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1月15日讯(记者 兰俊 黄杰 通讯员 刘淑芳 张贵 陶泳全)“现在楼下就有菜市场、便利店、药店等,生活很方便。”住在深耕村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今年4月办理入住,半年多过去了,周边的生活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生活也越来越便利了。
近年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理念,高标准建设“双六十”住房保障体系,加快保障房供应步伐,筑好引凤巢,织牢保障网,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为奋力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提供强有力的配套支撑。
公共配套日渐完善 生活更加便利舒心
深耕村是深汕特别合作区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位于鹅埠镇产业路与鹅埠路交汇处,由深耕滨河公园、风情商业街、生态居住区组成,配建的2502套高品质精装住宅可满足近7500人居住,周边还有南山外国语幼儿园、南外深汕西中心学校,可满足入住者子女从幼儿园到初中的教育需求。
今年2月,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启动深耕村配租工作,陆续推出第一批次768套住房和第二批次1139套住房,并收到众多企业单位申请。值得一提的是,深汕特别合作区将申请人条件放宽至具有非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初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及以上的人才,这也意味着更多技术工人能够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实现“安居梦”。
深圳市显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了其中19套住房,进一步改善员工居住环境。“之前和同事挤在3人间的厂房宿舍,居住条件不够舒适,如今自己住上了现代化小区,房子宽敞明亮,居住环境清新美丽。公司还发放了住房补贴,又给我们省下了租房支出。”显控科技公司行政人员陈女士说,住房条件的改善对年轻人的幸福感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对公司留住技术人才作用明显。
“十四五”期间新增供应保障房4.4万套
今年9月,深汕特别合作区保障房喜讯频传:临邦里项目1330套公共租赁住房正式面向个人、单位进行配租,深汕在建最大规模保障房——安居深颐村首批楼栋实现主体封顶,深汕首个可售型公共住房——安居深乐花园样板房亮相……
在临邦里第一批选房现场,赤石镇居民张先生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逐一办理选房、签订确认书等手续,实现深汕“安居梦”。张先生虽然是赤石镇本地户籍居民,但因长期在外工作,在本地没有自建房屋。几年前,他带着家人回乡做生意,一直苦于没有舒适的住房。如今,他申请到了临邦里一套两房户型,总算解决了一家四口的住房问题,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建好房,等人才”。深汕人才安居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该公司投资75亿元,兴建安居深颐村、安居深乐村、安居深乐花园3个在建项目,可为深汕特别合作区提供8248套公共住房,满足超过3万人的住房需求。公司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确保项目按期交付,切实肩负起深汕人才住房筹集建设任务“主力军”使命。
此外,安置房项目也在加快推进。在南门河畔、南山深汕西中心学校旁,南湖碧城(鹅埠片区南门河安置区)一期工程已完成招标工作,正在为开工建设作前期准备工作。作为深汕首个安置区,南湖碧城项目将生态筑底、品质营城,塑造宜居生活小区,承担原村民搬迁安置功能,改善搬迁村民居住条件。与此同时,碧海云天花园、鹏祥轩一期、润吉苑等安置房项目也在加快推进规划建设工作。
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双六十”住房保障体系加速构建,已规划建设保障房项目17个(不含产业配套宿舍),其中,已投入使用保障住房项目5个,提供住房4820套;另外12个项目正在建设或前期规划中,建成后可提供住房近2.2万套。“十四五”期间,全区计划新增供应各类住房6万套、约510万平方米,其中新增供应商品住房1.6万套、约190万平方米,新增供应保障房4.4万套、约320万平方米。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产业工人和高层次人才就近居住的需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