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美食>重点推荐>

王多加:辛勤耕耘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王多加:辛勤耕耘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在深圳的近30年,王多加见证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投入和把关力度,希望今后市民可以吃得更好、更放心。

2018年,王多加(右一)在深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的“实验室开放日”为市民代表介绍实验室的检测工作。

2006年,王多加(右)和同事在坪山云坂枇杷果场对枇杷的品质进行抽样检查。

2018年,王多加为《深圳市场食用家禽产品图谱》做图谱时到家禽场进行实地考察。

深圳是一片非常肥沃的土壤,只要你愿意播种、努力耕耘,就一定会有收获。在近30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里,我见证了深圳农产品质量检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只能检个别项目到农产品、农业投入品所有项目的全覆盖。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但收获了一份挚爱一生的工作,更是为社会创造了一点微薄的价值,感恩深圳这座伟大的城市。

王多加

1963年10月出生于天津塘沽,生态学博士,高级农艺师。深圳市福田区第四届、第五届人大代表,深圳市第五届、第六届政协委员,曾任深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近30年来,一直从事与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检验检测和实验室管理工作,参与20多个农业相关标准的制定,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2篇,是《PR2000—A型农药残留速测仪》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的第三发明人。

口述时间

2019年5月28日下午

口述地点

深圳农业科技大厦

本期采写

深圳晚报记者周婉军

那时,我的一些大学同学早就来到了深圳,我们时常从他们的话语里听到对这座南方新兴城市的描绘: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自小在北方长大的我特别向往南方,此后更是一心想来深圳闯荡。

一心想来深圳

我出生于天津,3岁时随父母支边到了兰州。1980年高考后,我选择了离家近又非常出名的兰州大学化学系。此后的4年间,刻苦的学习生活与丰富多彩的社团和文体活动共同编织了我难忘的大学生活。

1984年本科毕业后,我顺利留校担任班主任,同时在兰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担任助理工程师一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88年,我考入了兰州大学化学系分析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化学研究方向继续深造。

那时,我的一些大学同学毕业后就来到了深圳,参与筹建深圳大学。我们时常从他们的话语里听到对这座南方新兴城市的描绘: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自小在北方长大的我特别向往南方,此后更是一心想来深圳闯荡。

孤身一人来深闯荡

1990年,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夕,我独自一人怀揣简历来深圳找工作。初到深圳,人生地不熟,我只能在电话通讯本上寻找化学化工之类的单位,然后一个个打电话,上门寻找工作机会。我在深圳找了两个月的工作,硬生生磨坏了一双皮鞋的鞋底,后来终于在深圳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分析测试室(以下简称分析测试室)找到了非常对口的工作。1991年毕业后,我就顺利地来到了深圳。

在来深圳之前,我已经在兰州大学待了11年,因为一直从事化学方面的科研工作,常常对工作的现实意义产生困惑。来到深圳之后,我开始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所以常常要深入田间地头抽取化肥、农药、土壤及蔬菜样品进行检测,所有的工作内容都与民生生活休戚相关,这使我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归属感与使命感。

尽管当时深圳各方面的基础设施都还未完善,生活条件也比我在兰州时差了一大截,但在深圳没有论资排辈,没有条条框框,只要愿意奋斗,就会有好的未来。所以我心中充满了希望与信心,浑身更是充满了干劲。

农药残留检测室通过从果蔬流通的源头齐抓共管,全面加强深圳批发市场的监管力度,使有毒果蔬无避风之港,进一步保证了深圳市的果蔬食用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始受到关注

2000年以前,只有工业产品经过检验合格才能流通到市场上,而农产品无需经过安全检测,直接就从田间地头上了市民的餐桌。我刚到深圳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分析测试室时,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对工业产品,比如化肥、农药等做相关的质量检测。

那时候,不少高残留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得非常频繁,每年都会有农药残留中毒的事件发生。1998年,我们曾在深圳随机选择了一家农贸市场,做了一次蔬菜农药残留情况的摸底调查,检测结果显示,不合格率竟将近50%,这对市民的健康安全构成了严峻的威胁。

为此,我当时专门写了一个“关于尽快在深圳市开展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建议”提案,被民建深圳市委会选作广东省政协民建界别的大会发言。

发现果蔬中农药残留问题之后,当时的深圳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非常重视,加大了对蔬菜主产区农药安全使用的管理力度,也提高了对果蔬农药残留监测的投入。此后,分析测试室的工作重心也逐渐从对工业产品质量检测转向了对农产品的安全质量监管和检测。

深圳率先在大型农批市场设立农药残留检测室

考虑到深圳是一个农产品输入型城市,95%的农产品来自外地,流通领域的源头必须把好关。于是在1999年底,当时的深圳市农业和渔业局投资200多万元,由我们分析测试室承办,在深圳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起了全国第一家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购置了气质联用检测仪、农药残留速测仪等一批检测设备。2000年1月1日,刚刚建成的布吉果菜农药残留检测室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领导带着我们十几个同事,从当日零点开始抽样检测,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深圳的农产品检测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

2001年,福田农批市场也建立了农药残留检测室。当时检测室实行三班倒制度,除了大年三十,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对农批市场内的果菜进行抽检,并对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及时进行销毁。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我们从深圳高职院和深圳大学招聘了一批即将毕业的学生。可能因为行业的关系,当时这批学生几乎都是女生。

农产品交易基本都是在午夜12点以后进行,每当人们进入梦乡时,我们带领着这群女孩们开始对进场交易的蔬菜连夜进行检测。我记得有好几次,有的商贩的果蔬被抽检出农药残留超标,为了逃避惩罚,这些商贩在夜色中掉头就跑,检测室的女孩子们骑上自行车就追,坚决不让这些农药残留超标的果蔬流入市场。

那时农批市场的环境不好,夏天又闷又热,还时常混合着烂菜烂果的味道,我们进行检测工作时,穿着厚厚的工作服,没一会儿就浑身大汗;而冬天则又湿又冷,有时冻得手都拿不住笔,但尽管工作环境恶劣,大家的工作热情都非常高。我们的付出赢得市民的高度评价,大家称呼我们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守护神”,福田农批市场的农药残留检测室还评上了广东省巾帼文明岗、深圳市三八红旗集体、广东省窗口之星等荣誉,这让我们非常感动,也更加明白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农药残留检测室通过从果蔬流通的源头齐抓共管,同时加强从农田到批发市场、超市和农贸市场全链条的监管力度,使不合格的果蔬无避风之港,进一步保证了深圳市的果蔬食用安全。

自主研发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

我们最初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时候,只有一种速测卡,需要靠人手捏着速测卡对样品一个一个进行检测,一是检测速度慢,二是不够准确。

考虑到市场上需要快速的大批量检测,我们当时就想发明一台全自动化的快速检测仪。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发,2000年,PR2000-A型农药残留速测仪在我们的努力下诞生了。

这台完全由我们自主研发的农药残留测速仪能使速测卡的酶抑制反应在最佳状态下进行,不受气候、人为因素影响,同时适用于大批量检测,也非常便于携带,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尽管PR2000-A型农药残留速测仪还只是一个半定量的仪器,只能告诉检测人员存在农药残留超标事实,无法得知具体是什么农药超标、超标了多少,不能像大型精密仪器一样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但对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开展自检自查、全面推动基层的检测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时候,我们平均每年能抽检蔬菜近5万批次,深圳在果菜农药残留检测方面所做的工作,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每个月都有来自全国各地农业相关部门的人员来深圳了解情况、参观学习,深圳的农药残留检测经验也在很多城市得到了推广。

通过几年的努力,深圳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从2001年初的58.9%提升到了97%,而且近十年更是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线以上。

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监控

2001年初,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了对二十几个大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抽检结果,结果显示污染率较高。为此在2001年4月,农业部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目标是在2至3年内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为了贯彻落实“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指示精神,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菜,2001年11月,深圳市正式批准成立了深圳市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我被任命为检验站的行政部长和技术负责人。

当时检验站主要负责全市蔬菜生产基地的监测和认证、农产品质量及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质量监督检验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

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全市无公害蔬菜监测网络的构建,除了为每个区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外,在2000年到2005年的短短5年间,更是为蔬菜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配送中心、农贸市场、工厂、学校、幼儿园食堂等培训了几千名质量监督检验员,构建了一张庞大而严密的无公害蔬菜监测网络,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监控。

通过几年的努力,深圳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从2001年初的58.9%提升到了97%,而且近十年更是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线以上。

三检合一

农产品质量安全更上一层楼

2011年,深圳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与深圳市肉品卫生监督所、市水产品检验中心合并,成立了深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以下简称农检中心),我出任中心副主任一职。

当时,深圳市、区、街道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已经相当完善和成熟,第三方检测机构也蓬勃兴起,完全能够承担农产品的例行检测任务。于是我们开始重新思考农检中心的定位:不能仅停留在做技术性的检测工作,要从全局出发,让深圳的农产品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三检合一后,新成立的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配备了一批先进的大型检测仪器,检测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可检测项目也增加了很多,譬如重金属、微生物的指标,基本上涵盖了果蔬产品、水产品和畜禽产品及其农业投入品的全部检测项目。于是,农检中心加强了在精确定性定量检测方面的工作,为相关单位提供执法支持;同时利用20多年积累的大数据开发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平台,制定针对性的监管方案;此外还对第三方的检测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

为了让市民更深入地了解农产品的检测工作,我们每年都举办实验室开放日活动,请市民近距离地观察了解检测的全过程,增强市民对农产品的消费信心。我们也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地向市民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现在,更是每个星期都及时公布农产品的检测结果,让市民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农产品的质量状况。

让大家了解更多的农产品、拥有更广的食谱,非常有必要,于是,“出一本农产品科普书籍”的种子就在我们心里种下了。

编纂农产品系列科普书籍

2011年,市农业和渔业局领导到农检中心参观调研时对我们说:“你们是做农产品的,为什么不把这些农产品编成书或者册子,向大家做科普呢?”

经领导提醒,我们就想到,其实市面上流通的农产品种类非常多,果蔬就有几百种,鱼类也有上百种,但不管是果蔬还是鱼,一般大家都只吃自己熟悉的一些品种,对其他不少非常有营养价值的产品却很少问津。

让大家了解更多的农产品、拥有更广的食谱,成了我们的一个心愿,于是,“出一本农产品科普书籍”的种子就在我们心里种下了。

从2012年开始,我们就着手准备。2014年,由我主编、在多位业内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图文并茂的60万字的《深圳市场蔬菜图谱》和《深圳市场水果图谱》正式出版,两本书基本涵盖了目前深圳市场上所有的果蔬品种,从产品的起源、产地、生长特征到如何选购、营养价值、烹饪要领等,面面俱到。

当时两本书一经面世,就在同行和市民中产生了非常好的反响。

之后,在果蔬篇的基础上,从2014年到2018年,我们又陆续出版了《深圳市场水产品图谱》《深圳市场食用家畜产品图谱》和《深圳市场食用家禽产品图谱》。

希望今后市民可以吃得更好更放心

有一次,我的一个同事参加完一场全国性会议回来后对我说,会议上很多领导都提到了深圳的这套农产品科普书籍,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这对我而言,更是一个莫大的鼓舞。

从事食品安全工作,让我由衷地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让我深觉这份工作意义重大。在深圳的近30年,我见证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投入和把关力度,希望今后市民可以吃得更好、更放心。

[责任编辑:常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