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

深圳共青团

我为群众办实事|秉承初心使命,深圳市少年宫三位一体助力青少年茁壮成长

2021-12-08 14:11 来源:深圳共青团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市少年宫践行党的初心使命,2021年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模式,开展了“流动科技馆”、“红领巾心向党 童心共绘庆百年”、深圳青少年红色地图、“红领巾主播团——红色主题教育暨乡村振兴研学活动”等十三项少年儿童教育实践活动,达200余场次,服务少年儿童35余万人次。积极推进了公益品牌活动和德育阵地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了市少年宫教育属性、服务属性、公益属性等自身优势,有效促进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可以自由巡回展览的流动科技馆

“流动科技馆”是深圳市少年宫的常设少儿科普教育项目,是积极开展“馆校结合”、服务少年儿童科普教育、发挥科普教育辐射作用的品牌公益活动,被列为深圳2021年服务青少年的“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流动科技馆是在保持科普展品科学性、趣味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的前提下,将科技馆里的大型展品进行小型化设计制作,使其方便装卸、运输,在学校和社区进行流动巡回展览。

项目活动让参观的少年儿童们在体验展品、趣味互动的同时,还能摸索其中的科学原理、探究科学的奥妙,尽情地体验科技带来的快乐,感受科学知识的魅力,激发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项目自2017年6月启动以来,总计已在近151所学校或社区展出,累计展出3614余台次,共惠及近20.7万青少年;同时服务范围还覆盖到深圳市对口扶贫地区河源市各区县、汕尾市各区县、广西百色市等地,让更多的孩子参与科学体验,探究科学的奥妙。所到之处,均收到良好社会效果。2021年市少年宫流动科技馆全年赴23所中小学校(社区)巡展,展出展品约431台次,服务少年儿童4.3万人次。

庆百年·童心共绘美好愿景

“红领巾心向党 童心共绘庆百年”现场绘画活动及作品展览,于4月24日启动。来自全市各区各学校共100名少先队员参与了此次活动,少先队员们在100块画板上共同挥动画笔,铭记党史,共绘精彩生活,描绘美好明天。活动现场,每一名少先队员都精神饱满、集中,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着心中美好的祝愿,为党的百年华诞送上自己的祝福。

现场绘画完成的作品悬挂在少年宫大厅背景墙上组成一面巨幅画作,代表深圳少先队员为建党一百周年献上的礼物,巨幅画作将一直持续展览至2022年1月中旬。活动现场在“哔哩哔哩”平台“深圳共青团”账号中全程直播。活动新闻在“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发布,并受到《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读特》等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与重点报道。

让红色足迹有迹可循

——深圳青少年红色地图正式发布

“深圳青少年红色地图”于六一期间正式发布,同步启动的还有“深圳青少年红色足迹打卡活动”。因疫情原因,深圳市少年宫创新活动方式,采用“云发布+云学习”的形式,通过网络发布红色学习资源,号召广大市民及青少年儿童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将本地红色资源纳入“四史”学习活动中,引导广大青少年儿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精神。地图涵盖有33个党史教育基地,30余个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为深圳市广大青少年儿童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强国、中国青年报、南方PLUS、南方都市报、Shenzhen Daily、读特等媒体分别对此次活动进行报道。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用更形象的方式助力青少年学习党史知识

“永远跟党走”青少年党史知识图片展于7月1日—18日在少年宫大厅开展,展览以生动详实的历史图片配以文字说明的形式,向广大青少年儿童生动呈现了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的100件大事,目的是通过展览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少年儿童对党史的了解,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激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展览累计参观达1.5万人次,活动同时受到了新华网、深圳卫视新闻频道、晶报、广州日报、独创等媒体关注报道。

“梦想之梯”抵达需要帮助的家庭

为关爱和回馈深圳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和“百优”志愿者,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市少年宫于暑期举办了“梦想之梯”暑期公益服务计划,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和“百优”志愿者及其适龄子女或亲属提供200个免费暑期课程学位,涵盖综合类、美术类、科技类、影视类、舞蹈类、语言类、器乐类等素质培训课程,并在课程体系设计上,结合各学科特色融合党史学习教育,助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

该项目在实际上部分解决了抗疫人员和志愿者因工作忙碌等原因,无法兼顾暑期在家的孩子,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并以独具特色的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和实践活动,继续推进我市少年儿童工作的新局面,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受到新华社、新华网、人民网、光明日报、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卫视等媒体报道。

双减”之后好去处

——少年宫公益课堂欢迎你!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深圳市少年宫于2021年9月—12月推出了“梦想之梯——深圳市少年宫落实“双减”政策开展课后服务计划”,涵盖“梦想之梯”课后服务公益系列课程、“鹏鹏科学秀——课后科学体验”“红领巾主播团”等6大项活动,为我市广大青少年儿童提供课后延时公益服务及周末户外研学活动等公益活动,活动参与人次累计达3000余人次,活动效果突出,深受广大家长及青少年儿童的喜爱。

其中,“梦想之梯”课后服务公益系列课程于9月21日至12月31日期间共开展12次课程,内容涵盖科技、影视表演、体能、美育等,面向6—12岁少年儿童,公益服务近百人,千余人次参与该项目,课程受到家长和少年儿童的一致好评。

“鹏鹏科学秀——课后科学体验”活动于10月27日至12月31日在市少年宫开展,共45场次,预计服务青少年儿童1800人次,活动邀请我市知名科学表演团队,进行科学表演及原理讲解,获得广大少年儿童的热烈欢迎。

“红领巾主播团”

——走进红色景点,助力乡村振兴

“红领巾主播团”活动由来自我市12所小学的120余名辅导员代表、少先队员代表及香港青少年代表参与,前往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海防博物馆、刘黑仔故居等红色主题景点参观学习,并前往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深圳市中小学生户外农业劳动实习基地等农业生态基地开展户外研学活动。

活动通过“青春深圳”“深圳市少年宫”微信视频号全程直播,受到学校、老师、广大家长及少先队员的热烈好评,活动受到“光明日报”的专访,并在“中国经济网”“人民网”等多家媒体转载报道。

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公益服务质量,发挥了市少年宫德育阵地的作用,积极响应了少年儿童的需求,为少年儿童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再见,是为了更好的归来!

少年宫更新改造项目于2021年1月11日取得可研批复,9月16日取得概算批复,并完成了基础设施改造施工图设计和展陈工程初步设计,基础设施总承包招标也完成,中标单位中建六局以进场开展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项目组今年共组织召开了项目推进管理会议56场、基础改造设计会议52场、展陈设计会议66场、工程会议3场,开展各项专家论证与评审13场次。深圳市少年宫更新改造项目计划施工周期为3年,项目将在年底前开工,圆满完成2021年工作目标。

市少年宫更新改造以“世界一流、创新一代、深圳特色、可持续发展”为总体思路和目标,遵循世界先进科普类场馆发展趋势,建设立足深圳、服务大湾区、辐射全国乃至世界的枢纽型少儿校外教育平台,在立德树人、科学传播、活动交流、创新实践、城市展示、科技休闲等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少先队校外实践活动中心、公共科普教育平台、社会教育标杆单位和粤港澳大湾区少儿科学文化交流中心,更好得为少年儿童成长成才服务,为党和国家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深圳市少年宫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继续坚定不移的秉承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发挥枢纽型校外教育平台作用。聚焦主责主业,以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少年儿童全面成长的需求为导向,为少年儿童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孩子们在灿烂的阳光下健康茁壮成长。

编辑:陶铮

核校:老编小明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