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个人来说,文明是一种美德和修养;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文明是一种境界和品牌,更是一种城市实力。深圳这座年轻城市,正因为对文明的不懈追求,赢得越来越多的尊重。
深圳第五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可喜可贺。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凝聚着深圳人对城市发展的理想和愿望,推动着我们在新时代迈向城市未来的新愿景。而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又一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对于深圳而言意义非凡。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努力打造一座文明之城,也正是致力于化解这一矛盾的过程。每一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都是深圳对自己各方面工作和发展历程的审视与把关,进一步发挥已有的优势,并及时地弥补自身的不足。
目前,深圳正在加快打造成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不论是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期许,还是这座城市自身的发展需求,都鞭策着深圳在改革、创新、发展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创树新标杆,而且希望深圳能够在城市建设、内涵发展方面给各地做出表率,让文明成为这座城市的显著标识和必要标配。对于个人来说,文明是一种美德和修养;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文明是一种境界和品牌,更是一种城市实力。深圳这座年轻城市,正因为对文明的不懈追求,赢得越来越多的尊重。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而城市之礼,便体现于它的文明程度,这既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更应该是市民生活文明的内在要求。深圳城市发展也已经到了内外兼修的新阶段,更加关注文明的载体——人。文明是高楼广厦,也是整洁的路面;是富足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是优雅的行为规范;是生活方式,更应该是生活态度。深圳人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不仅是为维护城市形象,更是为了优化自己的生存环境,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创建文明城市首先是广大市民的内在要求,市民也自然是最终的受益者。
事实上,深圳也确确实实是这样做的,文明意识已经融入每位市民的心头,绽放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文明素质重在实践,重在养成。城市文明不在远方,就在每一位市民的举手投足间。300多万人次无偿献血近700吨、“垃圾不落地”成行动自觉、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态势、全民健身氛围浓厚、驾驶员礼让行人蔚然成风、保障食品安全狠抓落实、交通高峰期整条路的车主动为救护车让出"生命通道"、150多万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人人崇尚阅读之风、政府服务标准化方便市民办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每个人都在为文明奉献自己的能量,而同时也因此让自己获得了更多的幸福感。
对于曾四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深圳来说,文明早已不是一个创建目标,更不需要成为一句口号。它是人们的一举一动,是城市的一草一木,是深圳的每一个24小时。深圳的成绩有目共睹,蓬勃的经济活力吸引大量新生事物,涌入大量的人才,但同时也在给城市的文明不断带来新的挑战。共享单车、网约车等一系列新事物的出现,既挑战了市民公共文明的自律性,也挑战着政府的管理治理的创新能力。
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永无止境,随着城市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各项工作的不断推进,深圳人对于文明的理解将持续深入,对美好文明生活的要求也会不断提升,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可能更为复杂。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深圳这样一座崇德向善、和谐宜居、文化创新、锐意进取、法治有序的文明之城,将能够充分运用它独具厚度、温度与广度的特质,化解它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每一次“创文”都是新的旅程;每一次成为文明城市,都是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