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

深圳财政

福田财政打造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先行范例

2021-12-27 20:57 来源:深圳财政

人工智能朗读:

“一体两翼”“四轮驱动”

福田财政打造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先行范例

写在前面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也是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的坚强后盾。福田财政始终坚持以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为“一体”,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与规范化为“两翼”,政府物业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执法执勤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在建工程四大领域专项改革为“四轮”,主动亮出家底,不断厘清家底,积极管好家底,持续给力经济特区中心城区国有资产管理高质量发展。

福田财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创新情况被《南方日报》及其新闻客户端深入报道,被“新华网”、《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媒体多次转载宣传,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成为展示福田区改革工作的一面窗口。

图:《南方日报》深入报道福田财政的相关改革创新情况

“一体两翼”提升先行示范区资产管理“标尺线”

“一体”是指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工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盘”。福田财政率先出台了全市首个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年度报告工作指引,牵头完成了该区国有资产综合报告和企业、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专项报告,并编制了多份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报告,实现福田发展史上多项“零的突破”。

“两翼”是指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与规范化两项工作。对于信息化方面,福田财政夯实信息化基础,着手建立资产处置台账,编制标准化办事指南,实行资产处置清单式管理,审批效率提升80%。完善信息化系统,福田财政开展系统数据更改权限及流程改革,最大限度堵塞管理风险漏洞。创新性出台全国首个县区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监督评价体系,通过系统自动分析评分,以“一网通办”为原则,最大程度确保绩效监督评价的客观性。对于规范化方面,福田财政不断完善“前端”政策设计,形成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牵头拟定并出台25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多份文件填补政策监管空白。福田财政兼顾激励约束与奖励惩罚,优化“后端”结果运用,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专项检查改革。选取13家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专项检查,覆盖该区81.87%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以点带面加强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四轮驱动”跑出资产管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福田财政在政府物业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执法执勤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在建工程四大领域开展专项改革,以“四轮驱动”给力经济特区中心城区国有资产管理高质量发展。

福田财政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政府物业资产证券化改革研究,形成详实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前瞻性、常态化做好证券化项目储备工作。将福田区行政事业单位开办的28家企业纳入区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试点,率先清理行政事业单位开办企业,对深圳破解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鲜活的基层样本。率先完成执法执勤、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编制数据核实,涉及169家单位名下594台车辆的复杂历史数据,完成率100%居全市第一。深入开展已使用在建工程转固专项整治,统筹结转近千个在建工程历史项目,涉及金额超两百亿元,整治进度领跑全市各区。

“以民为本”聚焦基本公共服务打赢民生保障“主战场”

根据福田区2020年度国有资产报告公开数据披露,截至2020年12月31日,该区国有资产总额792.67亿元,比2019年600.82亿元同比增长31.93%。国有资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福田财政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大力推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蝶变升级,用心用情用力,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过去一年,福田财政推动建成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2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6840座,建成幼儿园11所,新增幼儿园学位2430座;助力全省首家中医肿瘤医学中心落户福田,区属医疗卫生机构最大核酸检测能力达到2.7万份/日;促成全国首创在污水处理厂上方建成以足球为主题的海滨生态体育公园,活用闲置资源,满足居民运动需求;总投资约15亿元,完成5个保障房项目购置,推进7个保障房项目建设,推出产业人才住房约700套,提供公租房1950套,提供重点产业人才社会存量住房补租1500套。

随着一座座学校、医院、保障住房拔地而起,福田财政正发挥首善之区先行示范精神,加大国有资产对民生保障的强力支撑作用,全力打造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民生幸福标杆。

图:福田区全国首创在污水处理厂上建设海滨生态体育公园

END

来源:福田区财政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