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23日举行的第五届深圳自主创新百强中小企业颁奖大会,透露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深圳经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首次破万,达到10988家,其中80%为中小企业。
近段时间以来,深圳“新喜”不断:先是上半年经济数据发布,深圳GDP增量罕见地超越北京、上海;紧接着在新一期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深圳上榜民企数量居全国第一;而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深港地区的创新指数超越硅谷,居全球第二,凸显了深圳令人瞩目的创新实力,标注了深圳自主创新的高度。
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破万,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是这座城市企业群体在自主创新征程上勇攀高峰的一个精彩缩影。据了解,目前深圳已形成梯次创新企业链——3万多家科技型企业、1万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一批各行业的创新型龙头企业,组合形成一个庞大的创新企业“雁阵”。其中,既有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等全球性的龙头企业,又有大量中小创新型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细分领域的“小巨人”企业。庞大的创新企业基数撑起万盏高新企业“明灯”,让深圳这个创新高地星光璀璨。
深圳的创新“业绩”何能如此亮眼?因为深圳早已将改革创新根植于发展肌理之中,在国内率先提出把自主创新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主战略,并精心布局、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使得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优”。
政策沃土给了企业创新“基肥”。去年深圳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把政策焦点放在企业身上,针对企业面临的税费负担较重、融资不畅、发展空间不足等“疑难杂症”,从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提升创新能力、开拓市场、强化产业用地和空间保障、创新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等方面“对症下药”,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让企业沿着先进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轻装前行。对中小企业政策不仅“扶上马”还再“送一程”,可谓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需。在优渥的政策支持和鼓励下,高新技术企业争相涌现。
法治阳光给企业提供创新“养料”。对于创新型企业而言,技术是核心竞争力,保护知识产权尤为重要。如果没有法律的有力保障,那么各种技术创新都可能被山寨,企业创新就会失去动力,从而阻滞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深圳作为“创新之城”,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亦走在前面。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深圳率先实现了知识产权的统一管理和执法,使得企业创新的预期更准、发展的动力更强劲。
此外,深圳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优”,离不开企业自身勇于突破、锐意进取、矢志求新的企业精神支撑。置身于国家创新型城市,抬望眼,“敢为天下先”观念的激荡之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之境,无不激荡企业血液里的创新激情。
创新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城市强。深圳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深圳要继续全面发力,弥补自主创新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持续锻造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