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最近广州进入了“蒸笼”天气,
正好印证了这句话。
高温+台风+暴雨=“下热水”
暑湿明显的天气下
再加上是蚊虫叮咬、尘螨等繁殖高峰
身体湿重,各种皮肤病也是很常见了。
善于煲汤调理的广东人,有一种非常喜欢的祛湿好物
那就是土茯苓,日常祛湿汤总少不了它。
土茯苓味甘性平,既善解毒利湿,又能通利关节
对部分皮肤病,如湿疹、疖疮等有较好的利湿解毒之功。
用于煲汤的话,以新鲜的土茯苓为佳
如果实在买不到,药店的干货也OK。
干货要注意减少用量,不然汤的适口度会降低哦。
绿豆土茯苓清凉汤
材料:
绿豆50克、土茯苓30克(鲜品200~250克)、瘦肉250克(3~4人量)。
做法:
先将绿豆洗净,浸泡1~2小时;土茯苓洗净,稍浸泡;瘦肉切大块,洗净;然后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中火煲约1个小时左右,调入适量食盐即可。
有煮意:
中医认为绿豆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尿的功用,自古以来就是消暑解毒的良药。与土茯苓搭配,不但汤品口感好,更具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常被广东民间用以治疗暑热烦渴、口干口渴、尿短尿黄以及夏季湿疹、疖病等。
土茯苓薏米煲草龟
材料:
新鲜土茯苓500克,薏米50克,绿豆50克,云苓50克,草龟1只,瘦肉100克,生姜3~4片(3~4人用量)。
做法:
土茯苓刮皮、清净,切成块状;薏苡仁、绿豆、云苓洗净、去沙,加水浸泡半小时;瘦肉洗净,切成大块;草龟宰杀后去除内脏、斩件,清洗后汆水。往汤煲中加入全部材料,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约1个小时,加入少量食盐调味食用。
有煮意:
薏米甘淡微寒,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的功效,与土茯苓同用,可增强除湿、通痹、利关节的作用。两者搭配清热解毒的绿豆(保留绿豆皮,效果更佳)以及健脾渗湿的云苓,使本汤可清热解毒、除湿利关节,又不会寒凉伤脾胃,适用于关节红肿热痛人群,以及湿疹、皮肤瘙痒等皮肤病患者。同时本汤也可以作为暑热季节清热祛湿的保健汤水,但素有脾胃虚弱、大便溏泄者需减少绿豆量,改用炒薏苡仁,而且不宜多喝。
土茯苓煲蛇汤
材料:
土茯苓适量,蛇肉750克,细盐10克,味精5克,葱15克,甜酒酿20克,姜4块。
做法:
土茯苓清洗干净,水蛇切成段,瘦肉切成大件,一起飞水后清洗干净血沫;生姜拍扁,蜜枣冲洗干净去核;全部材料放进汤锅,大火煲至水开后转中小火煲2个小时;最后放盐调味即可。
有煮意:
土茯苓水蛇汤是一道很有广东特色的汤水,不但味道鲜甜,而且具有很好的祛湿解毒功效。这款汤清热去燥同时有滋肤养颜、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
茅根土茯苓煲生鱼
材料:
生鱼2条(300克/条)、瘦肉400克、茅根10克、土茯苓100克、蜜枣2粒、陈皮、姜、胡椒粒少许、山泉水2000克、盐5克、花雕酒少许
做法:
将生鱼剖好切小段,用锅煎香至不流血水;瘦肉洗净切粒,茅根、土茯苓、陈皮、胡椒浸泡洗净,姜去皮洗净待用;开锅烧水、待水沸时,放瘦肉煮干净血水,捞出来洗干净待用;取煲一个,放入生鱼、瘦肉、茅根、土茯苓、蜜枣、陈皮、姜、胡椒,加入山泉水、料酒,煲2.5-3小时,调入盐即可。
有煮意:
生鱼即黑鱼,肉质细嫩,口味鲜美,且营养价值颇高,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健脾利水的功效。
五指毛桃猪骨汤
材料:
五指毛桃50g,核桃4个,土茯苓30g,猪脊骨300g,陈皮1小瓣,生姜数片(2人份)。
制作方法:
猪脊骨洗净斩大块,焯水备用。核桃剥壳取核桃肉备用。土茯苓和五指毛桃洗净切小片和小段。把所有材料放入汤煲中,加水约1500ml,大火滚沸以后改文火,煲1-1.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有煮意:
五指毛桃补气效果很不错,但又不容易上火,而且味道还很香。土茯苓很平和,再配合岭南三宝的陈皮、生姜以及补肾益肺的核桃,这样子不仅精神提起来了,湿气除了,还不容易小便频繁,考生也不妨一试!
温馨提示
很多家长都问,小朋友能不能喝土茯苓汤啊?其实3岁以下的小婴儿都不建议直接喝汤,因此对于“湿疹宝宝”来说,以上汤谱就不太适用。婴儿平常多吃一些新鲜果汁、绿叶蔬菜汁及各种辅食果泥、菜泥等,少吃糖。煮食多用植物油,以提高血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对预防湿疹亦可有一定作用。
推荐:广州日报·食在广东&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赵冬芹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赵冬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