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评论>社会热点>

人民网评:每一个游客都是中国故事中的主角

人民网评:每一个游客都是中国故事中的主角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黄金周,也是外界观察中国、我们观照自己的良机,每一个中国游客都是中国故事中的重要角色。

国庆黄金周到了,大家都在打点行装,欢天喜地准备出行。也多少让人心里不踏实,担心这七天别又会爆出什么“某某到此一游” “垃圾满地”“中国大妈大闹……”的奇葩新闻来。

用30余年创造了经济奇迹的中国,确实尚有一个软肋,一触即痛——那就是国人的文明素质。在历年的黄金周、节假日里,这疼痛更显明。旅游消费进入大众化时代,出国也已是寻常事,国人也顺脚将“随便”“胡来”等不良举止带到所到之处:自驾不守交规伤己伤人、景区乱刻乱划、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乱丢垃圾甚至让小孩随地大小便、过马路闯红灯……久而久之,中国游客在海外的形象令人尴尬,甚至被人冠以“会走路的钱包”之蔑称。

郁闷的是,每一个持中国身份证、中国护照的国人,不管做了什么,在新闻报道中、在网络的传闻中,必会有一个头衔:中国——中国大妈、中国孩子、中国游客……这倒是真应了那句广为传颂的名句:你所站立的地方,便是中国,你做得怎样,中国便怎样。这个世界,就是通过每个中国人及其待人接物处事的每个细节,来观察中国、揣度中国、评价中国。

从这个意义上说,黄金周,也是外界观察中国、我们观照自己的良机,每一个中国游客都是中国故事中的重要角色。

犹记两年前,习近平主席出访时忍不住向中国游客喊话:“我插一句啊,也要教育我们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讲文明。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不要去破坏人家的珊瑚礁。少吃方便面,多吃当地海鲜。”三年前,汪洋副总理也对出国旅游的部分中国游客素质不高的行为痛心疾首,指为“有损国人形象,影响比较恶劣”。

眼下的中国,从上到下,都在向旅游不文明现象宣战。“旅游文明行为公约”“游客黑名单”“不文明记录”等等,甚至包括有些对“中国大妈”境外负面表现稍嫌夸张的曝光,也是一种令国人难堪却有利于警觉自省的教育方式。应该看到,中国游客素质在普遍提高,很多司空见惯的不良现象正在改善,国人正以崭新形象拥抱世界。

但是,社会文明的发展、个人行为的改变,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国民教育来提升,我们欠账太多,固难一蹴而就,仍需持久发力。比如,国庆日天安门广场升旗之后遗留的垃圾,堪称是中国游客文明素质的一面镜子。从11年前广场日产垃圾19吨,到3年前升旗日的5吨,再到去年的广场垃圾“零遗留”,便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当然,这一方面是自备垃圾袋的自觉游客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也和天安门广场的环卫工作自我加压分不开:责任区内,垃圾滞留不得超过5分钟;备好10个1100升垃圾桶,确保人流量突增产生的大量垃圾有地方暂存……

天安门垃圾消失的故事告诉我们,游客需要自律要文明,而景区和地方政府的服务意识也要提高,学会科学疏导,科学安排卫生设施,拥有专业、精准、到位的游客信息服务,充分而细致的应急预案,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减安全隐患和种种不文明现象。

国庆七天,中国游客涌出门去,会给全球各地增添无数“中国面孔”。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希望游客们都能不让别人“心堵”,不给景点留下一处污,只轻轻地挥一挥手,阳光满面地给世界留下这么个定格:我是中国人!我来过!我看过!我欣赏了!

[责任编辑:余红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