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洱
■ 深圳特区报2019年11月07日讯 记者 韩文嘉
自问世以来就在文学界成为现象级作品,更因刚刚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而引发广泛关注,李洱携长篇小说《应物兄》亮相深圳读书月,同样掀起文学热潮。
日前,知名作家李洱在罗湖书城出席了该书的读者分享会,并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他表示,西方的写作方式并不能完全反映中国的现实,他在《应物兄》的写作中试图去承继中国哲学、中国文学的传统,希望以此为当代写作探索新的可能性。
A
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能量书写中国
“应物兄”,一个似真似假的名字,一个虚构的高校教授,串起了30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与精神轨迹,是近年来罕有的对知识分子群体的书写。而这部创作历时13年、总计近90万字的小说更被称之为“百科全书式”小说,以其独特的美学风貌与叙事方式而颇具辨识度。
李洱说,《应物兄》与他此前的创作有很大不同,在艺术探索上最重要的不同就是借鉴了传统经籍如《论语》《国语》的写法,正如许多评论者所说的“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例如各篇章小标题直接采用正文最前面的几个字,这是来自《论语》的做法,而用谈话来推进故事的写法,也是受到《论语》《国语》的影响。
“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作家受到西方的影响非常大,但我们的文学传统有很多有效的手段,这是我们不应该放弃的。”李洱告诉记者:“负责任的作家就会发现,单纯用西方作家的方式,我们无法去面对中国现实,于是我会尝试发现《金瓶梅》《红楼梦》的传统,当然跟它们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但这显示了当代写作的一个可能性,一种向传统借鉴、汲取又进行转化的努力和探索。”
李洱说,他希望在创作中去承继中国哲学“万物兴焉”的传统,这是一个天、地、人构成的复杂结构。事实上,在中国新文学运动中,周作人等大力提倡“人的文学”,而在随后的中国文学作品中,“人”放到最大,而“天”“地”都没有了,当然也有对中国土地的书写,但它就是一个故事发生的场所,而不是去建构一个“天、地、人”合一的多维活动空间。“我认为,当代作家应该把‘天地’重新引入文本,《应物兄》做了这样的尝试。”
B
在作品中探讨“言、知、行”关系
“应物”的概念来自于中国哲学,在书中,其化身为“应物兄”成为主角,也让“虚己应物”“应物变化”的哲思重新回归公众视野。李洱认为,他通过“应物兄”这个人物,希望去探讨人们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正如‘应物兄’,作为这个时代的一名知识分子,植根于传统文化、也受到西方影响的学者,他一直在应对这个世界,世界发生的各种变化也对他构成了挤压。我们可以想想,从孔子开始,其实知识分子大多都是这样过来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也是儒学的魅力。”
在《应物兄》中,李洱用密集的对话与心理叙述建构起了一个知识分子的世界。他表示,这个书的主题也是探讨“言、知、行”之间的关系,中国人关于“言、知、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有许多的谈论,但能做到三者统一的非常少。因此,他也在书中试图探讨三者的关系,在这种探讨中,他在语言运用中会有克制,也会出现放肆的时候。
时代与创作的关系,是一名作家绕不过的话题。李洱说,长篇小说作家写作最大的困难就是找到作品的“整体性”,这是作家给读者的一个承诺,给读者进来参与对话。在这个飞快变化、新旧文化正在更迭的时代,要让小说有整体性对小说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由于创作耗时长久,李洱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了不少创作的趣事。《应物兄》小说围绕“济州大学”创办儒学研究院而展开,在李洱的创作初期,当时还没有大学有这种做法,纯粹是一个虚构的现象,而在他写作的过程中,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学设立了儒学研究机构。“写之前带着点幻想小说的意思,写着写着变成现实小说,写完甚至变成历史小说。”李洱还回忆,他30多年前就写过人类出现了智能手机,自己的幻想变成现实,也常常是写作者意料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