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共建步入快车道 九成产业项目来自深圳

条评论立即评论

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共建步入快车道 九成产业项目来自深圳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据了解,截至今年7月31日,深汕特别合作区新引进已供地项目52个,属于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的有12个,52个项目中有48个来自珠三角地区,48个项目投资额达286.06亿元。

  原标题:

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共建步入快车道

九成产业项目来自深圳

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广东省内产业共建的重要平台,在成立六年多时间里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出“深圳总部+深汕基地”的发展模式,合作区驶上发展快车道,为广东的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共建提供了全新路径图。

  记者近日从深汕特别合作区(下称“合作区”)获悉,截至今年5月,合作区64个产业项目总投资额达316.31亿元,其中已竣工投产项目9个。同时,合作区大力推进省市督办的25个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建设,12个道路项目已全部动工。

  已引进产业项目64个

  深汕合作区位于汕尾市西部,毗邻惠州,面积468.3平方公里,约为深圳辖区的1/4,离深圳边界最近处只有60公里,高铁从深圳北站到汕尾鲘门站不足1小时。2011年2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和深圳、汕尾两市共同推动创建成立了合作区。2013年2月,合作区开始启动一系列机制体制创新。

  深汕两地产业共建六年多来,以“纵向形成产业链、横向形成综合服务链,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为发展思路,探索“深圳总部+深汕基地”“深圳研发+深汕生产”的发展模式取得一定成果。

  据了解,截至今年7月31日,深汕特别合作区新引进已供地项目52个,属于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的有12个,52个项目中有48个来自珠三角地区,48个项目投资额达286.06亿元。2017年新增赛格、无人船、建安等产业项目13个。

  合作区已引进产业项目64个,其中来源于珠三角地区的有59个,来源于深圳的有58个。64个产业项目中已投产或竣工项目10个,有8个来自深圳;已主体施工或桩基施工项目24个,有23个来自深圳;已出让土地尚未动工项目18个,有17个来自深圳;已签约计划2017年供地项目12个,有10个来自深圳。2017年拟新供地建设项目20个,有17个来自深圳。64个产业项目中,有35个为先进制造业项目,有7个为新兴海港产业项目。

  大数据产业基地集聚

  合作区的产业共建项目,分为大数据、新材料、电子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绿色建材、新能源、食品药品以及生产性服务配套七大板块。

  其中,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尤为傲人。拥有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华润新一代数据中心、华为(深汕)云计算服务基地三大重量级基地,被纳入第一批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大数据创业创新孵化园推荐培育对象。目前已形成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

  作为在建重点项目之一,华为(深汕)云计算服务基地位于合作区内创新大道南段旁,建有运维中心、数据中心、配套管理中心等,规划机架数6000架,建成后有望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云计算产业基地,可为深圳、汕尾、珠三角地区政府和企业提供云计算数据业务,保守估计可带来超百亿的产值和年7200万元的税收。项目去年12月12日动工建设,日前记者在建设现场探营时了解到,4栋主体建筑有两栋已经封顶,其余两栋也将在本月底封顶。

  今年力争超10个项目竣工

  目前,合作区正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如公共交通、自来水厂、燃气站、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等;邻里中心、创业者家园等项目加快主体施工;城市广场、生活中心已经投入使用;深汕捷运线开通,深汕城际定制巴士专线开通,合作区内深汕两地区号通用。

  据悉,合作区今年力争实现20个产业项目桩基施工,10个以上产业项目竣工、一批产业项目投产和扩能增效。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推动更多珠三角尤其是深圳的优势产业、优质企业把生产环节布局到合作区,主动承接深圳城市功能纾解项目,努力让合作区的产业层次与深圳市的产业水平相衔接。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林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