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之美篇 | 从10本专著看深圳教育人的职业“长考”
2021-11-30 14:48 来源:南方教育时报
人工智能朗读:

编者按
教育,需要教育者不断更新思想,丰富实践,在思考和总结中提升自己。写作是深入思考、总结经验最好的方法之一。在深圳读书月浓浓的阅读氛围中,我们推出深圳教育人新近完成的10本教育类著作。其中有的关注宏观层面的办学问题,详尽总结了区域办学、学校办学的思考和经验;有的关注具体学科,从经典出发提炼学科文化的精髓奥秘;有的则将注意力放在了更贴近日常工作的教学设计上,用经实践检验的案例、方法解决具体的教学难题。这些书籍,凝聚着作者多年来对教育的“长考”,也映射出他们对事业的热爱。
课程之美
读万卷书 · 行万里路
01
《漫话数学美》
作者:胡炳生(安徽师范大学数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尚强(深圳科学高中校长)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尚强是胡炳生40年前的学生,师徒俩在数学教育的轨道上亦师亦友。胡炳生教授已经85岁,仍然活跃在数学教育战线。两位教育人为了“尽量努力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合作编写了《漫话数学美》。本书兼顾普及性与学术性,图文并茂地全面展现数学美,是让青少年了解数学、深入数学,领悟数学之美和趣味的科普性读物。同时,阐述了发掘数学之美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探索和追求,也在不断进步,由此产生对于科学美的发现和追求。其中起基础作用的数学,对于美的追求尤其重要。正如书中所言,“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智慧的催化剂”。
作者说
尚强
很多青少年因为怕数学,导致不喜欢数学,形成恶性循环。我们想通过事实告诉青少年,数学是很美的,进去了就不难!
02
《论语中的积极心理学》
作者:龙华区第三外国语学校团队
出版时间:2021年7月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论语中的积极心理学》丛书是国内首部面向中小学生受众,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著作《论语》和西方积极心理学思想的读本。书中参考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并根据主题章节内容,与《论语》中的名言赏析进行关联,对积极心理学知识进行通俗化解读;同时以游戏为载体,穿插心理主题相关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干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团体互动,达到认知提升与文化价值感受力的提升的双重效果。
撰写本书的团队,长期在实践中开展积极教育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说
龙华区第三外国语学校团队
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论语》与积极心理学融合起来,旨在通过传统文化的浸润,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学习建立起一种跨学科融合的思维方式。
——龙华区第三外国语学校校长聂细刚
03
《与高中学生谈鲁迅》
作者:李琛(正高级语文老师、布吉高级中学教师)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十年前,李琛曾写过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如何与高中学生谈鲁迅?》,被收录在人大复印资料中心《高中语文教与学》2011年第9期。作者说,这本《与高中学生谈鲁迅》的出版,是对十年前自己所提问题“做出的一次粗浅的回答”。书中精选了鲁迅的部分小说和杂文,同时也选用了研究鲁迅及其作品的部分论文或文章,作者用专题教学的方式和高中学生谈鲁迅,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近鲁迅及其作品的世界。
本书主要面向语文教师和高中学生群体,尝试为教师开展鲁迅专题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尝试帮助高中学生去认识真实的鲁迅,认识鲁迅作品在当下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说
李琛
作为语文老师,我由衷地希望鲁迅作品中那些曾经警醒民族及人生的呐喊,那些根深蒂固的国民性,那些需要引起疗救注意的病根……在今天,甚至未来,仍然能引发一代又一代高中学生的思考。
编辑 | 武堂明
新媒体编辑 | 黄秋碧
每天更新教育资讯
了解更多教育相关话题
-扫码下载深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