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行业资讯频道 > 时尚 > 

美白新风:揭秘2019年第一道“白光”

2019-04-11 11:37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2019年4月11日讯 突变的气候、巨大的工作压力、不可控的空气污染、各式各样的医美手术……如今,女性的肌肤仍旧遭受着持续性侵袭而变得越来越脆弱、敏感。每年的4月,都是护肤界的“美白”开年季,各大品牌的全新美白革新都会在这个时候率先发布,这对于“爱白如命”的亚洲女性来说十分“福音”。但是,4月恰好也是春夏交替的敏感高发期,“美白”一旦不当,引发的肌肤问题也是不容小觑的。到底2019年的第一道“白光”该如何找?本期美容编辑为你逐步揭秘,让美白来得安全又稳定。

全新黑科技

一直以来,美白护肤品多专注于对抗肌肤色素沉着。今年,有两种全新的配方诞生,一方面能针对疲惫肌肤同时实现美白与抗衰功效,另一方面从神经性色斑入手,让美白焕亮以及深层修护能够同步实现。

·缓解肌肤敏感,击退神经性色斑

今年,巴黎圣路易医院联合Dior迪奥美妍科学中心揭示了肌肤敏感与肌肤光泽度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神经纤维影响肌肤表皮厚度(高达30%),而当肌肤遭受敏感时,神经纤维释放物质P,即一种刺激黑色素细胞和色斑生成的神经肽。这就是神经性色斑生成的过程。也就是说,肌肤越敏感,就越容易生成神经性色斑,肌肤光泽不再,陷入恶性循环。因此,防治肌肤遭受敏感,成为了美白首要任务,打破了传统首要解决的“色素沉着问题”。

那击退神经性色斑的关键在哪里呢?通过革命性的菁纯花萃提取技术,全新美白成分就能深入肌底直击神经纤维,进行深层透亮的美白工序,比如Dior迪奥经神经纤维生成神经性色斑过程的启发中缔造的全新花秘瑰萃光皙修护精华乳。经双重医药部外品认证(2QD),这款全新精华乳集深层奢护与温和亮肤双效一体,海百合在实验中呈现了让黑色素细胞受体减少50%的成效。

·抗糖加乘,阻断肌肤衰老源头

自从POLA推出抗糖化口服类产品后,越来越多的抗糖化护肤品走进了我们的视线,究竟什么是抗糖?其实它的本质意思是通过各种手段组织这种糖化反应的发生,延缓皮肤衰老。目前,口服类的美容品在国内护肤界仍旧存在争议,我们可以选择非口服类的来作为日常助力,比如雪花秀全新推出的雪御活颜菁萃精华露。据了解,这款精华露是由雪域花萃取物提升肌肤的抗氧化活能,可有效修护肌肤老化痕迹的同时帮助增加肌肤活力。其中全新的五色焕能因子抗糖卓能,阻断肌肤糖化源头,淡化皱纹并改善暗沉,而烟酰胺更可加乘焕亮肌肤,有助于缔造健康净透的肌肤。

·光感祛斑,解锁精准美白技

夏日,相比其需要最少28天才能呈现淡化效果的黄褐斑与色斑,针对在表皮层形成的晒斑是可以率先被击破的。比如今年,亚洲高端护肤品牌SK-II开创性发布的全新光蕴祛斑精华笔,玩的就是针对型的美白黑科技,结合突破性配方及黑科技磁力涂抹笔头,精准、有效对抗肌肤斑点。相比传统全面祛斑的产品,这款全新技术更适合用于局部问题。据悉,这款淡斑笔融入了创新黑科技的“磁力涂抹笔头”,突破性的磁力设计与传统的手指涂抹相比,可3倍促进精华液渗透吸收,令有效成分直达肌肤,再结合烟酰胺(美白活性成分)、肌醇(肌肤调理剂)和己基癸醇(肌肤调理剂),祛斑效果肉眼可见。

经典再革新

根据以往消费者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美白产品的安全性、舒适性的担忧或成阻碍其购买意愿的关键原因,比如担心美白产品中的成分引起皮肤敏感或削弱角质层引发皮肤泛红,更有含铅等重金属成分的美白产品会日积月累地影响消费者荷尔蒙分泌。此外,还包括不够滋润、延展性差、吸收慢等产品舒适性的问题,也将影响消费者对美白产品的选择。因此,今年有不少经典的常青美白产品也做了技术上的革新。

·安白瓶配方,对抗四大黑色素

四大黑色素指的是痘印、色斑、暗沉和黄气。科颜氏黑色素专家告诉记者,今年新推出得焕白精华液采用了经典活力维C、牡丹精华萃取、白桦精华萃取三大经典成分,针对的就是困扰都市女性,甚至是年轻人的四大色素而制定得。其稳定性也被业界公认,能在日常护肤时为“爱美白”的消费者带来安心、稳定和安全的使用体验:温和无负担,清爽无黏腻,延展易吸收,在显著提高肌肤水润和透亮度的同时,无畏肌肤刺激和副作用。

·在抑制的基础上同时分解黑色素

自仿飞梭镭射作用机理的镭射淡斑精华后,今年HR赫莲娜推出的密集美白淡斑精华从成分上进行了双倍革新,全新的Symwhite成分由松树物质氢化而来,能从根源遏止黑色素生成,也能分解皮肤表层已经生成的黑色素。据悉,其抑制黑色素的美白功效是VC的7500倍,曲酸的1250倍,而分解黑色素的能力是VC的1666倍以及曲酸的333倍。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如此高效的美白成分不是很容易致敏吗?赫莲娜研究人员告诉记者,这款成分组合中还含有天然多酚成分“鞣花酸”,这是日本药监局认可的DQ医药部外品成分,具抗氧化和抗炎功效,使用时并不会产生因成分过于高效所导致的过敏现象。(记者 谭伟婷)

[责任编辑:方之颖]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