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晚间,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银行”上海证券交易所代码:601998;香港联合交易所代码:0998)公布了2017年年度业绩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中信银行集团经营效率稳步提升,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实现净利润425.66亿元,比上年增长2.25%;主动调控规模增速,优化资产结构,报告期末资产总额56,776.91亿元,比上年末下降4.27%。
经营指标表现良好 轻型发展初见成效
报告期内,中信银行保持战略定力,认真落实监管要求,按照“轻资本、轻资产、轻成本”导向,坚定推进转型发展,经营指标总体表现良好。
经营实力稳步提高。报告期内,中信银行集团实现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425.66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实现营业收入1,5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非利息净收入570.6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1%。资产质量趋势向好,拨备基础持续夯实,报告期末不良贷款余额536.4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43%;不良贷款率1.68%,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69.44%,比上年末上升13.94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84%,比上年末上升0.22个百分点。
中信银行在保持对实体经济有力支持的同时,主动调控规模增速,资产结构得到优化。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集团资产总额56,776.91亿元,比上年末下降4.27%;客户贷款总额31,968.8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08%;客户存款总额34,076.36亿元,比上年末下降6.37%。在年内未进行外部资本补充的情况下,报告期末,中信银行集团资本充足率为11.65%,一级资本充足率9.3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49%,表明该行在践行轻资本发展战略的同时,确保了各级资本充足率持续满足监管要求。
三年战略圆满收官 “一体两翼”均衡发展
2017年是中信银行2015-2017年战略规划收官之年,年报显示该行在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基础上,以公司银行为主体、零售银行和金融市场为两翼的业务结构实现均衡发展。
具有传统优势的公司银行业务稳中有进。报告期内,中信银行集团对公存款日均余额28,10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4%,继续保持股份制银行领先地位;持续优化对公负债结构,人民币对公存款成本率1.67%,下降0.11个百分点。该行深耕大客户“链式”营销,形成“以大促小、以大带小”的良好客户经营发展局面。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对公客户总数59.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57万户,增长6.4%;报告期内新增上市公司开户136户,进一步加深了该行与上市公司的合作,加大了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零售盈利贡献显著提升,非息收入多元增长。中信银行积极推动零售战略二次转型,薪金煲、智能投顾、出国金融、家族信托、手机银行、信用卡等多个特色产品受到市场青睐。报告期内,中信银行集团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543.47亿元,比上年增长27.03%,占该集团营业净收入的34.68%;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341.72亿元,比上年增长39.69%,占该集团非利息净收入的59.88%。其中,信用卡非利息净收入286.0亿元,占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的85.2%,零售委托代理业务收入28.9亿元,占比8.6%,业务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去杠杆、强监管背景下,中信银行积极推动金融市场业务转型,持续完善“资产投资、牌照经营、产品创新和境内外联动”的业务布局,构建融通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全资产投资”体系。报告期内,金融市场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10.80亿元,占中信银行集团营业收入的7.07%;外汇做市交易量1.6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8%,在600余家银行间市场会员中,即期综合做市排名第一,进一步巩固了该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核心做市商地位。该行重点打造的同业金融服务平台“金融同业+”服务范围实现全国覆盖,交易量达到12,883亿元。
中信银行董事长李庆萍表示,该行已启动2018-2020的新三年规划。未来三年,中信银行将坚持回归本源,深入推进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推动对公、零售、金融市场业务从“一体两翼”向“三驾齐驱”转变;坚持以客为尊,加快建设一体化服务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大力促进金融与科技融合;努力建设最佳综合金融服务企业,以满足更加复杂多样的客户需求。(通讯员 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