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方法论 | 王怀玉:笔尖下成长的省名班主任
2022-01-25 15:32 来源:南方教育时报
人工智能朗读:

班主任方法论
“如果你想当一个优秀的老师,就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和家长,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你有更多的机会,同时肩负更多责任。”大多数人认为班主任工作琐碎繁杂,但王怀玉对班主任岗位的理解更加深刻。在她的眼里,做班主任是实现教师职业价值最快、最有效的途径。
2005年,已经在湖北省一所学校任职副校长的王怀玉通过人才引进来到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实验学校任教。16年来,她凭着一腔热情和用心耕耘,一路从南山区优秀班主任成长为深圳市、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尽管目前仍有改不完的作业和约访不完的家长,但王怀玉对这些日常工作早已得心应手,锤炼出独特的带班智慧和理念,并成长为全国知名科研型班主任。
“生活是琐碎的,人也是容易懈怠的,但是善于把自己感性的做法和认识及时记录下来,在学习梳理的过程中形成一篇篇能引起同行共鸣、被编辑认可的文章乃至于著作,这个过程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谈到个人经验时,王怀玉眼中始终有光。作为未经大赛历练的普通班主任,王怀玉通过不断写作和发表,收获了自己在班主任成长道路上的累累硕果: 近10年来发表德育论文5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4本。很多发表的文章和著作的素材来自她2008开通的个人博客——记录了1800多篇、200多万字的教育和生活随笔。王怀玉认为,正是多年来在实践的同时坚持写作、记录,才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让自己的教育成果得到社会认可。因此,她要求工作室成员每年至少写1—2篇德育小论文。“即使不一定达到能发表的水准,也要培养写作的意识。”
“班主任队伍培养既要重视保护年轻人向上的积极性,又要给他们‘拐杖’,给他们真实有效的帮助。”在挑选工作室成员时,她很注重老师是否有教育热情和主动学习意识,这是成为一个优秀班主任的基础。同时,她秉承“基于常规又超越常规”的工作室定位,始终把“科研引领”作为工作室建设的核心抓手,要求工作室成员围绕阶段性研究的侧重点,形成听、说、读、写、做的思维意识,然后运用到班主任工作中。在王怀玉的带领下,工作室先后走出了7名南山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和2名深圳市工作室主持人,被誉为“名班主任主持人军团”。
PART.
01
优秀的班主任都要过“写作关”
南方教育时报:您1991年开始任教,2005年通过人才引进来到深圳南山,班主任工作一共做了24年,为什么可以坚持这么久?
王怀玉:我2005年来到南山,深知过去的工作经历中所谓的荣誉只是“敲门砖”,面对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唯有学习。正是这种内在的学习动力激励着我以自己所带的班级作为“试验田”,“精耕班级”,勤于积累,将日常做法变成了一个个教育故事;“寻求同盟”,主动参加各类学术研讨活动学习交流,提升自己。我不知不觉中走上了一条班主任专业发展之路,让自己在面对日常琐碎纷繁的班级事务时多了从容和平和,更多了职业幸福感。
此外,如果想做一名优秀的老师,就需要深入地了解学生和家长,班主任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老师有更多的机会走近学生和家长。做班主任是实现教师职业价值最快、最有效的途径。
南方教育时报:您作为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和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两者的差别主要在哪里?
王怀玉: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辐射面。省名工作室意味着有机会对接更多与深圳本土不同的省内其它地域,要研究更具有普适性的班主任工作管理办法,去引导普通学校、偏远学校,而不仅局限于区域性的品牌特色。
南方教育时报:有哪些具体的经验可以传授?
王怀玉:作为一名草根型班主任,我在个人成长方面的心得就是要善于融入各级各类学习共同体。2015年之前,我参加的大多数是民间自发的线上会议,后来参加广东省德育论坛、华中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或其它专业学术研讨活动,不断汲取理论和实践智慧。我认为,非赛事出身的班主任可以通过基于班级观察的自我学习、思考和积累,将自己的经验转化为可视化的文字,并参加各类专业学术团队研修活动,提升个人专业水平的同时也提升了个人专业影响力。在未来班主任专业发展上,所有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都要过“写作关”。
PART.
02
每个老师都应是半个“班主任”
南方教育时报:作为一名资深班主任,您在班级建设上最注重哪些方面?
王怀玉:作为班主任,首要工作肯定是把班带好,我的工作室建设也是以班级发展为核心,以班级常规工作为出发点。在班主任工作上,我主要抓三个点,第一是班级要有和学校常规工作相融合的品牌特色活动;第二是班级建设要和本人的学科教学相结合;第三是班级建设要符合学生年龄段特色,要重视其规律性和科学性。比如我教授语文学科,在班上做了“博物启蒙”的校本课程,从教育者和语文老师的角度让学生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总结来说,就是立足班级特点,在自己教育教学能力有所提升的情况下,从学校常规、学科教学和班级特色三方面树立一个综合融通、共生发展的意识。
南方教育时报:您认为应如何评价一位班主任的工作成效?
王怀玉:首先,一个好的班级一定是秩序感强的,包括内在的心理秩序和外在的行为秩序。其次,这个班级应是温暖的,我很看重班上学生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班主任也应是温暖的、忍耐的,学生的品德品性才能好。再次,作为新时代的深圳班主任,要注意对孩子情绪能力方面的培养,这也是“双减”之下我们要引导家长重视的,要注意孩子的审美、生活、情绪和生活习惯等,让他们能够以享受的心态做一个丰富的人。我认为评价一个班主任的工作最好要有一些走访和跟踪,重视过程性,呈现班级发展史和班主任个人成长史。
南方教育时报:个别年轻老师刚工作时会被班主任的琐碎工作消耗掉大量教育热情,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王怀玉:其实只要选择了做教师,就应该有教育学生的教育力,哪怕你不愿意做这些琐事,也要有班主任意识,要有教育眼光和教育情怀。换言之,每个老师都应该把自己定位为半个班主任,做到学科育人。如果整个教师队伍齐心合力、齐抓共管,班主任的工作也会轻松很多。
解 惑
Q
我作为新手班主任,在处理工作与私人生活上存在很多困惑,如与家长的沟通经常需要24小时在线,您认为该如何处理这样的矛盾?
A: 从某种程度上说,班主任确实将大量精力耗在了“一地鸡毛”上。只有你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强了,口碑好了,家长才会认可你,甚至包容你的不完美。我们要提高我们的学习力,这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幸福人生。其次,班主任要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规划,并贯彻到班级管理规范中,与家长提前做好沟通。
Q
我是一名有5 年教龄的班主任,很难决定是走学科成长路径还是班主任发展道路,怎么知道自己更适合哪一条专业道路?
A: 如果你教一个学科,5年内都没有被推出来赛过一次课,大致能够说明你的学科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了。其次看自我价值定位,名师可能更容易“出线”,但上好一堂课并不意味着培养了一个好学生,做班主任也意味着更多的投入和付出,需要的时间更久。所以做班主任一定不能是功利的,需要更多的情怀和意志力。
记者 | 钟昕 刘丽
编辑 | 吴淼鑫
新媒体编辑 | 黄秋碧
每天更新教育资讯
了解更多教育相关话题
-扫码下载深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