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

食药深圳

创城奋进 |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万众一心画出最美最亮同心圆

2021-10-13 19:53 来源:深圳食事药闻

人工智能朗读:

近年来

深圳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坚守“最广泛的参与”原则

围绕着“战略保障、策略保障、工程保障、

制度保障、服务保障和长效机制保障”

六大抓手保障市民“舌尖安全”

坚持和完善社会共治制度机制

汇聚民意民智,整合各方资源

形成超大城市社会各方良性互动的

食品安全社会治理新格局

社会共治新格局新力量

是如何为深圳创城助力的呢?

做好这六个方面的工作很重要

大家一起来瞅瞅↓

一、战略保障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大资源投入,强化超大城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效能

2018年5月2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圳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建立供深食品标准体系打造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2018—2020年)》,战略目标为:以市民满意为基本准则,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和属地责任,突出改革创新和科技引领结合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考核目标,补齐深圳食品安全短板,共建供深食品标准体系,打造“巡查网、检测网、执法网”三网立体智慧监管和以食品安全信息公示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从线下实体店到线上电商交易和市、区(新区)街道、社区全覆盖、从质量安全保障到品质营养提升的全方位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有效保障有质量可持续的食品供给,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检查熟食中心

该战略围绕九大策略,实施十三大工程,对标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做法,开展60个项目。其中,“供深食品”标准体系建设工程、供深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工程、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建设工程、阳光智慧餐饮工程、“熟食中心”规划建设工程、“三小”食品品质控制工程、三网立体监管工程、追溯体系建设工程、产业培育和品牌建设工程、社会共治工程、宣传科普教育工程、食品营养健康提升工程,已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共治效能。全面推进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协同共治,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在保障食品安全底线的同时,为深圳广大人民群众未来可持续获得高品质食品提供保障。

二、策略保障

围绕“社会共治策略”,加强资源整合,明确超大城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建设方向

《深圳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建立供深食品标准体系打造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2018—2020年)》提出九大策略,围绕其中的“社会共治策略”,深圳充分调动与整合政府部门、市场和社会各方资源,发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行业协会、企业、社会团体、志愿者、市民代表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构建完善制度机制,打造各类平台载体,培育社会第三方服务平台;开展科普宣传教育与互动体验式活动,丰富社会大众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提高依法维权意识;构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责任保险机制、消费者监督等机制,打造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国际高地,实现食品安全共治、共建、共享。

△“星期三查餐厅”透明执法行动检查餐厅后厨

三、工程保障

实施“社会共治工程”“宣传科普教育工程”,多领域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目标任务落地

根据《深圳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建立供深食品标准体系打造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2018—2020年)》规划,实施“社会共治工程”“宣传科普教育工程”。其中“社会共治工程”包括深圳食品安全指数研究项目、“社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建设”项目、食品安全责任险推广项目、深港及中外食品品质比较试验项目、食品安全社会评价项目、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建设项目等6个项目。“宣传科普教育工程”包括食品安全传播力提升项目、新闻舆情风险信息管理项目、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项目、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岗前培训和年度继续教育项目、进口食品技术贸易措施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等5个具体项目。

△社区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

“社会共治工程”以市民群众为核心,多方协同参与食品安全共治,充分发挥社会多方监管治理,有效提升了社会大众食品安全意识和素养,在食品安全方面与普通群众取得了密切联系,发挥了良好宣传引导作用。截至2020年,全市87%的社区参与了社会食品安全共治,社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建设项目获得全市“十佳项目”、深圳关爱行动“百佳市民满意项目”及深圳市委政法委首批“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走在全国前列实践创新项目”等荣誉。

四、制度保障

发挥特区立法优势,完善法制体系,优化“两代表一委员”深度参与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工作机制

2018年5月,作为全国首个地方性食品安全监督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食品安全监督条例》正式实施。深圳还先后制定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深圳市餐饮服务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深圳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量化分级管理规定》《深圳市食品安全督导员管理办法》等,构建符合深圳实际的食品安全领域法制体系。同时,建立食品安全工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常态化监督参与机制,2015年以来举办市一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季度座谈交流活动16次,并积极组织代表委员到农产品基地、生产工厂、餐饮店、零售店调研,成为深圳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倾听民意、广纳民智、了解民情的重要平台。

△“一街一车一室”项目为市民提供抽检服务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的各类日常监管和执法活动中,长期活跃着“两代表一委员”的身影;市人大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成立食品安全专项监督小组。代表委员提出的“供深食品标准体系建设”“食品快检体系建设”等建议被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深度采纳并全面落实,形成了“圳品”“一街一车一室”等广受市民赞誉的民生项目建设成果,已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深圳经验”代表被兄弟省市广泛学习借鉴。

五、服务保障

打造城市志愿服务品牌,坚持“精”字当头,提高超大城市食品安全社会治理能力水平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市食药安办)牵头组建成立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队伍,构建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全面提升深圳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水平,获得多项荣誉。食品药品安全志愿者队伍成立至今,紧扣社会关切,广泛开展了食品安全走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科普宣传与体验活动1200余场,食安科普大讲堂、食品药品抽检“点选”、食品安全消费监督、走进企业“访源头、探真相”等。活动累计有3万余名志愿者参与,服务50万余名市民。

△食药志愿者进入社区宣传食品安全常识

2018年9月,参与由广东团省委、省文明办等8部门联合主办的2018年“益苗计划”——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评“省级重点培育项目”。2020年2月,参与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4部门联合主办的2019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评选,获评“广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20年3月,获评广东省委宣传部授予的“第六批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2020年10月,获评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荣誉。2021年8月,“精”字当头打造城市志愿服务新品牌项目荣获2021 年深圳市“党建杯”机关创新创优竞赛暨第九届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深圳选拔赛服务群众组二等奖!

六、长效机制保障

完善食品安全奖惩机制,激励到位,营造超大城市食品安全社会治理良好氛围

2016年8月1日起,《深圳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开始实施,标志着深圳市正式建立“吹哨人”制度,鼓励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最高奖励60万元,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举报奖励机制,提高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成本。完善的制度让“吹哨人”放心“吹哨”,也进一步推动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令食品安全法制体系、监管体系持续改善。2021年7月,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与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联合开展数智监管合作项目,通过合作,在深圳的饿了么蓝骑士,承担起“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的光荣使命,在取餐送餐的同时,监督餐饮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向监管部门反馈。

△饿了么蓝骑士为“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

经广东省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批准,设立深圳市食品安全工作突出贡献奖,以深圳市政府的名义,对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表彰、奖励。受表彰和奖励的对象是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其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团体及其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普通公民等。建立对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的表彰奖励制度,是为了达到鼓励公民和单位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目的,特别是通过对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的大力表彰和宣传,促进与食品安全工作有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未来

深圳将继续调动与整合社会各界人士

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

构建完善制度机制

打造各类食安平台载体

提高市民食品安全意识

通过开展科普宣传教育与互动体验式活动

丰富公众食品安全科学知识

构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和消费者监督等

打造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国际高地

实现食品安全共治、共建、共享

插播

深圳创城“食安代言人”投票

正在进行中!

活动将截至10月18日23:59

网络票数最高的前三名

将获得奖金和奖章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投票页面

↓↓↓

深圳创城“食安代言人”由你决定!

快来为您喜爱的选手

投上宝贵的一票吧!

市民朋友们,在不久的将来,您会收到一份食品安全满意度和创建知晓率调查问卷。希望您能带着对这座城市、家园的热爱,以及对深圳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与期待去填写。敬请期待!

编辑整理:深圳食药安办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点在看,大家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