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

食药深圳

创城奋进 | 深圳6大特色经验助力创城工作,“圳”行!

2021-08-29 20:52 来源:深圳食事药闻

人工智能朗读:

您的满意,是我们的动力。

深圳市全力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监管力求全覆盖,标准引领大湾区,努力形成多元共治、全民食安意识提升的社会格局,实现“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市民满意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面对国家的检查,对食品安全是否满意,对创建工作是否了解,是创建工作重要考核项!

六年磨一剑,成败在今朝——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决战之年,请为咱们的家园拼尽全力!

自2015年9月深圳被确定为

第二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试点城市以来

深圳市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推进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

打造食品安全示范亮点、

对标国际创新监管

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整体水平

在突出科技引领和改革创新方面

更是走出了深圳特色

获得国内外一致好评!

那么,深圳的创城工作

到底有哪些特色经验?

请跟着食安君一起来看看吧~

一、建立供深食品标准体系“圳品”,打造高标准城市食品品牌

对标国际先进标准与技术法规,建立“供深食品标准体系”,推出高质量城市品牌——“圳品”。

近年来,供深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加快,已构建500项供深食品标准体系,研制发布366项供深食品团体标准。已上市销售“圳品”514个,市场效益显著。

“圳品”还通过产业帮扶、科技帮扶、品牌帮扶、资源帮扶等方式不断创新帮扶模式,在粤桂扶贫工作中成效显著,签订《广西供应深圳农产品示范基地创建战略合作协议》,已有55个广西特色农产品通过“圳品”评价。

目前,“圳品”在大湾区建设上作为先行先试典型案例,省委省政府将参照供深食品标准模式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食品标准体系,并打造大湾区“圳品”。

2021年7月,“‘圳品’全链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经济特区的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学习借鉴。

二、成立食品药品志愿者服务队伍,打造城市志愿服务品牌

广泛地发动志愿者队伍,成立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已有13767名实名注册志愿者,形成一股具有较高专业性、较强使命感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队伍,并与各方资源实现良性互动,在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已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科普活动、培训体验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1000余场,为监管部门提供各类食品违法及安全隐患线索1000余条,协助查扣近5000只非法交易活禽。

在抗疫防疫期间,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了“菜篮子志愿服务”和“食品经营许可证视频审查志愿服务”,为深圳抗击疫情、复工复产贡献力量。

2020年10月,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总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荣誉。

三、“一街一车一室一中心一基地”,打造食品安全便民服务品牌

在全市推行“一街一车一室”快检体系建设,实现每个街道一台快检车、一个快检室,在全国率先实现街道级食品快检的全覆盖。

同时,进一步将食品安全快检室打造成为食品安全便民服务中心、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食品药品安全志愿者U站。

自2018年建成以来,累计完成快检281.8万批次,免费接受市民送检12.7万批次,检出阳性样品2.3万批次,销毁阳性样品70.1吨。

实现市民家门口的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并于2019年入选南方都市报街坊口碑榜民生实事十大金奖。

四、启动青少年校园“食育”工程,打造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品牌

率先在全国启动青少年校园“食育”工程,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通过搭建市级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交流平台,研发一套标准化的“食育”课程体系,编写一套系统化的“食育”教材读本,培训一支专业化的志愿讲师队伍,建立起一套多位一体的深圳市青少年儿童“食育”教育体系,以让深圳的每个孩子接受系统化、标准化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知识。

同时,通过建立一支市级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讲师团、开发一个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宣传教育微信小程序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水平,培养青少年儿童正确的饮食理念和习惯。

“食育”工程已在全市开展30节科普大课堂、200节主题班会课、30场游园会及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将涵盖“家庭篇、校园篇、商超篇、外出就餐篇、校外篇”5 个主题,并按计划、分批次落地全市2000余所学校,实现食品安全科普全覆盖,以实际行动守护“新深代”青少年儿童舌尖安全。

项目累计已培训志愿讲师317人,共85人通过考核,成为食药志愿讲师。

五、研发国内首个标准化移动厨房,树立建设领域食品安全保障示范

针对工地食堂等临时性集体用餐场所食品安全监管难的问题,创新研发可移动模块化厨房。以3m*6m标准集装箱为基础,内置基本厨具构成单功能或多功能模块,根据经营许可规范及实际需求进行模块组合的特殊厨房,涵盖洗菜、切菜、烹饪、煲汤、蒸饭、清洁、储存、空调等功能区,设置专门灭火系统,全部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材质,具有标准规范化、资源集约化、排放生态化三项意义。

可移动模块化厨房项目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两个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可移动模块化厨房正处于试点应用阶段,试点领域分为建筑工地食堂和学校食堂。

2020年9月,全国首个可移动模块化厨房获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在深圳市皇岗中学改扩建项目工地率先投入使用。

深圳已在全市成功落地16套可移动模块化厨房(15套为工地食堂,1套为交易市场,也就是机构食堂),打造现代化的建筑工地食品安全“护胃队”。

六、设立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树立疫情防控风险管控示范

在全国率先设立“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最大限度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并发布全国首个冻品集中监管仓系列地方标准。

建成进口冷链食品全追溯系统并推动追溯码跨市互联、互通、互认,严防问题冻品向下游扩散流入市场。

集中监管仓自2020年8月18日投入运营以来,截至2021年8月13日,累计已入库货柜19294条、进口冻品513220吨,抽检进口冻品119736批,完成抽样核酸检测724763份,排除疑似阳性冻品997批,检出阳性冻品116份,拦截阳性冻品85批次,涉及41条货柜、23098件、304.698吨阳性冻品,上报海关总署熔断3家进口冻品生产厂商,有效排除了疫情传播风险。

深圳以人民为中心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将创建工作作为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正是这些一个个深圳特色

让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有了新提升

以食品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

书写食品安全赋能民生保障的“深圳模式”

让市民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最后,请小伙伴们持续关注创城工作

和我们一起

创食品安全城,做健康深圳人!

编辑整理:深圳食药安办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点在看,大家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