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老师 | 杨树鹏:百万字“班主任日记”成育人“法宝”
2021-09-28 16:02 来源:南方教育时报
达人老师
育才二小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是12本题为《五班琐事》的班主任日记,它们的作者是一位有着40年教龄的语文老师——2021年南山区功勋班主任杨树鹏。自2010年开始写班主任日记,他已经积累了20多本日记。备课之余、改完作业、课间休息,他利用每天的零碎时间在电脑里敲出了数百万字。一开始家长们喜欢看,后来学生们“抢”着出现在日记里,日记成了杨树鹏“降服”学生的法宝。
1
用日记架起家校之桥
翻开《五班琐事》,里面不乏杨树鹏犀利的观察和幽默的笔调。在一年级上册中,杨树鹏记录了五班“十七大疑案”,其中有文具盒无人认领案、张同学哭着进教室案、华同学脸上出现瘀青案、姚同学积极发言案,等等。他用一两句话将学生们反常的行为举止与平日里的人物形象产生了对比。
一般来说,杨树鹏会力争让每个孩子都在日记里露脸,但是有的孩子没表现出什么特点,杨树鹏就会在他们担任值日班长时对他们的工作表现大书特书。他的日记里还会记录学生们的作业情况,将作业完成得不好的和完成得好的都写下来。后来学生们写作业的自觉性慢慢就上来了,杨树鹏一调查,发现这是家长读完日记后监督孩子完成作业的功劳。有的学生家长在外地出差,只能通过日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杨树鹏说,看了六年日记,了解了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在学校是怎么回事,家长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到现在还经常联系,这是日记带给孩子和大人们最大的收获。
家长们在杨树鹏的日记里看到了比较优秀的孩子,也会让自己的孩子向其看齐,最后整个班呈现出共同进步的趋势。“家长只要愿意把孩子有意思的表现告诉我,我都会加进日记里。”杨树鹏说,慢慢地大人对孩子的教育通过日记有了改变。另一方面,小孩之间的影响更大,比如一个孩子在作文里写了错别字,“飞流直下三千尸(尺)”,杨树鹏把这句写进日记,引发孩子们哄笑模仿,这个孩子后来的作文里就少了很多错别字。
2
为学生推开世界的窗
写评语是杨树鹏学期末的一件乐事,因为每个孩子都会收到一首打油诗,评语里不仅有表扬,也有充满风趣的讽刺。有个爱打架的孩子看到杨树鹏给自己的评语就笑了,上面写着“东北爷们我怕谁,抡起拳头只管锤”。还有的学生爱写错别字,他也在期末评语里记上一笔,让对方哈哈大笑并改正错误。
把班主任这一项工作记录了11年,杨树鹏对这些匆匆流逝的时光充满了感情。他说,日记虽然无法展现小学语文教育十几年来的变化,但是自己在语文教学上走了多远,从语文教学中拓展出去多少内容,这些是可以通过日记反映的。
学校给每个年级下发了课外阅读书单,一个学期推荐四本,一年八本,学生全读完就能读上千万字了。杨老师的日记里也出现了不少学生在精读课后的精彩发言和优秀作文摘录,有关于《三字经》的,也有关于《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的。读《三国演义》时,学生们分享三国里的精彩典故,品评三国人物形象,把课堂变成了“百家讲坛”。
“语文老师就是一个推窗户的人,我们把那片花园给学生推开,如果他们愿意看一眼就去看看,不愿意还能知道这里有这么一件事情、还有这样一个行业,一扇扇窗户逐个推开,学生们到了初、高中再遇到上下古今、天文历史之类的知识,至少不会觉得很陌生。”杨树鹏说。
记者 | 程玉珂
编辑 | 吴淼鑫
新媒体编辑 | 黄秋碧
每天更新教育资讯
了解更多教育相关话题
-扫码下载深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