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南京为他们停留一分钟!你若不忘,他们便“活着”…
2021-12-13 13:06 来源:深圳共青团
人工智能朗读:

尾尾和平鸽
声声警钟鸣
今天是第八个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南京发布
12月13日10时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开始!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解放军三军仪仗礼队
将花圈敬献于公祭台上
缅怀死难同胞
@南京交警
今天国家公祭日
为他们停留一分钟
84年前的今天
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
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30万同胞惨遭杀戮
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
无数儿童死于非命
三分之一建筑被毁坏
大量财物遭掠夺
这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
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过去的苦难
现在的使命
未来的梦想
此刻萦绕在每个中国人心中
南京
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
内有烟波浩渺,外有长江环绕
坐拥诗意江南,纵览六朝风云
9月21日在南京夫子庙景区拍摄的圆月。新华社发(苏阳 摄)
然而
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
她曾遭受过的深重苦难
今天,我们用三个故事
叩开历史厚重的大门
死战不退:有守军绑了一身的手榴弹向坦克车轮扑去
1937年12月
侵华日军兵分多路攻占南京
连续使用大炮轰击城墙
先后数次击穿光华门
少量敌人冲进城门洞内潜伏了下来
却屡次被担任光华门防务的
教导总队谢承瑞团
和第87师易安华259旅等部击退
为了夺回城门、堵住城墙缺口
整排整连的中国官兵
前仆后继
壮烈牺牲
12月13日凌晨
日军登上光华门
当坦克车开进光华门时
有守军绑了一身的手榴弹
向坦克车轮扑去
……
光华门一战,异常惨烈
根据《淞沪抗战暨南京失守纪实》
“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参谋主任钟崇鑫
和旅部直属部队官兵全部阵亡……”
一封从南京发出的电报称:
“我军士气悲壮,
人人抱必死之决心”
这些年纪轻轻、以身殉国的战士们
有侠骨衷肠,也有万般不舍
那年32岁的259旅参谋主任钟崇鑫
刚刚步入婚姻的殿堂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
钟崇鑫随部奔赴抗日战场
夫妻两人在常熟汽车站见了最后一面
分别时,他突然跑上来从背后抱住了她
流着泪道别:
“阿妹,我会回来的。”
然而,苦等的张淑英
七年后才得知爱人的死讯
她查遍所有史料
从只言片语中拼凑思念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脚下是国土,身后是同胞
侵略者“黑云压城”
英烈们唯有前仆后继、万死不辞
一个不会写字的老婆婆说:
“不赢官司,誓不罢休!”
夏淑琴婆婆的噩梦
发生在南京沦陷的第一天
2020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参加公祭仪式。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日军进攻南京前
夏家共有九口人
一家人租住在城南新路口5号的一个房子里
12月13日上午
一队日本兵约30人闯入家中
8岁的夏淑琴
被日本兵用刺刀在背后刺了三刀
昏死过去
醒来时
身边只留下一地的尸体
侥幸存活的夏淑琴和妹妹
与亲人的尸体一同生活了14天
才被人从死人堆里“捡”出来
死里逃生的夏淑琴
也成为那段悲惨历史
最有力的见证人
2006年8月23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在新闻发布会上激动万分。当日,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在南京诉日本右翼侵犯名誉权案,南京市玄武区法院作出判决,原告夏淑琴胜诉。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摄
1994年
65岁的夏淑琴踏上日本国土
成为战后第一个
赴日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
一个不会写字的老婆婆
勇敢地向日本民众展示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铁证
尽管每一次讲述的过程
都等同于将她内心的伤疤
无情地掀开
老人总是会哭泣:
“就在一个上午
一下子就没了七口人啊。”
尽管铁证如山
但仍有日本右翼公然抹黑
说夏淑琴是“假证人”
“不赢官司,誓不罢休!”
没有读过一天书的夏淑琴
选择站出来
捍卫自己的名誉权
更要捍卫历史真相!
2006年8月23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左)在法庭作陈述。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摄
从2000年到2007年
夏淑琴先后在中国法院和日本法院
与日本右翼斗争
两次告赢了日本右翼
不仅给少数人企图否认史实的行径以有力回击
也开辟了从法律层面上维护史实的路径
2006年6月30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前排右四)在日本东京与支持者手持“不许否定南京大屠杀”的横幅走向东京地方法院。新华社记者 吴谷丰 摄
如今的夏淑琴已年过九旬
却仍然在为此尽自己的一份力
她说:
“既然我活了下来,
我就要为30万遇难同胞说句公道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历尽万难
这位老人,要用公道告慰亡魂
让真相昭示明天
84年了
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
登记在册的在世的幸存者仅剩61人
我们记录下部分幸存者的名字和肖像
为史存证
第一排从左至右:孙富祥(已故)、管光镜(已故)、祝四孜(已故)、刘庭玉(已故)、陈玉兰(已故)、马秀英(已故)、濮业良(99岁)、马继武(已故)、李素芬(已故)、易翠兰(已故);
第二排从左至右:李素云(已故)、王义隆(98岁)、王长发(98岁)、蒋淑萍(已故)、薛玉娟(97岁)、吕金宝(已故)、巫吉英(97岁)、胡信佳(已故)、陈广顺(已故)、谢桂英(97岁);
第三排从左至右:黄桂兰(97岁)、岑洪桂(97岁)、顾秀兰(已故)、沈淑静(已故)、黄卓珍(已故)、赵金华(已故)、陈桂香(96岁)、徐家庆(已故)、李高山(已故)、杨翠英(已故);
第四排从左至右:黄刘氏(已故)、关舜华(96岁)、王秀英(已故)、陈文英(已故)、周智林(96岁)、蔡丽华(已故)、魏桂如(95岁)、易兰英(95岁)、张秀红(已故)、石秀英(95岁);
第五排从左至右:王福义(已故)、李美兰(94岁)、葛道荣(94岁)、马淑勤(已故)、马月华(已故)、李长富(94岁)、林玉红(已故)、余昌祥(94岁)、张福智(已故)、金茂芝(已故);
第六排从左至右:常志强(93岁)、郑锦阳(93岁)、万秀英(已故)、艾义英(93岁)、向远松(93岁)、朱惟平(已故)、经智珍(93岁)、朱秀英(已故)、沈桂英(已故)、贺孝和(已故);
第七排从左至右:陈素华(已故)、夏淑琴(92岁)、杨静秋(92岁)、张惠霞(92岁)、周湘萍(92岁)、张兰英(已故)、蒋树珍(92岁)、仇秀英(已故)、徐德明(91岁)、刘贵祥(91岁);
第八排从左至右:马承年(已故)、王翠英(已故)、姚秀英(已故)、王津(90岁)、熊淑兰(90岁)、刘素珍(90岁)、潘巧英(90岁)、郭秀兰(89岁)、祝再强(89岁)、陈德寿(89岁);
第九排从左至右:王子华(89岁)、程福保(88岁)、伍秀英(88岁)、路洪才(88岁)、阮秀英(88岁)、高如琴(87岁)、马庭禄(87岁)、佘子清(已故)、袁桂龙(87岁)、岑洪兰(87岁);
第十排从左至右:刘民生(87岁)、方素霞(87岁)、唐复龙(86岁)、刘兴铭(已故)、王素明(86岁)、程文英(85岁)、马庭宝(85岁)、陶承义(85岁)、傅兆增(已故)、阮定东(84岁)。
在这场人间浩劫里
几乎每12秒就有一名同胞遇难
美国人约翰·马吉冒着生命危险
秘密地将日军暴行拍摄下来
这也是目前为止发现的
有关南京大屠杀唯一的动态影像
你若不忘
他们便"活着"
以国之名
悼我同胞
编辑:张宇丹、陶铮
核校:老编小明哥
来源:综合整理自新华社、现代快报、北京青年报、@南京发布、@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交警、江苏共青团、交汇点新闻、钧正平工作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