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

文博会

深圳文博会|乌鲁木齐馆写实大美印象

2021-10-22 19:28 来源:文博会

人工智能朗读:

9月23日,在乌鲁木齐馆内,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的舞蹈演员带来精彩舞蹈节目,推介乌鲁木齐。(特派记者于卓 刘薇摄)

9月23日-27日,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乌鲁木齐展馆通过一件件文化特色展品讲述乌鲁木齐文明和谐之城、创意时尚之都的风采。

乌鲁木齐馆门前舞台中央,伴随着手鼓的节奏,两名新疆姑娘翩翩起舞。

走近场馆文化与创意的展品令人目不暇接,干枯的玫瑰花、生硬的牛皮在艺术家的手中重新焕发光彩。

开幕首日,实景剧《昆仑之约》主演人员在现场演绎。(特派记者于卓 刘薇摄)

在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丝路霓裳服装品牌创始人孙秀琴用釉包裹住风干的玫瑰花,釉的光泽让花更显生动,金丝银线缠绕下有了玫瑰手链、玫瑰项链等首饰。

“这件作品会说话,如娇羞的姑娘娓娓道来心底事。”来自四川的参展商张飞扬端详作品许久后说。

乌鲁木齐宁享文创传媒有限公司展位前,“馕家族”组团来报到:芝麻馕、牛奶馕、玫瑰花馕等形象的杯垫、明信片、挂件依次排开,卡通形象“馕宝”一亮相就吸引了大家驻足。

其他省市参展演艺人员来乌鲁木齐馆参观。(特派记者于卓 刘薇摄)

乌鲁木齐宁享文创传媒有限公司设计部负责人李香蓉说,她连续七八年都是以观众的身份来文博会“取经”,今年首次来参展。希望通过有趣的展品让更多人关注乌鲁木齐,来乌鲁木齐感受城市魅力。

市委宣传部文改办文博会会务工作人员潘静说,近年来,乌鲁木齐市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初步构建了涵盖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文化传播渠道等9大门类、100余种业态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文博会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乌鲁木齐展团连续12次参展,在此平台中加深学习与交流,为乌鲁木齐多元文化注入现代元素,促进文化与旅游和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升城市整体文化品位和氛围,展示乌鲁木齐美好形象。

继续阅读

文博会上的新疆时尚

到乌鲁木齐馆观美景、品美食、探人文、赏民俗。第十七届深圳文博会上,乌鲁木齐馆充满浓郁的新疆地方文化气息,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和物品汇聚一堂。

其他省市参展商在新疆七坊街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展位前了解艾德莱斯元素文创产品。(特派记者于卓 刘薇摄)

服章之美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春秋左传正义》。

文博会上,乌鲁木齐馆里少不了唯美服饰的点缀。

时尚是追求前卫,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丝路霓裳服装品牌创始人孙秀琴的作品在回望几千年前,再将跨越千年的文化内涵融合于作品。这次,她带来了在北京时装周上展示的一组服饰——艾德莱斯鱼尾裙。

孙秀琴将艾德莱斯和其他布料拼接制成鱼尾裙,摇曳生姿。领口处加以盘扣设计,增添了东方美。

同时,孙秀琴从国家一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中汲取灵感,创作了披肩系列“。千年历史承载厚重文化,希望通过设计,让小众的文化内容被大众熟悉,在服章之美中感受其中的别样风采。”

乌鲁木齐丝路拾香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景敏取材于生姜、石榴、核桃皮,扎染棉麻加以彩绘,让大家“把乌鲁木齐穿在身上”。小小一条披肩上,有乌鲁木齐的地标建筑、植物和“遇见乌鲁木齐”字样。

新疆七坊街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项目总监曹辰祥带来了一组“疆潮”服饰,宽松舒适的T恤上印有“我爱疆”或“urumqi”字样,他说,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90后、00后是潮服的主要购买人群,希望通过这样的服饰,宣传推介新疆、乌鲁木齐。

其他省市参展商在乌鲁木齐馆了解馕文化。(特派记者于卓 刘薇摄)

美食之乐

乌鲁木齐馆的馕产品展示区吸引不少观众,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一期策划经理李乐乐忙着向大家分发各类口味的馕。

今年乌鲁木齐展团的24家参展企业中,有5家带来的展品与馕有关,皮牙子馕、核桃馕、窝窝馕、胡萝卜馕、荞麦馕等数十个品种的馕产品琳琅满目。

记者发现,这些馕都是“内容满满”,各式各样的馅料增添了馕的口味,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一期带来的新产品“手把馕”十分受欢迎。圆圆的馕身和掌心一般大小,形似碗状,馕里有葡萄干、核桃仁。手把馕和面时不添加一滴水,只用牛奶。一口下去,满口酥香伴着甜,回味无穷。

“国潮糕点走俏,我们也思考着打造属于我们新疆的饮食潮流。”李乐乐说,不局限于外形,而是制作味蕾记忆,让大家吃一口就认可,记住这是属于新疆的味道。

唐代诗人王翰在《凉州词》中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文博会现场,新疆微牧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雷带来了西域萨热慕萨莱思葡萄酒。与其他葡萄酒不同,这是精选新疆优质葡萄,葡萄破碎后经过三煮三榨后再发酵酿制而成的,是温热性的葡萄酒。

孙雷说,慕萨莱思主产地在阿瓦提县,每年葡萄熟了的季节,这里就“村村舍舍煮酒忙,香气氤氲漫农家”,当地人将这古老的葡萄酒酿制方法代代相传,一直至今,慕萨莱思也被称作西域葡萄酒的始祖,希望用古老技艺打造地道的新疆味道。

伊犁州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贺娇龙在乌鲁木齐馆前直播,推介新疆文旅资源。(特派记者于卓 刘薇摄)

文创之趣

考古盲盒火爆“出圈”,三星堆青铜面具雪糕上了热搜,乌鲁木齐的文创匠人也不甘示弱。文博会上,乌鲁木齐玖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带来石人盲盒。形态各异的水泥石人,配以颜料,可以自己DIY。

此外,他们还带来一组小花帽发夹,寓意戴上花帽看新疆。紫、青、蓝、金、橙、红六色花帽分别代表了薰衣草、草原、冰川、沙漠、火焰山、玫瑰花等,花帽发夹上金属纹路为巴旦木花、石榴花、石榴籽等,象征新疆各族群众团结友爱,共建家乡。

每一个小花帽发夹的包装背后,都有一段文字。“我希望是一件产品就有一个故事,用故事让大家了解、记住乌鲁木齐。”该公司负责人杨俊峰说。

以刀为笔,以革为纸。新疆七坊街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展位摆放了一排皮雕作品。制作者孟璐璐是个土生土长的新疆姑娘,因为生活中常接触到很多跟皮具相关的东西,上面会有一些凹凸的花纹,比如靴子、马鞍、腰带等。她就有了这个想法,想把新疆的草原文化,重新通过她的设计传达出来。

从选料、裁皮、打湿到印花、雕刻、敲打、染色等,皮雕涉及工具几十到上百种,制作工序复杂,而且全部由手工完成,无法形成流水作业。

孟璐璐经常到全疆各地采风,越来越多的新疆元素被她运用到皮雕艺术作品中。

来源 | 新疆网 记者:刘薇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长按图片中的小程序码

点此进入“文博会+”

了解更多,请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