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肖朋生:未来学校的任务——《超越Pisa—如何构建21世纪学校体系》之读思
2020-09-03 14:23
来源: 深圳新闻网

师说|肖朋生:未来学校的任务——《超越Pisa—如何构建21世纪学校体系》之读思

人工智能朗读:

编者按:未来学校和未来教育是什么样的?肖朋生在读完《超越Pisa—如何构建21世纪学校体系》后,写下了自己的感想与思考。(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深圳新闻网立场。)

未来学校的任务

——《超越Pisa—如何构建21世纪学校体系》之读思

肖朋生

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水平不同,但学生的素养培养目标趋向一致。抛开政治和经济的差异,如何评价和比较各国教育的现状与优劣,促进各国教育的互补和改革,实现教育的全球视野和未来铸就,国际经合组织近20年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规划和开展了《教师教学国际调查》项目,项目包括测试和问卷,测试主要针对各国15岁年段学生,即Pisa。主要测试内容为数学、科学和阅读,不同年份测试科目偏重不同,重点测试学生的素养,Pisa对素养的界定: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中提出、解决和解释问题时,有效分析、推理和交流的能力。比如,以数学为主测学科时,突出了“财经素养”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试,以科学为主测学科时,突出了“协作性问题解决”测试,而以阅读为主测学科时,突出了“全球胜任力”的测试,而且几乎每次各学科都注重“创新性能力”的测试。

《超越Pisa—如何构建21世纪学校体系》一书是该项目的主要组织者、经历者、德国学者——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先生对测试结果的评价、分析、思考和展望。为各参测国(地区)更好的互补和融合提供了参考,也为世界教育特别是测试不理想的参与国(地区)如何改进和改革提出了建议。他认为改进和改革的关键问题是学校系统组织方式的落后,我不太理解也不太认同,因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不同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学校的系统组织可以不同,也必然不同。但他说要重新界定教育,包括什么是适合学生的教育,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什么是有益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学习策略,教育工作者要基于学生的未来开展教育,而不是面向过去和背向未来(P2),我十分认可,因为教育就是要因材施教,教育就是有价值取向,教育就必须让孩子终身受益。那么,我们现在的学校所做有何特点?期望的未来学校的任务又如何变革呢?

其实,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学校,我认为学校的任务或者学生学习的任务归结起来,就是四个层次,即知识学习、生活实践、社会情感和解决问题,也叫学校教育的学生培养目标,包括德智体美劳和创新能力等。

应该说,国内外学校的教育都是围绕着这四个层次办学的,只是不同国家不同学校对四个层次的认识、重视和落实情况不同,也就培养的学生素养不同,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也就不同,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本国或地区的发展与竞争力,值得我们教育人去思考和改进。

说到未来教育,或者未来学校,我认为不会有根本性的翻转,不会面目全非,也不会机器人化或网络化,而应该只是在四个层次的任务权重和达成方式上做修正和规划,通过有效有力的课程和活动设置,通过有效有序的课堂教学和人才考评的改革,实行由现代学校向未来学校过度,由现代教育向未来教育转变。

为何是这四个层次?  

首先,幼儿孩子到学校学习系统知识和技能,是共识和必须,从呀呀学语到识字读书,从识数运算到几何函数,从宏观物理到微观化学,从生物标本到微生变异,从单车汽车到飞机火箭,从黄河长江到水星银河,从盘古炎黄到改革开放,从尼罗河畔到紫禁城墙,从南北战争到抗美抗日,从喜马拉雅到万米海沟,从电场磁场到互联网络,等等等等,都是学校和课堂之任务,是学生通过课堂上教师和同伴的启发引领和互学竞学达成的,也是学生生活和生存(物质与精神)必备的基本素养。

我一直认为,教育的两大支柱是生活和情感,缺一不可,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而且生活是基础,情感为其升华。当然,生活和情感有两个意思,一是学校和课堂教育需要生活和情感来完成和润滑,这样的教育才会自然而然,自然发展和自然长久,二是要教育学生会生活和会生存,因为人不是孤立的,人是社会的人,具有社会性,需要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等,这都需要情感素养去支撑和润滑,一个缺少情感的生硬的人在社会上是十分孤立的,难以成功和幸福的。

另外,人和国家一样,总是在不断的斗争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成熟和强大起来的。所以,人的根本需要或终生需要就是要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是现代学校正在努力的任务,也应该是未来学校和未来教育的核心目标。上海pisa测试组织者张民选教授把测试的能力概况为三大方面九类能力,即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够使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工具的能力,使用数学和科技解决问题与创新的能力,能够使用知识与信息交流技术的能力),在异质团体中互动(有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意愿和能力,与他人协作及分享的意愿与能力,控制和解决矛盾冲突能力),能主动行动(在复杂多变大环境中行动的能力,设计人生规划与工作计划的能力,维护权利利益和限制需求的能力)。当然也应该成为全球未来学校和未来教育的最高境界。

为何要层次的权重倒置?

如果说未来教育要超越现代教育,必须把四个层次的权重倒置过来,如图所示,即从时间、课程和策略上做根本性的认识和改变。

首先,知识的教授虽然还是学校的基本任务,但已经不是未来学校的难点任务,因为教育现代化和信息网络化,导致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和途径不唯一了,网络百度已经十分方便,不限课堂,不限地点,不限内容,应有尽有,准确方便,伴随终生。课堂只要供给孩子们最基本的入门和工具即可,所以课堂时间可以缩短,课程内容可以减少,或者无需扩延。

生活现代化,新技术的大量运用,会让人的功能和技能在不断退化,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人变得懒惰,一部手机搞定一切,一个网络逛遍全世界,导致人的现实空间范围变小,现实生存能力变弱,现实事物认识欠缺,现实生活体味不足,现实社会真善美无视。比如,孩子们在课堂,在网络学到了各种花卉的艳丽与芬芳,但不到大自然,不到公园去现实观看和体味,其知识就没有价值。再如,孩子们在课堂和视频中学习交通安全知识,但是如果不让他去坐公交或地铁、过马路或逛市场,他是无法感受危险的存在和危险的处置。如果一个人总是吃食堂或叫外卖,而不经常自己变化的做饭做菜,他永远无法享受舌尖上的健康和美味,只有它们来自于自己和家庭,才是生活的乐趣和幸福。一个高度城镇化的社会,吃的五谷杂粮和蔬菜鱼肉是怎么栽养加工的,很多孩子一定不懂,恐怕也是很危险的。所以,未来的教育一定要让孩子或引导孩子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体验真实,体验美好。越是信息网络和工具科技高度发达,教育就越是要加强生活实践教育与体验,以弥补虚拟后的现实。未来的职业教育不是像现在考不上高中的孩子才去上,而是大部分优秀的学生积极走进职业学校,那时的职业学校也不是现在的这种低端单一,而是高端创意的职业学校,甚至有能够攻克制造业和科技业难题的制造职业,那时的人才观和待遇观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有句熟话说的好,做强靠智商,做大靠情商。说到情感,过去只是强调家庭成员和紧密相连的同伴之间,如夫妻、兄弟、父子、母女、师生和同事等,而情感不仅仅是血缘、友谊和恩亲,更多的是理解、交流和合作等。因为我们培养的人是社会的人,或者是全球的人,或者是合作的人,所以,他们应该具有广泛的情感意识和价值体现。包括与同学同事的相处及合作情感,与对手敌手的宽忍及退让情感,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及共生情感等。比如,一个领导学校团队的校长,如果没有热爱教育的职业情感,没有爱党爱国的政治情感,没有上下纵横沟通协调的处事情感,没有服务老师学生的奉献情感,没有发展学校成就学生的专业情感,没有务实求是的服务情感,就不是一个好校长,就不可能提升自己、发展学校和完成使命。任何一个角色都是如此,缺乏情感和情商,将寸步难行,或步履蹒跚。 

无论知识学习、生活实践,还是社会情感,其最终目的和出口就是让孩子们获得终身的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方法。所谓解决问题,不是单一的做题考试或者科技发明,应该是广泛的解决生活和工作中学习难题、生活难题、工作难题、情感难题、关系难题、发展难题、健康难题和创新难题等等。而学校和课堂是培养和启发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时空间,课程和教师需要设计活动、问题和对话,让孩子们获取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动力乐趣,一个一个培养,一节一节培养,一天一天培养,日积月累,让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习惯,未来人才就能形成,未来难题就会一一攻克。为何美国打压华为?为何中国芯片制造落后?为何中国没有光刻机?恐怕还是国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攻克问题的意识、勇气和行动滞后或缺乏所致。华为在5G领域领先世界,也是他们有:问题意识强烈,前瞻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行动。所以,未来的教育,就是更多的通过课堂和活动,培养和强化问题意识与问题解决的能力。

如何支撑四个层面?  

四个层面如何落实?我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支撑,一是课程,二是理念。

课程支撑: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生活实践,或者社会情感,都要通过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来实现,知识学习的课程除了常规的通识课程,还可以做一些增减,增加一些前沿知识和融合知识,减少一些过于陈旧或适合自学网查的知识,或者课程中把这些知识设置成自学和网查的形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及问题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理念支撑:未来学校的最高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所以,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生活实践和社会情感的课程和课堂,都要渗透一个理念——基于活动、问题和对话的思维供给。唯有在课程和课堂中,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活动中体现思维,在问题中激发思维,在对话中启迪思维,才能真正让学生成长没有障碍,成熟没有惰性,成就没有遗憾。

所以,我认为,未来学校或者未来教育,不在于学校体系的颠覆或者教学形式的翻转,而在于教育教学内容的重置和理念的更新。


[编辑:曹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