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让更多的孩子明了“法治精神”

条评论立即评论

让更多的孩子明了“法治精神”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作为媒体记者,我也有幸观摩了总决赛,应该说,这是一种极富创意的授课与评选方式,在许多地方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刻板方式,而最终能实实在在从中受益的,则是我们的孩子。

由法制日报社、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新雨杯”校园法治课大赛总决赛于昨日举行,在全国法制日即将到来之际,深圳举办面向学生群体的校园法治课大赛显得特别有意义。

这次大赛是由司法部门、教育部门和媒体携手打造,参赛的选手除了教师,还有律师和志愿者等等,这样一种跨界组合,形成了普法合力,也为校园法治教学注入了新的能量。

作为媒体记者,我也有幸观摩了总决赛,应该说,这是一种极富创意的授课与评选方式,在许多地方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刻板方式,而最终能实实在在从中受益的,则是我们的孩子。

在我看来,法治课的核心意义在于培养孩子的法治精神,而不仅仅只是让孩子熟悉一些法律条文。如果说后者是“知识”,前者就是“智慧”。法治精神不以法律条文的修订、变化为转移,甚至很多时候,它是超越地域和国界的,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法治精神,让这种精神融入他们的血脉,伴随他们成长。

在一些国家,法治课也是强调法律背后的意义和精神价值。比如在学习《权利法案》时,美国的教师会告诉学生,不仅公民个人“权利”是核心价值,而且对这些权利的陈述法同样包含着核心价值。《权利法案》并不是以肯定式的“列举”方式来规定公民权利的,而是通过对政府权力的限制来宣告公民权利。例如,第1条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下列法律:确定国教,或禁止信仰某种宗教,禁止言论自由,禁止和平请愿集会。通过对杰弗逊的《就职演说》的讲授,老师会告诉孩子们什么是“自由”;通过对《门罗宣言》的讲授,老师会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和平”;通过对《塞尼卡福尔斯感伤宣言与决议》的讲授,老师会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平等”和“权利”……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而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从娃娃抓起,从举办校园法治课大赛这样的“小事”做起。

[责任编辑:林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