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金融>金融生活>

“资管新规”正式落地银行 保本理财将逐步“退潮”

“资管新规”正式落地银行 保本理财将逐步“退潮”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日前,备受关注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在经历5个月的征求意见后正式通过,这也意味着包括银行理财、基金、信托等百亿级别的资管市场将迎来一场变革。

日前,备受关注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在经历5个月的征求意见后正式通过,这也意味着包括银行理财、基金、信托等百亿级别的资管市场将迎来一场变革。不少理财专家认为,未来极大可能90%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将转型为净值型产品,保本理财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不仅大众的投资理财思维需要改变,银行也需要在调整期内,解决净值型产品发行所面临的系统建设、估值方式等问题。

银行理财净值化加速

早在去年11月,央行等多部门发布了“资管新规”后,净值型理财产品开始频繁进入大众的视野,随之银行理财产品就开始悄然发生了变化。2017年全年,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银行数量,从不到10家增长到近50家,其中仅12月当月发行银行数量猛增15家,相较11月环比增长45%。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已迈入加速期,据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存续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数量为1836款,而2016年和2017年这一数字分别增长至2417款和3053款,三年内存续量年均增长近30%。由此可见,在净值化趋势日益明显的理财行业,越来越多的银行与投资者已经开始青睐净值型理财产品。

“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兑付压力,会逐渐累积银行投资风险,‘期限错配’、‘收益倒挂’等现象日趋严重。”深圳某股份行财富顾问表示,在负债成本与投资收益难以平衡的情况下,刚性兑付会让银行倾向于选择风险较低的投资标的,资产端可选投向减少,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突出,不仅产品收益下滑,吸引力下降,也让整个行业竞争从投资能力竞争转向了产品定价竞争,不利于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也告诉记者,从投资者本身来说,预期收益产品就像一个黑箱,投资者几乎无法得知自己购买理财产品所对应的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这种模式对于理财买卖双方乃至金融市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隐患。因此,银行发行净值型产品既能缓解自身投资风险,丰富产品线,同时,还能倒逼银行不断提升投研能力和主动管理能力,为长期良性发展积累力量。

替代性产品“异军突起”

净值化趋势在所难免,但当前大众对保本理财的依赖性依然很高,在市场仍有需求的前提下,存款至资管之间的空白区域,必然需要新类型产品进行填补,结构化存款、大额存单等最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便悄然兴起。

据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末,境内个人、单位结构性存款合计高达8.36万亿元,同比增长45.08%。而在2017年12月末时,结构性存款合计尚不足7万亿元,也就是说,今年前两个月结构性存款增加了1.4万亿元。

记者走访了多家银行网点发现,目前市场上保本型理财产品仍不在少数,但结构性存款产品以及大额存单的“身影”也随处可见。比如,民生银行将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归于保本类,期限为38天、94天以及192天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分别为4.05%、4.65%以及4.70%;农行 “金钥匙”系列与黄金挂钩的产品,期限为62天的产品收益率在3.5%-5.1%。

“结构性存款本质上还是存款,但其利息与挂钩标的物的收益表现相关,因而其利息是浮动的,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普益标准研究员陈新春表示,由于结构性存款挂钩标的物较为广泛,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有别于传统投资项目的机会,只要挂钩物市场表现稳定,则结构性存款可大概率为投资者提供超过定期存款的收益。“未来,在金融强监管和金融回归本源的要求下,结构性存款有很大概率会成为银行的‘揽储利器’。”

理财投资观念仍待改变

“银行理财的主流用户以中老年群体为主,他们基本都属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深圳某国有大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从目前市场来看,不少客户不仅不能承受本金亏损的情况,甚至对于收益波动也不太能接受。因此,净值型产品要广泛落地,从银行方面看,不仅需要在调整期内解决发行所面临的系统建设、估值方式等问题,最大的难题就是投资者教育,如何引导客户逐步适应收益趋于变动的净值型产品。

上述理财经理表示,净值型产品的风险变化主要体现在其估值方式上。目前,大多数银行发行的净值型产品采用“摊余成本法”对资产进行估值,基本保证了收益的平稳上行表现。不过从监管打破“刚性兑付”的决心来看,很可能会限制银行通过摊余成本法达成产品保本保收益的可能。

“面对净值化理财的发展趋势,投资者应挑选具有较好投资管理能力的银行发行和管理的产品。”魏骥遥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流动性管理需求,选择风险等级和产品周期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需求的产品,切勿被一时的高收益蒙蔽。此外,在购买净值型产品后,应定期关注产品的资产配置和净值变化情况,最大化收益的同时防范潜在投资风险。

[责任编辑:苏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