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湘波
■ 深圳特区报2020年03月16日讯 记者 尹春芳
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很多艺术机构临时闭馆。尽管美术馆的门关了,但艺术活动却没有完全停摆,云直播、云讲座、云展览……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把大量艺术活动从传统的空间带到数字“云端”,让更多的观众与艺术相遇。
数字展生机,文化添活力。那么如何看待美术馆的“数字化”建设,未来“数字美术馆”的发展趋势如何?围绕这些问题,日前记者独家采访了著名艺术家、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在他看来,未来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云”上的艺术可能会更加精彩,甚至可能带来公共文化服务业态的变化。
以科技传递艺术之美
在疫情期间,各大美术馆和艺术机构都闭门谢客,共克时艰,原有的展览安排不得不调整,大量线下公共教育活动临时取消,许多文艺机构纷纷借助互联网技术,将作品和服务搬到网上,开辟出新的艺术空间。
一部手机、一台平板、一部电脑、一块屏幕就是一座美术馆。数字化美术馆在此次疫情期间对促进艺术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全国重点美术馆之一,疫情期间,关山月美术馆不遗余力在官方数字平台陆续推出多个重量级精彩展览,满足了市民足不出户看大展的愿望,得到了各方的大力“点赞”。
如今,市民打开关山月美术馆的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就会发现,每天都有精彩的内容呈现,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展览与活动信息,也以艺术的方式慰藉了人们的心灵。
对美术馆行业一直有着长期敏锐观察的陈湘波,面对疫情对行业的影响有自己的思考。他认为,以此次疫情闭馆为契机,要加快美术馆资源的梳理。“从前我们做展览也会推出数字展,但需求不像现在这么大。通过这次疫情,也让我们发现数字展无可替代的优势。”
在他看来,数字技术的运用可能会在很大程度改变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他举例说,比如这次我们居家办公,很多人通过视频会议在线办公,远程医疗、网课、云展览、云讲座等等方式也迅速得到普及。关山月美术馆推出的线上展就是为适应这个新形势做出的探索。
数字化建设并不仅仅是“面子”上的事,还能让美术馆收藏管理、展示与传播如虎添翼。陈湘波介绍说,从2000年左右,关山月美术馆就致力打造数字美术馆,最早是从画库的收藏系统和图书的管理系统开始的。后来关山月美术馆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数字平台建设,推出官方网站、微信微博平台以及虚拟展厅,令观众与美术作品近距离对话。
“跨界与融合”是关山月美术馆数字化建设的两个关键词。陈湘波认为,数字技术的运用与打通依赖5G技术,强大而易于操作的技术给数字美术馆提供技术的支撑;与此同时,展览的学术工作要做到深入、扎实。如此才能将展览的学术性与技术完美融合起来,实现跨界与融合。
他透露,在未来,关山月美术馆将有计划对藏品进行深度的数字化开发,并配合专家讲解和公共教育服务。“我们可以在线上先推出一些展览的重点作品,通过短视频,通过专家生动的讲解吸引观众,让他们产生观看的兴趣,进而来到美术馆,这样一来也方便推动公共教育的发展。”
严谨的学术夯实基础
线上办展览,展什么?怎么展?这也成为关山月美术馆关注的问题。
实践出真知。关山月美术馆从今年1月26日起就陆续通过美术馆公众号和订阅号,开设“在家看展”栏目,推出“时代繁花——馆藏关山月花鸟画特展”“文脉传薪——2019年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当下·新造境——关山月美术创作院作品展”等“在家看展”系列线上展览,以及“用画笔为武汉加油!”“加油武汉!加油中国!”“梅花香自苦寒来”等抗疫专题线上推送。
就在不久前,关山月美术馆又继续推出升级版的“在家看展”系列线上展览——“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馆藏深圳本土艺术家作品专题研究系列”之“探拓回响——黄希舜捐赠作品展”和“浮世绘心——庄锡龙捐赠作品展”,以专业的学术态度梳理了两位艺术家对深圳美术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陈湘波告诉记者,线上办展也非常考验美术馆对线下展览的转化,更考验其对网络、收藏、研究等资源的优化。“线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严谨的学术作为基础,同时也要符合线上展览的规律,怎样能够吸引大家来看?怎么突出网上观看的特色?界面体验如何符合在移动端、PC端看的模式?这都是我们不断思考和摸索的问题”。
数字美术馆带来办展新思路
事实上,关山月美术馆的数字化建设早在十几年前已经开始了。陈湘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0年开始,基于深圳科技发展的环境,关馆就看到数字化技术对美术馆公共文化事业的促进作用,一直致力于“美术馆数字化建设及管理”的系统建设。这些数字化技术的利用,提升了美术馆的管理水平。
近年来,关山月美术馆孜孜不倦,在数字化美术馆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和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联合全国众多美术馆、博物馆发起50场线上展览,为公众奉上云端“文化盛宴”,并授权人民网首发。其中关山月美术馆获“2019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优秀项目的《轻舟已过万重山——关山月与近代以来的江峡图景》以及关馆的学术品牌项目《青春心印——第六届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网上展览入选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联合人民网开展的第一批网上展览。
如今关山月美术馆的数字化成果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陈湘波表示:“这是深圳文化的发展和影响,是深圳文化工作者扎实付出的结果。此外,关山月美术馆还承担着数字美术博物馆建设项目,去年已经启动招标,这也是深圳打造智慧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陈湘波眼中,深圳发展数字技术未来可期。“深圳在科技条件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在数字展这块,深圳应该在全国作出表率。数字化建设背后的初衷,是为了让市民更好、更方便、更深入地观看和参与美术馆为市民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
那么数字化美术馆是否也为“后疫情时代”的美术馆策展和观众观看的方式产生影响?陈湘波的答案是肯定的。他认为,随着5G时代的到来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在“疫后再出发”阶段,可以利用AR、VR等技术,美术馆今后应该大力布局“云展览”,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展品。“此次疫情会推动5G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线上展览将与线下展览相结合,给观众带来更好的网上观展体验,也有望为策展、观展带来新的思路和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