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朋生:人生不是赢在起跑线,而是赢在会思维
2019-09-06 15:13
来源: 深圳新闻网

肖朋生:人生不是赢在起跑线,而是赢在会思维

人工智能朗读:

编者按:人是高级动物,其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具备逻辑思维能力。那么,作为一个人,我们是否真的恰当地运用了自己的思维,学会了思考呢?来看看肖朋生是如何看的。(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深圳新闻网立场。)

人生不是赢在起跑线,而是赢在会思维

肖朋生

人们常说,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从小就开始不断地给孩子报培训班,美其名曰“激兴趣,强素养”,始终保持“人无我学,人学我优”。但是,我想说的是这种要赢在起跑线的想法虽不错,但问题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有思维会思维——为何要学?如何学好?如何运用?如何表达?如何持久?如何提升?如何创新?否则,即使赢在起跑线了,也难以“行稳致远”,或“杰而辉煌”。

所谓思维,是人脑对现实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加工形式,它以内隐的或外显的动作或言语形式表现出来,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通过思维,人可以掌握直接感知领域以外的东西,也可以预见事物的变化发展进程。

思想家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哲学家柏拉图讲“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因斯坦认为“思维世界的发展,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意思就是说,书要读,但只读而不思考,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解决工作生活问题,就是白读,既不能提高自己,也于社会无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这些都是外在的,是外因,最重要的一定是要把这些外在的智慧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就要“悟”。“悟”就是思考,是认识,是内因。

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研究卡内基、爱迪生、贝尔等人的伟大成就,从深层意义上揭秘了这些成功人士所共同具有的特点,那就是——思考、思考、再思考,他在《思考致富》这本书里写道,人类的进步都是思考的结果。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A、B两个销售员分别被派往一个孤岛拓展市场,看到岛人都没有穿鞋,于是,A回来报告说,岛人都不穿鞋子,没有市场,B回来却说,岛人还没有穿鞋子,市场很大。可见,不同的思维、不正确的思维,是人生输赢的分辨器。

思维是人的一种自然属性,而思考是一种正在的思维状态,人的思维有层次之分和正邪之别。人们需要不断地思考,激发思维的挖掘和提升,需要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激励感和成功感。起点再高,知识再多,不思不悟,终究知识不能“量变到质变”,终究知识不能转化为财富,终究知识不能转化为生产力而可持续发展。所以,要“悟”出初心——学知识干嘛?要“悟”出行动——知识能干嘛?要“悟”出方法——知识怎么用?要“悟”方向——知识怎么用正?要“悟”出不足——知识怎么更新?还要“悟”出创新—知识怎么变成生产力?

中央教科院院长袁振国教授认为:“创新根本不是靠教育出来的。”那么,不是“教育”出来的,是不是说只靠天资,教育无用呢?也不是。我的理解是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手段方法有问题,应该多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思维——学有疑问,常思维——不断新问,会思维——解决所问,正思维——不成他问。这样的教育才能“水到渠成”地培养出有思维的杰出的人才和科学家;二是要鼓励学生要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技能,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思考”和“省悟”,悟出问题,悟出奇想,悟出方法,悟出规律,也悟出正道,这样的人不成功都很难,致富那也是自然的事情了。

物理学家霍金是一个病残到只有三根手指能敲击键盘的人,但是,他坚强地告诉人们:我还有思维,还有爱我和我爱的朋友亲人,更有一颗感恩的心,因此,成就了他的研究成果和著作《时间简史》。

爱因斯坦是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对世界物质(天体和粒子)的认知远远超过常人,其想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概括思维无人能比。所以,他去世后,其大脑得到了解剖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爱因斯坦的大脑并不比一般人包含更多的神经元,但含有更多的星形胶质细胞,而星形胶质细胞是神经胶质细胞的一种,数量是神经元的10倍,其最大作用是引导神经元移动(思维),让它们去该去的地方,星形胶质细胞越多,一个人的思维和感知就很可能越灵敏。

固然,体现思维的因素与人的大脑天资构成有重要关联,但人们的思维也是可以训练、激活和强化的。

一个足球运动员是否优秀,不能只看其是否能够精准射门(长期训练的经验而已),而是应该看其场上的思考——如何跑位和如何把球传给有最佳射门位置的同伴(视野、观察、速度、技术和创意等综合思维体现),一个优秀的后卫也不仅仅是茫无目的地解围而已,而是解围时还能够迅速观察和思考并准确地把球送到自己队友脚下快速反攻。一个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开始会比分相差不大,如果说某方最后以21:15赢球,那么,前15分是双方体能和技术的比拼相当的话,那赢的6分就是双方思维的比拼结果。田忌赛马的故事,体现了齐国军师孙膑的智谋和策略——扬长避短、知己知彼和巧思巧干,孙膑曾曰:“彼时我双腿已废、不能直立行走,但好在我那颗装满思维谋略的大脑可以傲视列国,因此,我深受重用”。所以,要想走得更远,赢得最终胜利,必须要靠思维能力和思维意识。

一个只用导航识路到达目的地的人,是没有经过自己的不断提问、判断、思考和反思的,下次可能仍然找不到目的地,更何况去探究更远的新的目的地。我认为,社会上,思维需要有三种呈现形式,有的人需要思维敏锐,即要快速的综合知识、准确表达和及时行动,如发言人、辩论员、演讲人、教师、医生、球类运动员、应试考生和战场战士等,有的人需要思维深邃,即要长期思考和前期准备,如科学家、艺术家、建筑家和作家等,有的人需要思维正向,即要起导向和旗帜作用,如行政领导、行业领袖和家庭家长等。人的志向职业如何,就要训练何种思维,或者,人具有偏向哪种思维特质,即可选择相应的行业,这就叫人尽其才。当然,兼有三者思维之人,那就是真正的人之杰灵,国之重器。

因此,无论是家庭培训教育,还是学校课堂教学,仅仅只是看重知识和兴趣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够的,必须强调思维的训练和启迪,让思维成为习惯,让提问习惯成为孩子的朋友而伴随终生。以色列教育之所以成功,有一个值得称赞的特点,那就是孩子回家后家长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今天又问问题了吗?”,因为提“问题”是思维的催化剂,也是思维的原点和目的。人只有会“思维”,才能学得扎实,才能业有所成,才能终身受益,这才应该是家长和老师所期盼的吧?


[编辑:曹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