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

福田

八月 · 书单 | 想和你一起聊聊历史、自然和生命

2021-08-17 21:01 来源:福田图书馆

人工智能朗读:

人的灵魂在这个世界上所能做的最伟大的事,

就是能清楚的看到事物;

你的视觉可以穿透香草田野,

越过鸟声高山,

分辨生物的明亮和人的色彩;

8月,万物茂盛,人激情,

让你专心注视,

所有关于生命的奇迹。

《二手时间》

作者:[白俄] 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2016-1

索书号:I511.45/5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变动,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苏联解体已逾二十年,俄罗斯人重新发现了世界,世界也重新认识了俄罗斯。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的梦想已不再关乎梦想,不再像90年代他们的父辈,关心信仰。二十年来,人们看了崭新的俄罗斯,但她却早已不是任何人曾经梦想过的俄罗斯了。作者追溯了苏联和苏联解体之后的历史过程,让普通的小人物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从而展现出身处历史的转折,以及人们如何追寻信仰、梦想,如何诉说秘密和恐惧,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俄罗斯”和“俄罗斯人”,为什么他们无法适应急剧的现代化,为什么再近两百年之后,依然与欧洲相隔。

推荐理由

重温某一段历史,重温一个复兴的符号、一个光明的象征,重温一群人从这个困惑走向那个困惑,重温一本书诞生的艰难过程。信仰和梦想、金钱和自由,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属性。以人为镜,以历史为镜,微观俄国史,笔力直抵普京时代。

作者简介

S.A.阿列克谢耶维奇,记者,散文作家。出生于白俄罗斯,父亲是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已出版的着作有:《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切尔诺贝利的回忆》等。曾获得德国莱比锡图书奖、法国国家电台“世界见证人”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德国书业和平奖、法国美第契文学奖、波兰卡普钦斯基国际报告文学奖等奖项。2015年,因为她的“复调书写,成为我们时代里苦难与勇气的纪念”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原文摘录

1.我们都深信明天,明天自由一定会来临。一切都是从虚无开始,从我们的愿望开始。

2. 历史只关心事实,而情感被排除在外。人的感情是不会被纳入历史的。然而我是以一双人道主义的眼睛,而不是历史学家的眼睛看世界的。我只对人感到好奇……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他们是从地狱到地狱的。我们觉得自由是非常简单的,但一段时间过后,我们亲自感受到了它的沉重,因为没有人教给我们什么是自由,我们只被教育过怎么为自由而牺牲。可是开始的却是“契诃夫式”的生活,一种没有历史的生活。所有价值观都崩溃了,除了生活价值。生活是最广泛的。我们产生了新的梦想……自由原来就是恢复小市民生活。那是以前的俄罗斯生活中羞于启齿的。……整个历史中,人们只是活过了,而不是生活过了。一百年过去了,未来又一次没有到位。出现了一个二手时代。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作者:杨潇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1-5

索书号:I267.4/1504

内容简介

1938年,“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跨越三省穿过西南腹地;2018年,处在人生转折点的青年作者杨潇重新踏上这条1600公里长路。这是一次非典型的公路徒步旅行,不时要与大货车擦肩而过,但沿途山色、水光、鸟鸣、人语与历史上走在同一条路上的流亡者所见所闻渐渐重叠、交织,乃至对话、共振,一个层累的、被忽视的“中国”缓缓浮现。

推荐理由

关于一个不无困惑的写作者徒步重走西南联大西迁路的故事,前往当年的历史现场,在不确定的年代,在家国与个体的危机时刻,我们用真实的生命体验,追问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开启一个全新的“寻路之年”。

作者简介

杨潇,记者、作家、背包客。200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先后供职于新华社、《南方人物周刊》、《时尚先生Esquire》,2013-2014哈佛尼曼学者。从2010年起周游世界,尝试一种融合时事、历史、智识讨论与人文地理的叙事文体。作品两次获得南方周末年度传媒致敬,三次获腾讯华语传媒年度盛典单项奖。曾出版个人作品集《子弟》。

原文摘录

1 没错,人的生存确实是两个永恒的黑暗之间瞬息即逝的一丝光明。

2 在正阳门火车站,闻一多遇到了曾经的学息生克家,问他:“闻先生那些书籍呢?”闻一多答:“只带了一点重要稿件。国家的土地一大片一大片的丢掉,几本破书算了什么?”后来臧克家在文章中写,“他很感慨。我很难过。在天津换车,人向车上挤,像沉在水里争一个把手”。

《色彩的秘密生活》

作者:[英]卡西亚·圣克莱尔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9-9

索书号:J063/359

内容简介

《色彩的秘密生活》讲述了75种迷人的颜色及其不同寻常的故事。从金发到红发,从改变了战争方式的棕色到保护人类免受鼠疫之害的白色,从毕加索的“蓝色时期”到拉斯科洞窟壁上的木炭画,从朋克的酸性黄到与圣徒同名的凯利绿……在历史长河中,这些令人惊异的故事就像其颜色本身一样熠熠生辉。

推荐理由

一部趣味性与权威性兼具的颜色简史:30余页、600余条注释与参考书目,支撑趣味历史的是背后的严谨考据。一部如彩虹般绚烂的色彩宝典:10大色系,75种颜色,从寻常的金黄到鲜为人知的天芥紫,将每种颜色的历史娓娓道来!

作者简介

卡西亚·圣克莱尔,英国自由撰稿人、作家。在牛津和布里斯托尔学习女性服装史和化妆史,毕业后长期为《经济学人》《家园与花园》《新政治家》撰写文章,也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等电台做节目,在达拉斯艺术博物馆、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等博物馆开设讲座,所述均有关色彩、设计、织物与文化史。著有《色彩的秘密生活》《金线:织物如何改变世界》,均为各大媒体的年度好书、榜单书。

原文摘录

1.颜色应该被看作主观的文化产物:你无法为所有已知的颜色下精确的通用定义,就像你无法绘制梦想的坐标一样。

2.长期以来,白色总是被莫名其妙地与金钱和权力联系在一起。羊毛、棉花等面料往往需要经过繁复的加工才能变成白色。在16-18世纪,只有那些巨商富贾才能用得起时新的蕾丝和亚麻袖口、皱领与领结。时至今日,这种联系依旧没有过时。一个身穿雪白大衣的人会传达出一种微妙的视觉信号:我不用挤公交。

《单向街》

作者:[德]瓦尔特·本雅明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2021-4

索书号:I516.45/574

内容简介

《单向街》是德国传奇哲学家本雅明的代表作。全书短小精悍,包含60篇随感、格言、哲思。从本雅明微观细碎、充满哲思诗意的作品中,您能感受到一个天才的孤独和探索。日常事物在他独特的叙述中闪闪发光,让你的耳目一新,内心从孤独走向丰盈。

推荐理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单向街,成为你孤独迷茫时的避风港。

作者简介

瓦尔特·本雅明,德国传奇哲学家,被誉为20世纪欧洲“伟大的文学心灵之一”。

出身于柏林一个犹太富商家庭,自幼性格敏感,抑郁寡欢,痴迷于幻化为身边的各种事物。

曾在弗莱堡、柏林、慕尼黑和伯尔尼研究哲学,涉猎文学、绘画、摄影等。27岁获博士学位,31岁撰写《德国悲剧的起源》。一度靠写作和翻译谋生,兼及精神病理学研究。41岁,身为犹太人的本雅明被纳粹驱逐出境,先后移居法国、西班牙等地。48岁时为躲避纳粹迫害,本雅明计划乘船逃至美国,在法国西班牙边境受阻,本雅明选择了自杀。本雅明的一生,经历了世界大战、法西斯政权、犹太人的流亡;本雅明的作品微观细碎,充满哲思诗意,苏珊·桑塔格称他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经典代表作:《单向街》《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

原文摘录

1. 大多数人在爱情中寻找永恒家园,少数人寻找永恒航行。

2. 乌合之乐所凭借的是灵魂的轻逸感,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家们很精明地发现了这一点。尽管米兰·昆德拉无不忧心地反讽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但卡尔维诺依然确信无疑地宣称“轻逸“将是未来千年文化的主旋律。然而,“轻逸”流传中很快被“轻松“所改写,轻松的美学在乌合之众中流传,仿佛是历史必然的选择一般。

《最好的决定》

作者:[美]梅根·多姆 编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1-6

索书号:I712.65/771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十六位作家对生育、家庭和生命意义的思考。书中十三位女性、三位男性作家的共性是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不生育,但每个人抵达这一决定的原因都不相同,但他们都以令人钦佩的坦诚,探讨了和生育命题息息相关的“孤独”“自我实现”“生育本能”和“童年创伤”等主题。选择不生育,不代表讨厌孩子、比其他人更自私,或比其他人经历了更多的童年创伤,也不代表不能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这一重大的选择是个人经历、家庭观念和社会影响汇聚的结果。书中的十六位作家位作家都积极地面对无子的生活,他们也理性地探讨了社会对女性的刻板成见,更展望了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进程带来的不可逆的文化转变。

推荐理由

十六位作家代表了虽然属于少数、但值得被尊重和理解的声音。这本合集也回应了过去二十年社会组织的巨变对家庭以及情感结构造成的冲击。对人生终将孤独的可能,我们如何建立亲密关系,如何忠于自我的决定,并在日常生活里承担这一决定带来的后果?本书可被视为家庭研究和情感研究领域有标志意义的参考样本。

作者简介

梅根•多姆,1970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编辑、作家,著有文集《不可言说之事》《我虚度的青春》,长篇小说《生活质量报告》,回忆录《如果住在那栋屋日子该有多完美》等,同时编有《最好的决定》。多姆女士的文章散见于《纽约客》《哈珀斯》《Elle》《时尚》等杂志,曾获得古根海姆奖学金、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奖学金,目前担任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的客座讲师。

原文摘录

1. 纯然在当下,纯然为自己。

2. 也许,所有这些事归结到一点,终究是爱,这一点儿都不奇怪。爱,就像自私和慷慨,不是某样事物所能独占的,而是融入我们的一言一行,构成我们本身。我爱物质世界,爱我在世间经历过的一切,爱得深切又痛快每一分钟都可能心碎,我也做出了数不胜数的人生抉择一一除了不要孩子之外,还有很多为了确保我能始终以自己的方式入世又出世。

《一条鳗鱼的旅行》

作者:[瑞典] 帕特里克•斯文松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博集天卷

副标题:一场对目标与意义的探寻

出版年:2020-10

索书号:I532.65/8

内容简介

鳗鱼是自然界最奇怪的生物之一。时至今日,我们仍对它知之甚少。欧洲鳗出生在马尾藻海——一片难以确定边界的海洋,随后会去往欧洲海岸,再游入江河溪流栖居。平静地生活几十年后,当生物钟敲响,它会完成最后一次蜕变,踏上返回出生地的漫漫归途,在那里繁殖并死去。如果无法启程,它仿佛会等待到永恒,绝不变身。

两千多年来,鳗鱼一直是一个谜。亚里士多德坚信它没有性别,弗洛伊德试图寻找它的生殖器却屡屡受挫。从没有人见过鳗鱼交配。神秘的鳗鱼令帕特里克着迷,与鳗鱼同样难解的还有他与父亲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他在文学、艺术、宗教与科学史领域探寻,同时追忆与父亲一起捕鳗的童年时光。鳗鱼的不可知、它笨拙又浪漫的生命之旅,宛如隐喻,触发我们对生存与死亡、目标与意义的思考和领悟。

推荐理由

一本和鳗鱼一样难以被定义的奇书,关于鳗鱼,更关于生命本身:从鳗鱼笨拙又浪漫的生命之旅,抵达深刻又感动的生命之谜。

作者简介

帕特里克•斯文松,生于1972年,《南瑞典日报》艺术和文化记者,他与家人一起生活在南瑞典的马尔默。日渐远离工人家庭出身的他,依旧难忘儿时与父亲于溪畔捕捉鳗鱼的时光。于是他踏上探索鳗鱼和父子关系的旅程,写出了这部集自然书写、科学史、父子回忆录于一身的独特作品——《鳗鱼的旅行》。这本处女作一经出版即畅销全瑞典,被翻译成三十种语言,并一举拿下瑞典极负盛名的大奖——奥古斯特文学奖。

原文摘录

1. 鳗鱼的神秘,也是人类身上的神秘。独自在世界上寻找自己的位置,这也许是人类所有经验中最终极、最普遍的经验。

2. 时间是一个不可信赖的伙伴,无论每秒显得多么漫长,生命都会在转眼间结東:我们出生,有自己的起源和传承,尽全力去摆脱这种预先设定好的命运;也许我们成功了,但很快就会发现,我们必须一路回到那个来处;如果不能到达那里,我们就永远不能真正地完成自己。就这样,我们顿悟了,仿佛一辈子都生活在一口黑暗的井中,对于自己到底是谁无所知。然后突然有一天,一切都晚了。

《巴比伦空中花园》

作者: [日] 涩泽龙彦

出版社: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0-10

索书号:I313.65/573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涩泽龙彦众多著作,网罗了以“植物”为主题的经典作品。打开这本书,就像进入了一家神奇的植物博物馆。内容趣味横生,又是一次对涩泽龙彦庞大书系的梳理,是进入充满魅力又眼花缭乱的涩泽世界的绝佳入口,也是无论新老读者都必须拥有的风格之作。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位于大都市巴比伦的巨大建筑物“空中花园”,有包括珍奇花卉等在内的世界上所有植物;在希腊神话中,有无数个人类变身为植物的奇妙故事;色情文学家钟情于对植物原始的性幻想;世间的植物多被风花雪月的情调所浸染;植物的球根多被喻为美少年;中世纪贵族对被毒杀的恐惧与对草药、毒草的执着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有关植物世界的秘密,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推荐理由

植物界没落的贵族们、植物界的伊卡洛斯、药草与毒草、香料、琥珀、对于庭园的偏爱等,《巴比伦空中花园》收录了涩泽龙彦有关植物的18篇独具魅力的散文,其中《弗洛拉逍遥》包括25篇有关花卉的短文。日本暗黑美学大师涩泽龙彦有关植物的名篇都汇聚在了这本书中。

作者简介

涩泽龙彦,日本现代作家、评论家。对三岛由纪夫、寺山修司等人影响甚深的“暗黑美学大师”。他致力于将西方社会中的文化与思想暗流介绍给日本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起研究法国文学,并集中向日本读者引介萨德侯爵、巴塔耶、阿尔托等异色作家的作品,轰动一时。

同时,他也深入宗教、民俗、文学、艺术等领域,写出了大批充满暗黑色彩的幻想文学作品,成为日本杰出的幻想文学先锋。一生译作、著作无数,其中《唐草物语》于1981年获得第九届泉镜花文学奖、遗作《高丘亲王航海记》于1988年获得第三十九届读卖文学奖

原文摘录

1. 神灵可以从天上借助塔的台阶,在低处的神殿现身。

2. 植物界是“本能与以不动为法则的王国”。植物界的本能也与动物界的本能大相径庭。动物至少是以个体为单位进行活动的,而植物的个体概念非常模糊。即便是同属一个品种的两只猫,各自还是会有作为个体的不同特征,绝对不具有同一性。比如可能是蓝色眼睛或黄色眼睛,也可能是黑猫或三色猫。但是,同一品种的两株欧芹是有同一性的,完全无法区分。“欧芹父亲”和“欧芹儿子”从头到脚完全一个模样。

《荒野之歌》

作者:[英] 罗莎蒙德·基德曼·考克斯

出版社: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7-7

索书号:J439.5/30:2

内容简介

本书呈现的是野生生物摄影中的顶尖之作,它们来自十位自然摄影大师。每位摄影师都曾赢得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的冠军。迄今为止,这项比赛已经举办了52届,目的是“为了鼓励野生生物摄影师们的工作,加强野生生物摄影的声望”以及“希望通过让大众的人群关心动物,关心自然保护这个重要的话题,最终使这些奖项能够惠及动物本身”。本书每一章都展示一位自然摄影大师的十张代表作,配有文字讲述他的拍摄手法、灵感来源和拍摄目的。摄影师撰写的图片说明阐释这些照片对摄影师的重要意义,揭露作品背后的故事。

推荐理由

十位伟大的自然摄影师,一百幅直击心底的自然影像。这些色彩迷人、角度绝妙、构图精到、创意十足的照片带你纵览自然世界的各个角落,见证那些你不可能亲眼见到的震撼瞬间。让你惊叹于自然环境的绝美风光,沉醉于野生生物的缤纷多样。比照片本身更令人难忘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暴风雪中泰然自若的雪鸮、树冠上巧饮花蜜的蜜熊、汪洋中狭窄冰面上的北极熊、为寻觅水草走出保护区的庞大象群、给摄影师“投喂”食物的海豹、被人囚禁虐待的黑猩猩……它们的故事映射了大自然的古老法则,揭示出人类与自然应有的相处之道。照片之外摄影师们讲述了他们的拍摄手法、灵感来源和拍摄目的。他们经历过跋山涉水的冒险,忍受过漫长的等待,被自然的力量征服,为生命的逝去心碎。他们的专业和信念让自然摄影变成真正的艺术杰作,促使人们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物种。

作者简介

罗莎蒙德·基德曼·考克斯是一位专注于野生生物和环境问题的编辑和作家。她在《BBC野生动物》杂志担任编辑已有24年,从1981年以来一直是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的评委。

原文摘录

耐心有时会带来回报,但光有耐心往往还不够。你必须善于思考,足够坚定,对哪里可以拍出不同寻常的照片做出预判。我是很幸运,但幸运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美丽黑暗》

作者:[法]法比安·韦尔曼 编 / [法]凯拉斯科多 绘

出版社:后浪丨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年:2021-4

索书号:J238.2/2717

内容简介

一天,沉浸在幸福时光里的优雅公主奥罗拉,发现自己生活的地方开始滴落湿软、黏稠的液体。即将被不明液体淹没的她,和同一屋檐下的伙伴们纷纷逃出那个曾经的庇护所。随后,这些外表可爱、性格迥异的小人儿们,为了活下去而相爱或相杀,漫无目的地流浪在生存条件瞬息万变的森林里,然后接二连三地死去……

推荐理由

从近似透明的纯真到妙不可言的荒诞,找回童话故事本该具备的纯粹。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名叫奥罗拉,这是围绕她所展开的一场圣洁、残酷且奇妙的冒险之旅。她有想要依赖的人,想要存在感,想要竭尽全力完成一些“使命”,想要了解这个世界——就像孩童一般,不假思索地接受那些所见所闻,成为万物的见证者,因不断堆砌起来的现实而成长。《美丽黑暗》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其中的色彩恰是纯真的我们所亲眼见证过的风景,而它之所以黑暗,则是不再纯真的我们仅能看到的片段。试着像孩子般接受这个本没有逻辑可言又很荒诞的故事,找回第一次翻开童话书时的好奇与感动。

作者简介

法比安·韦尔曼,1972年出生于法国蒙德马桑市。儿童时期就开始接触法国漫画的他,从法国南特高等商学院毕业后便立志成为漫画作者。2006年与布鲁诺·加佐蒂合作的《独自在家》系列作品曾两次获得安古兰国际漫画节青少类作品大奖。

凯拉斯科多,凯拉斯科多是法国漫画家夫妇玛丽·波默皮(生于1978)和塞巴斯蒂安·科塞(生于1975)的合作笔名。他们出版过大量法国漫画,并活跃于广告界。《美丽》曾获伊格纳茨杰出图像小说奖,《美丽黑暗》则荣获艾斯纳大奖。

原文摘录

试着像孩子般接受这个本没有逻辑可言又很荒诞的故事,找回第一次翻开童话书时的好奇与感动。

《黑睡莲》

作者:[法]米歇尔•普西 原著 /

[法]弗雷德里克•杜瓦尔 改编 /

[法]迪迪埃•卡塞格兰 绘

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2021-4

索书号:J238.2/2710

内容简介

吉维尼,一个因莫奈和他的睡莲而闻名的小镇,无数人跨越大半个地球,只为来这里漫步几个小时。小镇上曾经生活着三位女性,第一位恶毒,第二位爱说谎,第三位自私自利。三人完全不同,除了一点:她们都渴望离开这个著名的小镇。她们眼中的吉维尼是一座监狱,一座美丽却被栅栏封闭的大花园。有一次,在十三天的时间内,花园的栅栏为她们打开了!但有条残酷的规则:她们之中只有一人能够逃脱,另外两人必须死去……

小镇上曾经生活着三位女性,第三位最有天分,第二位最是狡猾,第一位最为坚决。在您看来,哪一位最终得以逃离?

推荐理由

据说:在1926年12月初,莫奈从睡莲的倒影中看到了自己的死亡,于是将其画下使之不朽,并且用了他从不使用的颜色——黑色。这幅画从未被找到过,它就是《黑睡莲》。谁能想象,那片黑暗之下,藏着充满阳光的另一种人生。本书还原莫奈花园的风景,并以莫奈之笔,画下一出烧脑的悬疑剧。黑睡莲:哀悼被掩藏的美丽,我们终将老去,但别忘了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

作者简介

米歇尔•普西——原著,法国作家,1965年出生于诺曼底。18岁进入鲁昂大学地理学系,专门研究选举地理学,后成为地理学教授。2011年,他凭借《黑睡莲》一举成名。他的悬疑小说销量惊人,在2018年法国畅销作家榜名列第二。

弗雷德里克•杜瓦尔——改编,法国漫画编剧,1965年出生于鲁昂。起先学习历史,后通过研究法国德雷福斯事件中的报刊漫画获得硕士学位。以编剧身份创作、改编了多部漫画作品。2020年获得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级勋章。

迪迪埃•卡塞格兰——绘,法国视觉艺术家,1966年出生于沙托丹。初中毕业后进入艺术高中学习,又在法国动画领域的顶尖院校之一戈布兰图像学校继续学习了两年。从事动画行业多年。2020年因《黑睡莲》被提名为艾斯纳奖最佳画家。

原文摘录

我们终将老去,但别忘了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

看完小福推荐的书单,

你也跟小福聊聊最近读到的书吧!

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读书心得,记得注明你所读图书的基本信息,包括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和图书的梗概。

如果你喜欢的图书进入小福9月推荐书目,我们将会给你送上一份小礼物!

《如何抑止女性写作》

作者:[美]乔安娜·拉斯

期待看到你的分享

- END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整理:福田区图书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