刊上发表,或被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单位收藏。

  如何让一位“大隐隐于市”的美术大家为大众所知?从哪里入手能让观众以最快的速度了解这位艺术家?深圳特区报为此推出了第一篇文章《赤子之心蕴丹青笔墨》,记者通过对其女儿王小燕以及业内人士的采访,从王子武的艺术着手,浓墨重彩描摹了这样的王子武:他自幼立志画画,带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作画。在经年累月的写生与临摹之中,耐住了孤独与寂寞,克服了一切困难,勇往直前,以坚强的意志终于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出奇”之路。

  艺术的“出奇”是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梦寐以求的东西,对王子武来说也如此。有些人在路上走着走着就放弃了,然而王子武坚持了下来,成就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赤子之心蕴丹青笔墨》一文一出,立即引发大量的转载,在深圳乃至全国艺术界掀起了一阵热潮。隐居多年的王子武的名字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在深圳特区报新媒体读特平台,不少艺术爱好者纷纷留言,表达对王子武艺术的看法。张先生是王子武的“粉丝”。在他看来,王子武的艺术独具峥嵘风格,中西合璧,尤其在人物画方面出类拔萃,自成一派。

  热烈的谈论还在持续之中,深圳特区报趁热打铁,又推出一篇重磅文章《阅读王子武:画内与画外》,从王子武的精神世界出发,多方采访,力图呈现这位艺术大家的不凡艺术之路。文中既有生活细节的小处,又有宏观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呈现。生活与艺术相互参照,多方位多角度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血肉丰满的王子武。

  “王子武的刻苦求学,慎独求精,将艺术的‘传神’与‘出奇’表达得淋漓尽致,达到了‘我自为我,自有我在’的境界。”这篇文章进一步挖掘了王子武丰富的内心世界,以阅读的方式,让大众进一步走近王子武。

  细节之处 情感动人

  生活之中的王子武到底是什么样子?他的亲人最有发言权。为此,深圳特区报采访了王子武的女儿王小燕,听她对自己的父亲娓娓道来。在她眼中,父亲充当着两种角色:慈父与严师。而串联起这两种角色无疑是大爱。在这篇文章中,王小燕分享了王子武生活的很多细节,比如喜欢吃面,对孩子深沉的父爱以及对女儿绘画事业的严格要求。

  在文章中,王小燕也谈到了她的父亲在重病之后如何以乐观的心态养病以及父女之间浓浓亲情的互动。王子武虽是一代大家,但他同样把父亲的这一角色诠释得非常好。巧合的是,在采访前夕,正值父亲节,王小燕还为父亲举办了一场雅集,邀请亲朋好友汇聚一堂,上演了父亲最爱的秦腔。笔墨飘香,亲情不散。

  父爱如山,舐犊情深。这篇文章也打动了很多读者,他们为文中流淌的亲情所感动。读者冯乐认为,“去掉画家的身份,王子武也是一位让人肃然起敬的父亲。”

  重磅评论 提升“含金量”

  艺术评论是艺术的重要组成方式,以高屋建瓴的方式为我们认识艺术家提供了一种路径。深圳特区报报道王子武的艺术成就角度新颖,内容多样。除了综述性文章方便读者了解王子武之外,还以约稿的方式约请了重量级的画家、文艺评论家撰稿,以艺术评论的方式书写王子武艺术的过人之处。

  作为本土画家,邹明与王子武有着深入的交往。他亲自撰文写了一篇《艺品如山——王子武其人其画》。在文中,邹明以深情的笔触,谈到了王子武的艺术以及他对自己的影响。邹明这样写道:“艺品如山,人品亦然。深居简出,大隐于市,是王子武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境界。30多年的深圳生活,他未忘初心,从不趋炎附势,更不随波逐流,潜心画业,人品画品,在人们心中筑起一座高山,令人尊敬、仰慕,其人其画,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更显得风清骨傲,卓越于世。”

  邹明的文章也成为很多画家的“心声”。当年很多年轻的画家曾拿着王子武的画册临摹,从中汲取养分。一条艺术传承的红线贯穿其中,让人动容。王子武深刻影响了他们当中一些人的创作。这篇文章在艺术家当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他们纷纷转发。

  在7月,深圳特区报陆续推出美术史评论家刘曦林撰写的文章《已登峰头,再期老境》和邵大箴的《“奇画”之境——论当代人物画大家王子武》。两篇评论文章各有千秋,掷地有声,从不同视角对王子武的艺术成就进行了评论。刘曦林与王子武私交颇深,对王子武的观察细致入微。在他的笔下,王子武是本真的画家,“只靠他的画说话”。邵大箴则从人物画这个角度入手,为我们展示了王子武的人物画与众不同之处,在文章中,他这样写道:“王子武长期以来一心潜心求艺,淡泊名利,这也是他成为当代人物画大家的重要原因。”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王子武的艺术之路无疑给我们当下的艺术界一种启示,艺术如过山,一步一重天。若想要“出奇”,需要一份耐得住孤独的心境,一种不屈不饶的韧劲,一片至真至纯的丹心,一颗出奇到底的决心。(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责任编辑:李慕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