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天,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十二个艺术团体,超过七百位中外艺术家,在深圳奏起天籁炫音,又一个关于“春天的故事”,在这座城市生根发芽。
孔子闻韶乐可“三月不知肉味”,韩娥善唱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是音乐的魅力。而对于一座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而言,音乐能带来的,是文化的沉淀、艺术的洗礼以及人文的酝酿。十多天来,深圳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爱乐之城”,城市的每一个剧场、音乐厅甚至街道和楼宇中,都能感受到“一带一路音乐季”所散发出来的美妙音符,让一座城市充分享受音乐,深圳做到了。
但在深圳举办像这样的文化艺术盛会,一路走来,并不容易。深圳建市近37个年头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变身为屹然矗立在祖国南方的新兴现代都市,深圳的高速成长和迈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与此同时,深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早早开始了铺设,并同样显示出了惊人的深圳速度。法国“未来主义”建筑大师德尼•岚明在2014年就说过:“深圳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非常宜居的城市,她用很短的时间,取得了其它城市许多年才能实现的文化成就。”
文化惠民,首先要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才能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实惠。2003年,深圳提出了建设“图书馆之城”的目标,书香首先飘进了深圳的万家灯火。2007年,深圳又在全国率先推出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等市属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全面免费开放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正式进入“零门槛”时代。同时,全市加快公共文化场馆建设,一个总数近1200个、总面积超过99万平方米、遍布全市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形成。此外,在服务内容上,深圳策划实施周末、流行和高雅艺术三大系列文化活动,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文化需求。流动电影、“文博会艺术节”、“美丽星期天”等一批公益文化品牌活动和节庆活动,深受市民好评。而当时间走到2016年,新春艺术关爱、青工文体节、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圳读书月以及创意十二月等一大批文化活动已逐渐积淀成为常态,这些活动让文化成为市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让市民的文化选择性更加丰富便利。
群众基础决定艺术的上层建筑。精品文化创作与群众文化普及更是相得益彰。深圳迄今已有45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艺精品获国家级以上大奖2000项;深圳音乐工程每年推出800多首原创歌曲,影视工程推出电视剧4000集;每年出版100多部文学书籍,叫响“文学之城”;共有79人次获得国际大奖,擦亮“钢琴之城”招牌;而这次的一带一路音乐季成功举办,给深圳冠上了“爱乐之城”的称号。让艺术在“沙漠”中“开花结果”,深圳做到了。 就像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小甘所说,一座城市的文化影响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唯有通过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才能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这些年,深圳做的正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宣传文化“大事”,这也使深圳获得了更清晰的文化能见度。每周一台演唱会、天天都是戏剧节,这已经是当前深圳的文化生活标配了,而除此之外,田莲花山草地音乐节、深圳粤剧周(罗湖)、南山流行音乐节、深圳湾草地音乐会、盐田沙滩音乐节以及龙岗区乐杜鹃、迷笛、热波、草莓音乐节等文化活动,更是让老百姓每天都体会着各式各样的文化娱乐内容,将文化融入生活,深圳做到了。
放眼未来,深圳文化建设的惠民脚步并没有停歇。《深圳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6—2020年)》的公布,为深圳成为文化创新之城夯实了基础。该方案提出构建五大体系,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相匹配的文化强市。从2016年到2020年,这5年深圳的文化创新发展的设计蓝图、实施路线、施工时间表都在其中。其中还对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广播影视服务标准、文化场馆服务、文艺创作服务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样的文化惠民工程蓝图,将实实在在地提升这这座城市和咱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品质。
其实,这个未来,现在已经到来了。像这次“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举办,就是为了弥补深圳欠缺有号召力、有品牌影响的大型国际文化活动的缺憾,把《深圳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6—2020年)》的要求落到实处。而深圳也希望通过音乐与众多城市开展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沟通,取长补短,深入推进国际化城市的建设。而对于咱老百姓来说,有更多的国内外文艺作品得以在家门口欣赏,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实惠,我们当然希望这样的实惠能越来越多。原来那个“看话剧要去北京、看舞蹈要飞上海、听演唱会要过香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文化的绿洲将会在深圳不断繁衍生长,以“一带一路音乐季”为文化产业发展打响下一阶段的“开山炮”,为逐渐满足深圳市民的品质文化生活而前行,深圳能做到,也必将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