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烘焙、种菜、篆刻……深圳学校这样上劳动课
2021-04-06 17:46 来源:南方教育时报
人工智能朗读:

小时候家长常对孩子说:“你只管认真读书,其他什么都不用管。”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变,现在大家知道劳动教育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模块。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深圳不少学校也开设了相关课程。
校园农场耕作忙
·
植苗浇水,翻地松土,除草施肥……随着春耕好时节的到来,多所学校在校园内开辟了“菜园”“花园”,希望通过劳作让学生们接触自然科学,激发孩子与生俱来的智慧与灵性。
同学们在体会耕种乐趣的同时,也知晓了五谷蔬菜的由来,感悟食物的来之不易,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滨海小学师生播撒稻谷种子
玉龙学校生活农场开耕
港中大(深圳)学子体验耕种乐趣
公明第一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成立了
福田区教科院二附小学生扶正向日葵
烘焙插花样样行
·
玉龙学校的烘焙课已经开设7年了,不光学生在学,不少家长也借机“蹭”课。根据学会的点心数量,同学们还能获得“西点小将”“西点中将”“西点大将”等称号。
豆腐坊中,田寮小学的同学们听老师讲解豆腐制作流程后,兴致勃勃地“亲身上阵”。有的人舀豆子,有的推磨子,有的把磨出的浆用勺子刮到专用桶里……大家分工明确,团结合作。
疫情期间,深圳高级中学创新开设了线上劳动课程,花艺便是其中一项内容。同学们从中感悟美、欣赏美、创造美。
手工达人技艺多
·
选取自己需要的纸浆颜色,用镊子和牙签一点点地将纸浆粘着在打了底稿的瓶子或者木板上……这是龙城小学的纸浆工艺课。
神奇的是,所用纸浆均由学校自己生产加工,真正实现了校园纸类垃圾零排放,将教学教研、工艺探索、课程开发连接在一起,形成教育的闭环。
六约学校的书法篆刻课程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篆刻艺术以及篆刻相关的文化知识,拓展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感受篆刻艺术的魅力和制作过程的乐趣。
有同学开心地说:“篆刻课要很细心,也很需要耐心,我觉得课程很好玩,尤其是看到自己最终完成的作品,成就感很强。”
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德学校的同学们在学习搭建木屋。大家了解鲁班的故事,认识我国木质结构的建筑,学会绘制设计图纸,探索木屋搭建奥秘,小组动手搭建木屋,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内容综合自南方教育时报、学校公众号
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统筹|吴淼鑫
每天更新教育资讯
了解更多教育相关话题
-扫码下载深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