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新区木墩河进茅洲河段河水清澈,生态恢复良好。
洋涌河水闸内侧的一处强化污水处理设施。
光明水质净化厂出水口。
宝安区位于深圳的西部滨海片区,地势低洼,工业发达,人口密集,宝安境内60多条河流无一不被污染,是深圳黑臭水体治理的主战场。这其中,茅洲河的治理,又成为宝安片区治水攻坚战的重中之重。所幸,经过市、区、街道等多方携手努力,截止到2017年底,茅洲河已初步实现不黑不臭,按照“国考”“省考”要求,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初见成效。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1月3日上午,本报记者随深圳市治水提质媒体采访团,就茅洲河中下游宝安段的水环境治理进行实地走访。
上半年完工沙井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
3日上午,我们走访的第一站是位于宝安区沙井街道的水质净化厂二期BOT项目现场。只见工地上大型吊车正在起运各类设备,四处一片繁忙景象。首条污水处理生产线刚刚建成投入使用,后续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之中。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里是全市首个半地下污水处理厂,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大部分位于地下。未来全部工期结束后,沙土将会回填,这里将建成一座花红柳绿、占地10.8万平方米的大型市政公园。
同其他污水处理厂有所不同的是,厂区内设有一个巨型调水池,可以将一时来不及处理的污水进行存蓄,再陆续消化处理。据介绍,沙井水质净化厂二期包括公园建设在内总投资达14亿元,其中污水处理方面是11亿元。
据介绍,二期项目建成后将可处理沙井街道和松岗街道境内共69平方公里建成区的各类生活污水,到2018年4月30日,4条污水处理生产线35万吨/日的能力全部形成。未来,经处理达标的中水将调用为其他河道的补充水源。
洋涌河水闸多功能效用为下游水质改善建功
当日上午走访的第二站是位于宝安区燕罗街道境内、茅洲河下游的洋涌河水闸及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
随着现场指挥的一声令下,一阵轰鸣之后,水闸开始提起,被拦蓄的来自上中游经过处理的河水奔腾而下,随即掀起一波波巨浪,几股粗大的水流将下游河水推向河口,最终汇入珠江口。
据深圳市河道管理中心曾亚副主任介绍,洋涌河水闸兴建于2014年,当时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涨潮时阻挡海水倒灌。
随着2017年茅洲河治水提质的深入攻坚,上中游污水大多已被全部拦截处理,因此,洋涌河水闸被赋予更多的使命。落闸之后,可以有效拦蓄上游来水,使之形成高差,从而营造水动力;提闸放水时,可以冲刷下游河床,将下游河段沉积的底泥及腐坏水体代谢掉,从而极大改善下游水质。
据介绍,洋涌河水闸每两天开闸放水一次,每次可以放水80万立方米。人工营造的这股动态活水,可以有效激活下游水体,让茅洲河重新成为充盈动能的流动之河。
在洋涌河水闸上游一侧的岸边,是一个半露天的污水处理厂。
曾亚告诉记者,这是半年前才动工建设的一座强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日处理污水11万立方米。由此上溯约20公里处,还设置了另一座类似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可日处理污水10万立方米。
据介绍,在茅洲河中上游深圳段,已经建设了公明、光明、松岗三个水质净化厂,可日处理40万立方米污水。考虑到茅洲河中上游尚有21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缺口,因此,去年建设并发挥作用的两个一级强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正好弥补了这21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缺口。
据悉,这两处污水处理设施,均在半年内完成设计施工并发挥作用。按照计划,三年后,待几个水质净化厂后期工程竣工,这两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将停止使用,地面复绿还原。
无论是沙井水质净化厂二期建设,还是洋涌河水闸及强化分散式污水处理,都仅仅是茅洲河治理的样本或者说缩影。2017年,茅洲河流域(深圳侧)共安排治水提质项目120个(含2016年续建项目95个),其中,宝安区负责62个,光明新区负责44个,市水务局负责14个……随着各后续项目的陆续完工,茅洲河水清岸绿的秀丽景色一定会呈现在世人面前。(记者 赵川 通讯员 陈思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