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

深圳财政

深圳“十三五”期间 让利市场主体 五年逾六千亿

2021-05-16 07:39 来源:深圳财政

人工智能朗读:

5月14日,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深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达1.76万亿元。规模在全国36个省级财政中居第9位。

财政收入规模和质量持续提升。税收结构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超80%。市场主体有活力,市场商事主体超370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7万家,每平方公里纳税登记户数超1800家、产出财税收入4.9亿元,税源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

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市民。“十三五”期间,每年财政支出均保持在4000亿元以上,五年总量达2.18万亿元。持续将财政支出近七成投向民生领域,切实把改革发展红利转化为民生幸福指数。全市教育支出“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24.1%,基础教育学位比2015年增长近30%,高校数量从9所增加到15所。全市卫生健康支出年均增长23.9%,新增病床位3.2万张,三甲医院增加到21家。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水污染治理投入超过1500亿元。

减税降费让利力度空前,全面落实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和深圳本地惠企利民政策。“十三五”期间,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负让利超过6100亿元,在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和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全市政府投资累计完成6319亿元、年均增长23%,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1万亿元、年均增长21%。加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力度,2017年至2020年分别发行使用地方政府债20亿元、52.4亿元、314亿元和482亿元,共发行868.4亿元,有效发挥了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重要作用。支持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市财政科技投入从2015年的21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37亿元,年均增长9.5%。从2019年起,市本级财政科研资金超过30%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来源:深圳商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