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坪山: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2022-01-24 14:17 来源:坪山发布
人工智能朗读: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东江纵队纪念馆二楼,党员代表面向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近日,前来深圳市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
2021年
坪山区按照深圳市委党史学习教育
“1+11+N”总体工作思路
纵深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作为重大政治任务
各项工作掀起了新热潮
取得了新成效
挖掘红色资源
赓续革命精神血脉
东江纵队史迹展厅、烈士名碑
前进报社旧址……
位于坪山区东纵路230号的
东江纵队纪念馆
展厅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拥有史料900余件
累计接待观展人数近百万
是深圳最著名的红色地标之一
坪山是东江纵队的策源地,也是司令员曾生的家乡。1995年11月,曾生逝世,东纵老战士提议修建东江纵队纪念馆。2000年12月,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建成开馆,成为广东省最早建成的东纵主题纪念馆。2021年3月,东江纵队纪念馆迎来了整体修缮后的重新开放。
为了更好地活化红色资源,东江纵队纪念馆充分运用图片、油画以及复原场景等互动方式,全方位地展示了东江纵队诞生与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尤其是运用多媒体互动形式艺术化还原了“百姓慰劳东纵战士”“铜锣径伏击战”“与盟军情报合作”三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场景,带给观者沉浸式体验。
近年来
坪山区以东江纵队纪念馆为重要平台
发挥红色资源宣传教育、公共服务
红色旅游等方面的多重功能
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名片的重要平台
同时构建起以东江纵队纪念馆为核心
水源世居、曾生故居等
为分支点的“串珠成链”的
全域红色资源新格局
2021年5月,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水源世居”正式对外开放。修缮后的“东江纵队纪念馆•水源世居”被列为深圳市第三批党史教育基地,坪山再添红色文化新坐标 。
“水源世居”是东江纵队的历史中一个重要坐标。在1942年的“文化名人大营救”行动中,坐落于坪山区田心水祖坑村的田心情报交通站“水源世居”承担着人员中转、休整、补给等重要任务,茅盾、邹韬奋等多位民主爱国人士、文化名人经这里顺利到达大后方。
坪山发挥生动教材作用,举办丁聪《东江百日杂忆》组画暨专题美术作品展,重温文化名人大营救历史,首创推出《赓续前行》东纵人文微纪录片(6集),用东纵后人和创新创业者对话方式,联接红色文化和特区精神,讲述向史而新的故事,深受业界好评。获2021年“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优秀专题和作品、2021年第5期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优秀作品双月赛二等奖,全网累积播放量破2000万。
多位到访过坪山的党建专家
都提到一个印象
坪山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有声有色
精准对接需求
解决“急难愁盼”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
坪山区把学习党史
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精准对接民生需求
让惠民政策真正走进群众心里
为解决社区居民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难的民生“痛点”,坪山区创新打造了深圳首家“社区亲子互助中心”,每位家长通过提供“轮流照护服务”获得“免费托育权益”,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搭台、家长主导、群众互助、专业支持”的普惠婴幼儿照护服务新模式。此案例作为全市5个典型案例之一上报省委党史学习教育小组。
为打造“品质体育,活力坪山”,室外智能健身设施在坪山中心公园落脚,前来体验的市民纷纷点赞:这是为民办实事!
伴随着社会发展
如何及时满足群众
日益多元化的诉求
是基层治理的一大难点
面对这一难题
坪山区整合了原来151个“小而散”的
民生受理渠道
汇总了各渠道、系统的事件分级分类标准
形成了四级1285类的
“一网统管”职责清单
以此为基础
打造了坪山区民生诉求统一处理平台
为实现基层治理“一网统管”和党群服务“一站通办”有机融合,坪山区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全面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民生诉求系统”改革,目前已形成民生诉求系统在全区23个社区的“全覆盖”。
民生诉求系统上线
实现了一张表单统情况
一个系统分事件
一套标准抓落实
不仅减轻基层负担
也提升了服务效率
借助民生诉求系统,在时限压缩至原来的1/3至1/20的情况下,按期办结率高达99.98%,近一半事件一天办结,受理告知率和办理告知率长期保持100%,各项考核均名列全市前茅,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2021年11月5日举行的2021年深圳市坪山区招商大会上,“@坪山——企业版民生诉求系统”正式上线。该平台不仅解决了过去企业诉求收集渠道五花八门、政企多头对接的问题,实现了“一平台”响应,第一时间处理,更标志着坪山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迈入企业有诉求,政府“必响应”“立响应”的新阶段。
一件件民生实事不断落实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实实在在提升
坪山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为抓手
真正把党史学习教育
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务实举措
高位谋划
高质量推进纵深发展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
坪山区不断整合宣传力量、
拓宽宣传阵地、丰富宣传内容
“线上+线下”齐发力
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各级党委(党组)结合实际制定专题学习计划,将理论集中学、红色教育学、现场感悟学、项目带动学结合起来,依托“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生活,学好用好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四本指定教材,积极开展读书班、专题辅导、交流研讨等活动,累计组织召开专题培训550班次、专题研讨468场次、专题党课1003场次,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全区上下积极宣传
党史学习教育进展成效
形成“一浪接着一浪、
一浪高过一浪”的宣传声势
着力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
参与“热度”
开设“党史学悟”等专栏专题,推出“红色印记·看见坪山”活动等融媒宣传精品10余个,在“坪山发布”微信平台发出主题推文百余篇,阅读量破百万。组织开展“循着红色记忆看深圳”之“赓续前行 创新坪山”系列采访活动,一年来在各媒体刊发相关新闻3600余条,全网传播量约4000万。
“四史”学习教育主题书展、大型舞蹈MV《唱支山歌给党听》、“学百年党史·建创新坪山”主题征文、“红色印记·看见坪山”融媒体验活动……通过形式丰富的主题活动以及富有坪山特色的文艺作品,坪山区用喜闻乐见的方式点燃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习党史的热情。
取得这一阶段性成效
离不开区委年初的统一谋划
一开始
坪山区就坚持高位谋划
区领导亲自部署具体工作
做好实施方案制定
科学统筹推进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研究如何推动相关工作,最终形成了“六个一”工作法。即:高质量出台1套专项工作方案,汇编形成1份《党史学习教育应知应会》手册,每周书面调度1次进展情况,每周选择1个党(工)委开展专题调研和指导督导,每周编发1批信息简报,每半月召开1次办公室工作例会,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除了规定动作,坪山区突出特色,在用好红色资源、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推进全区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发展。”坪山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
统筹策划:平轩文
内容来源:《南方》杂志
编辑:林一瑛
责任编辑:孙亚菲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