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在电影的梦工厂中,倾听‘远方的雷声’,看尽了‘人间烟火’,最后干脆‘与电影一起私奔’,开出耀眼的‘厄夜之花’。”他是谁?他笔下电影中的深圳是什么样的?《光影之城——电影中的深圳》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在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刘洪霞眼中,它是“一个人的电影与城市”。(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深圳新闻网立场。)
一个人的电影与城市
——评王樽的《光影之城——电影中的深圳》
刘洪霞
电影《误杀》中有一句台词,“假如你看上一千部电影,世间将没有什么奇迹而言”。王樽的心中驻守了何止一千部电影的军队,作为资深的文艺评论家,他畅游在文学与电影的世界中,深深地思考,尽情地书写,世间早已春光明媚、云淡风轻。可是他却说,“我书写,是因为无力直面世界的坚硬;我书写,是因为软弱与无能”。然而,事实上,他在电影的梦工厂中,倾听“远方的雷声”,看尽了“人间烟火”,最后干脆“与电影一起私奔”,开出耀眼的“厄夜之花”。王樽并不软弱,更不无能,他不过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罢了,他有细腻、绵密、辽远而坚定的内心,而这一切,也许是电影带给他的无穷力量。
继《与电影一起私奔》《厄夜之花》《人间烟火》《远方的雷声》等多部与电影相关的著作问世后,王樽的新书仍关注电影,这一次聚焦的是他居住和工作的城市。因此,这本《光影之城——电影中的深圳》显示出了别样的情怀,这是一个人与一座城市、一个人与电影之间如丝如缕的缠绕、询问、商量与感念的电影诗篇。书中通过“我看”“我感”“我听”“我写”四个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电影中的深圳——一座王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城市,已然是故乡,因此书写得如此深情,又如此辽阔。
《光影之城——电影中的深圳》将成为未来深圳电影研究绕不过去的具有史料价值的著作,它的价值和意义显而易见。深圳在电影中的形象,被王樽的笔梳理得丰富、多元而摇曳多姿,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1994年,王樽第一次来到深圳,如此巧合的是《南中国1994》这部体现时代特色、直击当下的影片,表明了来深圳寻梦的王樽与电影和城市的时间的同步性。影片中出现了深南大道的镜头,伴随着激越的音乐,塑造出深圳时尚、感伤而狂放的形象,这一城市形象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也许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更为吻合。
影片《跑过罗湖桥》《过春天》展现了深圳最为日常生活的形象,许多跨境学童每天清晨从深圳到香港读书,夜晚从香港回到深圳。可是这最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背后却是对身份认同的问题的深刻思考。深圳的深南大道是许多导演的宠儿,不仅出现在电影《南中国1994》中,还出现《花季·雨季》《天籁梦想》中,深南大道升华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城市的春夏秋冬,深南大道尽收眼底,深南大道成为深圳城市的形象代言人。深圳国际化的形象被影片《一家两制》表现出来,尤其是世界之窗的主题公园在电影中反复出现,以这种微缩景观来表达城市渴望拥抱世界的愿望。世界之窗的微缩景观把深圳塑造得仿佛天堂那么美好,电影《天堂凹》却以底层打工者的故事告知大家天堂凹处才是最广大最真实的存在。那么,电影中的深圳通过王樽如此细致的诠释,城市拥有了多种清晰的形象,这些形象交织在一起,构筑了一座立体的城市,我们在它立体的空间中可以自由地穿梭,于是获得了认识城市的神秘通道。
在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的眼中,天堂就是电影院,在王樽的眼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深圳电影院中看过的每一部电影,都与这座城市的记忆相关,都与这座城市的情感相关。尽管与王樽在电影院中邂逅的电台女主持人,淹没在茫茫人海之中,再也寻她不着,但是笼罩在电影院中的美好情愫却再也挥之不去,成为难以忘却的纪念。书中深圳城市中的每一座电影院都与美好的记忆有关,城市中的每一座电影院都是一座美好的天堂,而拆除的南国电影院,犹如拆掉了一代深圳人的光影记忆,令人莫名地感伤。
王樽与香港导演许鞍华、韩国导演许秦豪的对话的发生场域也在深圳这座城市之中,当然也可以发生在任何一座城市,这其中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是,因为这是一座充满梦想的城市,每一个来深圳的人都是为寻梦而来,那么,这座城市仿佛就是一座梦工厂,所以在梦工厂中的关于电影的对话就会显得与众不同,它被赋予了另外的文化意义,原本轻松的对话增添了庄重的感觉,仿佛仪式一般。
王樽在深圳这座城市中看电影、聊电影、写电影,电影是他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生命也因为电影而变得宽广。那么,一个人、一部电影、一座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交织起来,是如此微妙又紧密。一个人徜徉在城市的电影中,一个人生活在电影的城市中,一个人在电影中看到了希望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