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思 | 在平凡的工作中努力书写非凡
2022-02-15 15:39 来源:南方教育时报
行 思
阳光肆意横行,深圳的冬天向来没有衰朽枯索的气息。然而当校园里的火焰木又一次用高擎的火炬照亮青春的面庞,操场旁清逸的桂花再一次用袭袭花香辉映馥郁的书香,我们才忽然发现,原来时间又在它的历程上跑完了一整年。
每天按部就班地忙碌,日子倒也过得飞快,不变的是每天早晨的躬身三问:“今天第几节”“明天讲什么”“作业谁没交”。当然,偶尔也会在堆积如“掩体”般的作业中抬起头来,看一看身边朝夕相处的同事。他们也都各自忙碌着,上课慷慨激昂,下课班级奔忙,在办公室里时常就一篇文章的解读、一个概念的辨析或是一道题的解法,讨论不休……
生活时常需要一个审视的距离。翻看一年来的教案、听课本、阅卷小结、会议记录以及各类需要提交的心得体会,不禁自问:我们正在做的这份工作,平凡吗?很平凡。不凡吗?其实也挺不凡。
说平凡,那是自然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也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既然做的是树人的工作,就必然需要教书不慕高天,育人不离日常。如果说一个人的成长是一段枝干不断长粗、长实,枝条不断舒展的过程,那么我们所做的工作,其实就是琐碎本身、累土本身、毫末本身。近几年来,名校毕业生到深圳基础教育任教的新闻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争论是否造成人才浪费的同时,人们也把“深圳教师高薪”的话题送上了热搜。与此同时,一篇题为《我在深圳当老师:年薪30万,工作796,差点抑郁》的公众号文章,阅读量轻松达到10万+。事实上,对于与教育有关的话题,人们往往只看到烟,不曾见到火,唯有身处其中,才能体会教师这份职业的光荣与梦想、理想与现实。
资历相近的同事们有时也会向我表达生活的疲惫和内心的苦闷,然而我越来越觉得: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不会有失望;只有明晰职业定位,才能庄严自己。平凡本是人生的常态,如果时时处处非要纠结出个意义来,反而没有意义了。我们所做的无非是尽力备课、尽心育人,简单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用心做,不断用心、不断用力,便也无愧这职业、无愧这一生了。
说不凡,确实也挺不凡的。翻翻教师节当天,老师们晒学生送的漫画和小卡片的朋友圈就知道了。孩子们的世界那么纯粹,老师们的快乐那么简单!我们捧出的只是一颗真心,收到的却是无数颗真情自然流露、热情洋溢的美丽心灵!人人生而不完美,但作为老师,我竟然有幸能用自己绵薄的力量去影响其他人,并且在这个过程之中,自己的收获往往更大,这是怎样的幸运和幸福?
作为语文老师,我对生活中出现的语言现象非常关注,并且常持警惕态度。“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废话文学”“套板印象”……都曾是我们讨论的话题。我把被广泛误用的成语挑出来向学生解释,也把不规范的应用文格式拍下来让学生修改,还有那些各种各样的病句也都是我拿来吐槽的素材。有一次作文课上,我说作文的语言力求清晰简明,尽量多一些本色的东西,少一些浮华和不知所云,然后明确表达了我对“星河滚烫,你是人间理想”这句网络流行句子的厌恶。没想到周末我就收到了学生洋洋洒洒、有理有据的反驳。后来我把这位学生的意见发到了朋友圈,又引来了两位毕业生的回应。再后来,更多的人加入了讨论。很多话题未必非要争出一个对错高下来,但我坚信讨论过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作为老师,我们并非全知全能,对于很多问题也未必能给出一个权威的答案。但我们可以设置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多的场合让学生去思考和争鸣,让表达在阐述观点的过程中不断被训练,让思想在观点碰撞的过程中不断被擦亮。就是在这样的瞬间,在这再平凡不过的瞬间里,我感受到了这份职业的不凡。
媒体整理的2021年年度热词里,十个汉语热词中就有两个与教育相关。关于教育这一话题的讨论是说不尽、也说不完的。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个别地区和学校又出现了全新的“卷”的形式,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握一把种子,生命躁动掌中”,愿我们都能怀着真诚笃定的敬意,运用智慧,陪伴好每一个生命。
樊北溟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教师)
编辑 | 吴淼鑫
新媒体编辑 | 黄秋碧
每天更新教育资讯
了解更多教育相关话题
-扫码下载深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