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

深圳工务署

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深圳这栋大楼让人安全感爆棚!

2021-12-23 20:39 来源:深圳工务署

人工智能朗读:

生活在一个治安很好的地方

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有人这样说

然而,平安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而是因为

有一群人一直在默默守护

当然

有他们的默默守护还不够

为进一步提高深圳市公安机关的

治安防控、应急处突能力

显著提升公共安全保障水平

在大湾区与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下

深圳市率先启动公安系统第一个

定位“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第三代”指挥中心建设

不过

厉害的可不仅仅是项目本身

这个项目的建造模式

同样是满满的黑科技

以深圳公安“第三代”指挥中心

为代表的智慧建造模式

为深圳市建筑行业乃至全国建筑行业

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

BIM+智慧工地落地方案

今天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这个项目是如何实现智慧建造的吧~

深圳公安“第三代”指挥中心项目位于深圳市罗湖区解放路4018号,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52.4米,地上为34米大跨度钢结构,是一个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新一代公安指挥系统

然而,在建设工程中

项目利用市公安局大院内西北角用地进行建设

面临了一系列施工难点

01

基坑深度大,建筑密集区环境复杂

项目深基坑达20米,周边建筑密集,多为天然地基浅基础,基坑安全风险大。

02

场地狭小,土方外运和材料设备堆放困难

项目身处建筑密集区,仅有一个出入口,导致无法形成环形道路,严重影响土方外运。

03

旧建拆除、管线拆改和新旧建筑接驳困难

项目涉及拆除部分既有附楼地下室车库,又有大量管线迁改工作,给工程前期施工带来极大困难;项目建成后需与附楼进行连接,防水施工工艺复杂。

04

多标段、多专业穿插施工,管理难度大

主体建筑与信息化标段将交叉施工,且参建单位众多,穿插施工管理难度大。

市建筑工务署牵头EPC总承包

全过程工程咨询等参建单位

BIM技术为抓手

精准应对项目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来看看具体是怎么解决这些困难的吧~

建筑未来,创新引领

项目制定了“确定目标、配置资源、制定标准、规划流程、宣贯制度、实施应用”六步走的BIM实施路径。

项目前期即树立了BIM正向设计、设计施工一体化、全员应用、数字资产移交的目标,达到领导班子懂战略,技术人员懂实操,现场人员会查看。

内部培训

外部交流

各单位管理人员打破组织壁垒,实行事项小组模式,建立学习型组织。

事项小组组织架构

同时采用市建筑工务署工程管理平台深圳市智慧建造平台满足监管、应用、协同需求,并编制项目级BIM管理策划及实施导则

智慧建造监管平台

工程管理平台

正向设计,信息互通

设计阶段采用以模型为主导的正向BIM应用模式,建立模型样板,先建模,后出图

过程中,利用BIM模型与专业软件进行物理环境分析、消防疏散分析等,提升方案质量,共解决设计问题599项,最终基于BIM模型施工图出图。

设计施工,完美传承

EPC模式下专业分包提前招采并介入设计过程,在设计阶段同步开展钢结构与机电专业深化设计,设计模型完美传承到施工阶段。

在初步设计阶段,钢结构专业深化团队率先开展钢结构深化工作,为现场构件随到随吊,一周一层快速建造提供先决条件。

钢结构快速建造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机电专业深化设计团队入驻设计院同步开展机电深化工作,消除DN50以上管线碰撞问题,提升设计质量并节省后期施工深化时间30天,综合管廊净高总体提升10%。

在施工阶段,深化团队陆续完成了屋面机房、消防泵房、制冷机房及支吊架等多项深化设计。

在钢结构加工环节,项目钢结构由国内首条智能制造生产线加工制作,下料、加工、运输、安装全程使用BIM跟踪。

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线

制冷机房采用“BIM深化+工厂整体预制水泵泵组一体成型吊装就位+分段式管段现场拼装组合”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将大量原需在现场焊接拼装的工作转移到工厂,直接整体运送到现场快速安装完成,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预制装配机房

信息助力,优化决策

项目团队在每个施工阶段进行BIM场布预判、动态调整,解决各专业材料堆放、周转运输问题。

对复杂方案进行基于BIM的施工模拟。

在工程管理平台上传工况进度模型,结合航拍照片进行高角度对比。

使用三维模型进行钢桁架节点施工复杂工序的交底。

通过BIM虚拟样板克服现场场地狭小问题,制作BIM施工工艺图集,将BIM虚拟样板引入VR设备,实现可视化样板引路。

现场人员采用手机APP对质量安全问题进行排查闭合。

项目应用基于智慧建造APP的大数据平台,现场设置大屏循环播放显示问题及整改情况,起到督促整改的作用。

现场各楼层均张贴BIM模型展板,方便现场人员快速定位,了解该层功能分区与工作任务。

数据分析,科学预防

项目引入INSAR深基坑安全监测、智能安全帽、单兵对讲机、AI视频监控、TSP喷淋联动系统等各类智能化设备多达14项。

耕耘三载,硕果累累

在市建筑工务署三年辛苦耕耘下,深圳公安“第三代”指挥中心项目获得多项国家级、省市级奖项,其中包含第九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施工组一等奖、设计组二等奖、第十届与第十一届“创新杯”二等成果、首届工程建设行业BIM大赛综合应用一等奖等奖项,获得“工程项目信息模型认证”白金级。

获奖证书

承办了深圳市2019年“智慧建造”主题观摩,被国家住建部、广东省住建厅列为安全应急演练试点项目,获得深圳市住建局与深圳市工务署BIM与智慧工地专项表扬信。

市建筑工务署在“第三代”指挥中心项目的成功实践,探索出EPC模式下BIM正向设计与专业分包深化前置结合是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启了建筑行业新一轮科技变革,深圳公安“第三代”指挥中心项目紧抓历史机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工程建造深度融合,以绿色化为建造目标、工业化为产业路径、智能化为技术支撑,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实现了建造方式从粗放式、碎片化向精细化、集成化的“智慧建造”创造性转换。

END

资料来源: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工程管理中心

编辑:肖思格

复核:李森

审核:刘戈

本文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精选

湾区之眼!深圳又一重磅文化地标落户前海!

大型“乐高”搭建现场!深圳首个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竟是这样建造的

美到舍不得公开的图书馆!总有一种椅子能让你舒服阅读

打通“生命通道”!这家医院升级改造大礼包来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