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市环境下如何选择新基金是个比较常见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弱市基金“好做不好募集”,即在市场走弱环境下,新基金募集比较困难,一旦基金成立,面对市场整体估值较低的环境,建仓投资等相对容易,赚钱效应较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弱市中成立的新基金都好。投资者在弱市中选择基金还是要做好“三看”。
今年以来,“募资难”成为不少中小公募基金公司面临的挑战。Wind资讯显示,截至9月25日,今年以来共有138只公募开放式基金发布延长募集公告,涉及24家基金公司。其中,大多数公司是资产管理规模在1000亿元以下的中小型基金公司。此外,今年已有22只基金(ABC份额分开计算)宣布募集失败,逼近去年全年28只的数量。
如何看待眼下中小基金募资难?投资者又该如何选择新基金?
8月发行规模创年内新低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公募基金也面临历史上最大发行困难的挑战:仅有405只新基金成立,同比减少超过四成,而部分获批的基金纷纷选择延长募集期。其中,汇安裕阳三年定开、中信建投山西国企债等基金已是连续2次延长募集期。相比而言,去年同期选择延长募集期的基金产品仅有77只。
从基金类型来看,今年选择延长募集期的130余只基金中,债券型基金和偏债型基金数量合计超过50只,权益型基金有70只,占比超过一半。从存量基金看,债券型基金远低于权益型基金的实际数量。
兴全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助理张睿认为,今年上半年以来,利率债走强的同时,受违约事件频现、债券“刚兑”被打破等因素的影响,信用债遭到投资者抛售。在信用债违约频发的环境下,投资者把焦点集中在再融资领域,甚至全然不顾企业经营基本面。这些因素构成今年部分债券基金发行、成立减少的重要诱因。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债券型基金数量大减,由去年同期的276只减少至199只。
近期新基金发行减少、延长募集期的基金增多也与部分基金的发行策略有关。有鱼基金高级研究员王骅表示,上半年部分基金公司为避免与战略配售基金“撞期”因而延长了募集期。在市场调整背景下,部分公司选择发起式基金,不受基金发行2亿元的规模限制,还有的基金公司干脆将募集期限延后以等待市场回暖。此外,受外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今年以来股市表现欠佳。同时,在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货币基金规模依然大增,也可以看出不管是机构还是普通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都不高。
发行失败数量创新高
从已经募集成立的基金情况来看,今年5月份,若不考虑6只战略配售基金的指标,公募开放式基金发行总体规模和平均规模均不及今年前期。5月份共计成立基金63只,平均份额5.59亿份,6月份以来共计成立基金57只,平均份额7.36亿份,较今年前4个月的17.51亿份、7.46亿份、12.51亿份和9.02亿份的平均募集规模而言,呈现出明显下滑的态势。超半数基金都是踩着2亿份的成立底线勉强成立的。而今年已有22只基金宣布募集失败,涉及平安大华、景顺长城、长城基金等15家基金公司。
基金募集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认购户数达不到200户,二是首募规模达不到2亿元。此外,由于部分新成立的中小基金公司常年发行产品数量有限,股东支持力度较小,销售渠道磨合程度不紧密,加上市场震荡影响了投资者信心,最终导致新基金销售困难。
弱市投资有技巧
弱市环境下如何选择新基金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弱市基金“好做不好募集”,即在市场走弱环境下,新基金募集比较困难,一旦基金成立,面对市场整体估值较低的环境,建仓投资等相对容易,赚钱效应较好,但这并不意味着弱市成立的新基金都好。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雷昕认为,公募基金超过4000只之后,投资者选择难度加大。首先,要看新发基金定位,是全市场基金还是主题型基金。如果是全市场基金,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拟任基金经理的历史履历、管理业绩、投资理念和风格等,重点关注弱市环境中发行的“牛人”和“牛基”。
其次,要看准主题。王骅表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成长板块是基金公司近期的主要着力点,从近两三年长周期的维度来看,目前市场明显处于底部区域,包括企业营利、估值、换手率、交易量等,都可看出市场处于中长期的底部。从企业成长性来看,那些具有战略性、挑战性的前沿技术领域弹性更好,在市场筑底回升时可能存在很多投资机会。
再次,弱市中新基金可以低位获得便宜筹码,赢得比较有利的投资起点,而且通常规模不大,有利于灵活操作,因此投资者选择新基金要看准时机。今年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不高,机构进场意愿不强,不少基金成立规模很小,也有一些是基金公司自掏腰包的发起式基金。投资者应知悉,规模较小,以及机构投资者占主导的都存在资金撤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