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好就业”!深圳校企合作多元联动激发毕业生就业活力
2022-06-01 16:01
来源: 深圳特区报
人工智能朗读:

多措并举“好就业”!深圳校企合作多元联动激发毕业生就业活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今年,深圳高校毕业生规模3.7万人,较去年增加0.8万人。在全市层面上,深圳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鼓励毕业生通过新业态、新模式多渠道灵活就业,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与此同时,深圳各大高校也提前谋划,多措并举,积极打好“主动仗”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专业对口高质量就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校园招聘双向激发供需活力

今年,市人社局将陆续推出7场校园专场招聘会,累计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逾3万个岗位。5月15日亮相的“2022年南方科技大学就业(见习)校园招聘会”云集了过百家优质企业,提供职位642个、就业岗位4430个,拉开了全年校园招聘会的序幕。据透露,活动吸引了深圳多所高校学子,投递简历2212份,初步就业意向率达31%,高于往年同类活动水平。

“深圳高校毕业生阳光向上、踏实肯干的状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招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HR王祎伊带队参加了这场南科大校园招聘会。她介绍,作为一家金融科技类公司,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百日冲刺促就业”号召,全面梳理了招聘需求,提供实习机会,让更多学子赶上这趟“列车”。

为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首次联合主办的“清北职缘,才聚湾区——首届大湾区清北联合双选会”去年9月24日亮相。两所高校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与头部企业、重点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效机制,还通过品牌联动、资源共享,为企业和毕业生搭建了高质量供需桥梁。

深圳技术大学于去年举办了10场线上及线下招聘会,疫情稳定后,该校率先重启线下双选活动,并联合市科创委推出深圳高新区2021年秋季大学招聘会深圳技术大学专场。2022年的3场线上春季招聘会,300余家企业提供了1000多个实习就业岗位。今年该校毕业生已陆续收到包括大族激光、比亚迪、字节跳动、普华永道、华为、腾讯等知名企业的录用信息。

在数字化经济时代,云端招聘会为疫情常态化下的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了个性化的解决方案。5月26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云端开幕,作为大会线上招聘的五大重点内容之一,“百校千企”云招会精彩云端,也吸引了不少毕业生的关注。

校企合作瞄准就业定制育人

谈到就业,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毕业生曾凌菲显得很轻松,她大二时参与了与深圳交通中心合作的智慧出行服务系统项目,曾实习于一家交通控制科技企业,也争取到了腾讯的实习机会,并凭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得到了单位认可。

人才培养与招生、就业、创业联动是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与企业的精准对接让深职院毕业生近3年就业率达96%以上,每年超过10%的专科毕业生入职华为、中兴等知名企业。去年10月,在深职院举行的秋招双选会上,大疆创新招聘了数十名2022届毕业生。当被问及为何提前一年“下手”时,大疆创新慧飞教育事业部副总经理杨铎表示,因为怕优秀毕业生被抢走。“多年校企合作,让我们在实习中看到了很多汽车与交通学院学生的才华,深职院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错。”

同样,深大也认为,高质量就业首先要解决培养的毕业生必须符合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对人才素质的客观需求,因此该校改革教学培养模式,与平安银行、腾讯、华为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开设各类“创新实验班”46个,分层分类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适应性。

就业服务全面覆盖精准施策

为促进毕业生就业,2021年9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毕业生开出就业服务清单159项、为2022届878名毕业生申请深圳市高校求职创业补贴、为全体毕业生7000余人一次性发放通讯补贴、交通补贴,极大激发了毕业生就业积极性。截至5月26日,该校2022届毕业生6603人,已落实就业5298人。该校于3-5月推出的网络招聘活动月,吸引了363家优质企业提供21880个就业岗位。近日,该校将启动第二轮网络招聘活动月,挖掘更多优质岗位。

记者从南科大获悉,截至5月底,该校2022届毕业生也有六成落实去向,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南科大就业指导中心不仅围绕学涯、职涯和生涯各阶段特性,引入进阶式就业指导策略,更依托书院制育人平台,采取“课程+实践”模式,分类、分阶段开展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深圳大学在提升毕业生求职技巧和就业竞争力上也下足了功夫。该校开设包括讲座、工作坊、模拟面试、就业训练营等在内的就业培训,定期举办“求职助攻系列”讲座、“生涯梦工坊”,帮助学生掌握最新职场资讯、提升求职“实战”技能。该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还配备了一支专业的职业生涯咨询师队伍,学生可预约一对一职业生涯咨询,个性化解决发展或求职问题。

(原标题《多措并举“好就业”对接需求“就好业”深圳校企合作多元联动激发毕业生就业活力》)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姚卓文 焦子宇 张锐)

[编辑:周浩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