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

南方教育时报

圆桌 | 工具?玩具? 开学了,电话手表怎么管

2021-08-31 16:09 来源:南方教育时报

人工智能朗读:

思 考

近年来,中小学对手机的管理逐渐规范,不进入课堂,在校园里也要集中保管。但另一种形式的通讯设备在学生中,特别是在初中和小学的学生中越来越普及——电话手表。很多人认为它功能简单,又能让家长随时掌握儿童的安全信息,很适合学生使用。但记者调查了解发现,当前深圳学生常用的几款电话手表一般都有智能通话、精准定位、拍照、移动支付等多种功能,有的甚至可以下载APP,功能与普通手机基本无异。开学在即,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中小学生配备这种电子随身设备?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刘 丽 钟 昕

参与嘉宾

宋冰 龙岗区千林山小学校长

黄锦城 龙岗区平湖第二实验学校校长

苏畅 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班主任

常女士 福田区下沙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

宋 冰

黄锦城

苏 畅

参与嘉宾

多样化的使用功能

主持人:对学生来说,电话手表是一种很实用的信息工具。但其繁多的功能,也容易干扰孩子们正常的校园学习。大家是如何看待电话手表各种功能的?

常女士:在我们家长看来,孩子带电话手表上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手表上有很多功能,我们可以帮他设置,比如拒绝陌生人来电、信息等,所以一般不会打扰到孩子。手表还可以计步,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孩子的运动量。电话手表也是孩子之间的一种社交工具,他可以跟同学交流、通话等。最重要的是定位功能,家长可以根据这个功能大致掌握孩子的位置,比如他自己外出或春游时。对家长来说,这是一个真正实用的功能。我认为,有自制力的孩子不会因此影响学习。

宋冰:我在某一天午休巡班的时候曾发现一名学生在画画,画的卡通人物形象生动,已经远超一般孩子的水平。我发现桌子上没有参考图,就小声问她:“这是你自己原创的吗?”她说不是。然后拿起电话手表,翻开里面的两张小图片(比普通邮票还要小,不过2厘米见方),说这是参考的原型。令我惊讶的是,这个小小的电话手表,在她手里竟然有这样的作用。她正利用碎片化的午休时间,借助电话手表画喜欢的画,做喜欢的事。对于电话手表的使用,多数学校持保留意见,不希望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我以前也是这样理解的。但经过此事之后,我对电话手表的功能和应用有了新的认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有利有弊的儿童信息工具

主持人:我们在实际观察中发现,电话手表已不仅仅是信息沟通的工具,随着技术的发展,其衍生出的上网功能、下载功能、智能搜索功能已经相当完善。同时,基本普及的电话手表,其价格、品牌等因素也可能对尚未建立稳定价值观的小学生群体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评判其利弊?

苏畅:电话手表在保障学生安全、促进家校沟通方面,无疑起到了正面作用。然而,更新换代之后的电话手表衍生出了五花八门的功能,逐渐使之变得不再适合在校使用。比如,有人把它当作玩具上课把玩,有人偷拍同学隐私,有人炫耀攀比,还有一些娇气的孩子,遇到点小事就打电话找家长哭诉。这些不必要甚至有害的功能,对孩子的学习成长、学校的教学秩序都有不利影响。

黄锦城:电话手表的广泛使用确实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它会分散孩子的学习注意力,孩子在课堂中将其变为玩具或游戏产品,势必影响课堂学习;其次,一些电话手表的价格较为昂贵,容易在学生之间形成攀比氛围,诱发攀比心理;第三,它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此外,它还存在可能泄露个人隐私,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引起矛盾等隐患;最后,目前市面上电话手表品类繁多,缺乏标准,质量上良莠不齐,产品安全,特别是电池安全的问题也值得关注。

宋冰:以那个午休时画画的孩子为例,能够随时随地上网找素材的电话手表,其便捷性和使用效率是书本无法替代的。从这个角度看,电话手表能帮助一些孩子打破知识边界,获取广泛信息,随时随地学习,这不正是信息化推动教育变革的关键所在吗?孩子遇到不懂的事物、感兴趣的事情,能够自主便捷地找到学习途径,我想这也是对学习热情的最好激励。

电话手表的管理新策

主持人:00后、10后的孩子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和使用互联网是自然而然地事情。作为监护人和学校管理者,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设备是必修课。在这方面,学校和家庭应该如何发力?

宋冰:同样的电子产品,在有的人手里是学习工具,在有的人手里就是娱乐工具。如何让更多的学生有兴趣学习,运用工具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能,是学校管理和课堂变革应重点思考的问题。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在大数据的浪潮中,电子产品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舟能渡人,但舟漏人伤”。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应该“熟悉水性、学会游泳、学会驭舟”,让数字化的工具和产品更好地为教育服务,为学习赋能。

黄锦城:电话手表的流行,源于广大家长的意愿,形成了客观存在的巿场需求。因此学校的管理重在多方面“疏与导”,而非一味“堵和禁”。第一,通过家校沟通请家长提前设置使用功能,限制使用时间。我们的班主任会与家长们进行沟通,共同为孩子电话手表的使用设定时间,屏蔽一些功能。第二,统一管理,班级可以制订公约。为防止影响学习,我们会引导学生在上课时将电话手表放进书包或书包柜中。第三,开辟渠道,消除家长一些顾虑。我们在日常的家校沟通中开通电话、钉钉、微信等联系方式,保证家长能够及时了解校园动态、孩子情况,消除家长不必要的担忧。

苏畅:如何管理电话手表这样一个多功能的设备?应该视其功能必要性而定。比如在校期间和同学可以很好地正面沟通,不需要其他社交渠道;作业可以手抄,也无需赘余的拍照功能。因此,我认为应该在学生进入学校范围内之后,立即把电话手表放到收纳箱里,或者交给老师统一保管,在放学之后返还到学生手中。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其负面影响,并且不影响它正面功能的使用。

常女士:我觉得,孩子如果不想听课、不认真学习的话,可以玩的东西太多了,电话手表不是关键因素。电话手表、手机、游戏机都只是工具,关键取决于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努力的方向,应该是让孩子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自我管理,而不是疲于奔命地防着这个、禁止那个。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明白这些道理,都需要慢慢学习摸索,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编辑 | 武堂明

新媒体编辑 | 黄秋碧

每天更新教育资讯

了解更多教育相关话题

-扫码下载深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