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小课堂】吸食后致幻、自残……“上头”电子烟是新型毒品!
2021-08-19 22:01 来源:坪山群团
听说过电子烟吗?
尝试过电子烟吗?
有种“上头电子烟”
千万碰不得!
毒
2021年5月11日,国家禁毒委、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决定正式整类列管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公告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
迅速出击 一举抓获
今年7月,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禁毒部门根据线索,先后组织近百余名警力,用短短10天时间,抓获并处理了涉案人员110余名,极大遏制了销、吸“上头电子烟”的不法行径,其中主要嫌疑人王某年仅22岁。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民警的到场问询,这些违法行为人一开始往往不以为然,辩解自己是守法公民。在民警的教育下,方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对“上头电子烟”上了瘾。
据民警统计,在到案的违法人员中,普遍不到20周岁,他们多是在旅馆、酒吧等场所,因朋友间猎奇介绍,初次吸食而后逐渐上瘾,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
王某交代,自己进货成本仅几十元,再以300元一根的价格出售,仅1个多月获利20多万。
据介绍,这种电子烟添加了合成大麻素类物质,比传统大麻有更强的致幻效果和成瘾性,易致精神不正常,对身体危害非常大。
警方表示
长时间吸食会造成“致幻”
自残或者造成神经病
在一些特殊场所娱乐场所
如果碰到有人主动和你说
这个香烟吃了很舒服
感觉像飞一样
当这类词语出现的时候
就要重视了
很可能你吸的不是普通的电子烟
这种电子烟很可能是毒品
9名大学生曾因“吸上头”进医院
据此前报道
今年4月
南京多名大学生在抽了一种
网上购买的电子烟后
同时出现了
头晕、心慌甚至烦躁不安的症状
“肇事”的电子烟系一名学生购买,因新奇分享给其他人一起尝试。在接诊后医院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肇事”电子烟中的具体成分,还需待有关部门进一步鉴定。
不法分子在贩卖“上头”电子烟时
往往宣称安全合法
对人体无危害无副作用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到底什么才是“上头电子烟”
普通电子烟的主要成分是水、丙二醇
甘油、尼古丁和调味剂等
而“上头电子烟”却被不法分子掺入了
四氢大麻酚
或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
△含有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常见毒品
这种所谓的“上头”
就是毒品吸入人体后产生的短暂“快感”
而“上头电子烟”毒品
会比传统毒品更具有迷惑性和成瘾性
对人体危害也更大
滥用者在吸食后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常出现幻视、焦虑、抑郁、情绪突变、妄想狂躁、意识不清等反应,长期吸食会导致免疫力低下,诱发精神错乱和自杀倾向。
如何谨慎辨别“上头电子烟”?
随着近年来电子烟的兴起
特别是“水果口味”烟弹的推出
吸引了一批青年群体对于电子烟的追捧
其中
“上头电子烟”因外表酷似普通电子烟
而对青少年具有强烈的欺骗性
往往一群人聚在一起
以猎奇为由就开始吸食
“上头电子烟”长度约30cm,外形为无色、黄色至褐色粘稠液体,与普通电子烟外表看起来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如果你发现你接触到的电子烟,关联上了“上头”“飞行”“快感”等毒品圈黑话,请务必警惕,并及时联系公安机关。
近年来,除“上头电子烟外”,新型毒品开始了形形色色的“变装”——奶茶、果冻、跳跳糖等让“吃货”们垂涎欲滴的零食,为的是躲避警方查缉,降低目标群体的戒心。
它们披着常见药品食品、安全可食的外衣,悄悄潜伏在日常生活中,极具欺骗性和诱惑性。让我们认清它们,离有两副“面孔”的它们远点,再远一点!
毒品带来的快感只是一瞬间
但是它造成的伤害
需要你用一辈子去承担
健康人生 绿色无毒
远离新型毒品侵蚀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
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0771-5714731
综 合:学校共青团(ID:tzyxxb)、中国禁毒(ID:onncc626)、中国青年报(ID:zqbcyol)、平安北京(ID:pinganbeijingwechat)、公交人(ID:gongjiaomeng)、无锡禁毒等
转载:广西青年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