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药自己造,成本1元翻60倍?连罚带赔超3000万元!
2021-12-07 17:50 来源:深圳市场和质量监管
人工智能朗读:

手机点一点,药品就到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网络销售药品给不少消费者
带来了便利
但便利的背后也隐藏了很大风险
少数造假售假的“胆大”团伙
拿网络售药、网购保健品“创收”
完全枉顾服药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一些违法分子如果认为
网络是法外之地、监管盲区
那就大错特错!
此前
一位深圳市民通过网络
向宣称祖传“瑶医传人”的医生问诊买药
在服用后身体出现了不适症状
经查发现
是一个有14名嫌疑人的犯罪团伙
打着“保健品”旗号
通过互联网生产、销售假药
一年多的时间里
假药流向全国20多个省区市和境外国家
受害者超过6000人
犯罪团伙网上制销假药
成本1元,翻60倍卖出
2019年5月,宁夏银川市公安局接到线索:一名广东深圳的受害人通过网络向银川市黄氏中医诊所的“黄医生”问诊,并购买中药饮品。对方宣称十天治愈,受害人服用三天后出现不适症状。
经过三个多月的侦查,公安机关发现这是一起涉及宁夏银川和广西南宁两地犯罪嫌疑人制售假药的案件。最终在广西南宁警方的协同配合下,犯罪团伙被一网打尽。
经过审讯,该案主犯李某贤交代,自己原来从事煤矿经营生意,因发现网上销售男性保健品及药品的利润很高,便萌生了经营同类业务的念头。此后,李某贤出资,通过其女友找到熟人,用其身份证注册了一家商务公司。
他们还伪造了相关的医疗机构经营许可证和医师执业许可证。他们觉得在本地生产容易被发现,就把生产地放在广西南宁,找了一个南宁自称祖传“瑶医传人”的犯罪嫌疑人黄某结伙。而这所谓的瑶医传人并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他先是自己配制所谓的药方,然后在网上找到一家生产袋泡茶的企业,请其帮忙采购中药、加工成袋泡茶。该企业在同样没有加工药品资质的情况下,按黄某的要求将购置的原料加工成半成品,邮寄给黄某。
△ 警方查获犯罪团伙的假药
(来源:金凤法院)
此后,黄某再进行加工和包装,并快递给该案主犯李某贤的女友,以“仲杞山参”“参茸芍药”等名称进行销售。一包中药饮片(成本)才一块钱,而到受害人这里,价格整整翻了60倍。
罚1000多万,赔2000多万
14人被判刑12年至2年不等
2021年7月,案件作出一审刑事附带民事判决。
主犯李某贤因生产销售假药罪被判有期徒刑12年,罚金500万;其女友因生产销售假药罪被判有期徒刑12年,罚金500万;其他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到2年不等,另处罚金50万到25万不等。
“这个案子有附带的公益诉讼,当时判决公益诉讼是承担三倍的惩罚性赔偿金,因为犯罪数额超764万,所以罚三倍就是2000多万。还让被告人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公开道歉,刊登声明召回已销售的假药并销毁。”宁夏金凤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杨小萍表示。
这个犯罪团伙售卖的产品没有经过批准
没有“准字号”,制售地方属于“黑作坊”
且产品涉及9种假药!!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相关企业
从事药品生产活动应当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
从事药品批发活动或零售活动
应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
同时提醒广大市民
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看病购药
尤其遇见一些商家如果宣称
“中药没有不良反应”、
“纯天然药物没有毒副作用”等等
都要谨慎对待!
这些多出于商业目的而宣扬
易误导大家!
更不要随意服用民间偏方!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
将继续加大“两品一械”的监管力度
切实保证“两品一械”使用安全
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保驾护航
近期热点
不说了下班就去吃!从景区到小程序为这事儿拼了!
你要说这个我就来劲了!买什么级别的钻石好呢?
头等大事!安全头盔怎么戴?快递外卖哥:一图秒懂!
-END-
——————————————————
编辑:深圳市场监管
主要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来都来了,点两个小标再走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