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盐田打造全市水环境治理标杆

条评论立即评论

盐田打造全市水环境治理标杆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近年来,盐田区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区工作的主轴,持之以恒推进治水工作,各项水环境指标领先全市。

原标题:

实现河流、近岸海域、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

盐田打造全市水环境治理标杆

昔日“臭水河”如今绿水萦萦。

多年水环境治理绘就生态画卷。

“盐田区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县”。

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这短短一句话,在今年的“两会”上成为一个热议的焦点。多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盐田区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治水与治城”融合发展的战略思维,扎实推进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建设,打造了全市水环境治理的标杆。

近年来,盐田区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区工作的主轴,持之以恒推进治水工作,各项水环境指标领先全市。根据监测数据,全区河流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或以上标准,近岸海域水质持续稳定在Ⅲ类标准以上,其中小梅沙海域水质达到二类水;盐田区是全市唯一实现河流、近岸海域、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的行政区。在饮用水方面,盐田区今年年底将在全市率先建成优质饮用水示范区,实现优质饮用水入户全覆盖。

“治水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盐田区委书记杜玲表示,在前期治水工作的基础上,盐田区将积极实施生态活水2.0版,引领文化兴水3.0版,进一步提升水生态品质,为打造水文化、水经济作出更多的有益探索,为全市治水工作继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久久为功:

盐田河整治十年投入超亿元

漫步盐田河畔,碧水蓝天倒映着茂林修竹,3.5公里长的滨河生态公园风光优美,是周边居民流连忘返的休闲胜地。谁能想到,盐田河也曾是一条水体黑臭的劣V类河流。

“治水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盐田也曾经经历过河流黑臭的时期。面对问题,区委区政府提早正视、提早谋划,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推进治水工作,才实现了现在‘水清河绿’的环境。”盐田区环水局相关负责人说。

以盐田河为例,2005年至2007年,市区两级政府投资9700万元,对河道进行污水截排、景观改造和防洪提升。整治后,盐田河两岸日污水截排量达1.9万吨以上,污水收集率达到95%,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河水基本实现不黑不臭、逐步变清的目标,河流水质达到水功能区标准,生态环境有了根本好转,河道面貌焕然一新。

第一轮整治结束后,盐田区发现,后方陆域雨污混流严重,管网历史欠账多,必须进行源头上的雨污分流。盐田区随即全面开展后方陆域市政管网雨污分流和旧村、排水小区雨污分流工作,流域污染状况得到了有效控制。

2013年以来,盐田区又陆续投入3600万元,进一步完善沿河污水截排,对河口避风塘进行彻底截流,对河道附属设施、绿化景观进行改造提升,并针对河床比降大、枯水期易断流问题,新建生态补水、蓄水设施,增设休闲广场。至2016年底,盐田河两岸67个排水口全部完成治理,日污水截排量近3万吨,旱季沿岸污水收集率达100%,河两岸形成了3.5公里的生态长廊、城市绿道和滨河公园,成为居民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好去处。

去年,盐田河又全面完成了水景观提升二期工程,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同时,盐田区还结合盐田河临港产业带的规划,完成了盐田河整体的生态修复、景观提升方案研究,力图将盐田河打造成“城市地标级的生态河、市民爱休闲的幸福河、产城共发展的富裕河”。未来,盐田区将以盐田河临港产业带规划建设为契机,高标准打造盐田河两岸的水生态、水文化空间,建设更多亲水设施和景观。

注重标本兼治:

从源头推进水环境治理

截污、清淤是治“标”,源头分流才是治“本”。盐田区委、区政府深刻认识到,治水必须推进源头治理。为此,盐田区坚持多年如一日,扎实推进雨污分流、正本清源工程和水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发生。

在正本清源、雨污分流工程推进方面,盐田区在摸清排水小区底数的基础上,下发了全区的正本清源行动方案,明确目标责任和工作计划,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环保、水务、城管、住建、规土、街道等部门协同作业,遇到问题,共同会商、协同解决。为争取社会公众支持与参与,盐田区组织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现场视察,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深入宣传,并及时向小区居民公示施工方案,做好安全文明施工提示。同时统筹协调燃气、电力、通讯、供水等部门,尽量可能进行协同施工,减少扰民。

盐田区环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起初正本清源工程由区水务、工务、街道办等各单位分任务推进,后为提高效率调整为由区水务部门集中实施;在具体项目实施中,盐田区尝试使用EPC模式,以进一步加快推进工程进度。到2017年底盐田区除旧村外所有排水小区全部完成改造,其中493个已通过达标创建。

在工业污染源整治方面,盐田区严格工业企业环评审批,从源头杜绝重污染企业进驻,在项目审批阶段要求落实污染防治方案,减少污染的发生。同时,要求所有工业企业对100%生产废水进行处理,所有餐饮废水须经隔油池处理达标后接至城市污水管网。辖区工业污水处理率及达标率均为100%。

去年,盐田区深入开展“利剑”行动,对工业企业、三产行业、小散乱污等涉水污染源进行全面的大排查大整治,共排查各类涉水污染源874家。经全面排查,辖区内未发现黑臭水体,其中2家企业存在纳管问题,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突出建管并重:

以“河长制”为基石健全治水长效机制

水环境治理难,守护更难。要想实现水环境的“长治久安”,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运行机制。为保障治水责任落实,盐田区成立了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从“大生态”的角度建立了包括治水在内的各级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体系,明确了工作职责、任务和目标。加大治水考核力度,连续5年对辖区37家党群机关、区直单位、街道办及6家驻盐单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考核,将正本清源、治水提质工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去年,盐田区按照河长制要求,建立三级河长体系,向社会公布各级河长名单,进一步推动责任落实,作出治水目标承诺。

雨污水管网实施专业化运管,是长效治水的前提。据了解,盐田区市政雨污水管网(包括“三不管”管网)已100%由市水务集团进行运管,辖区约80公里城中村(旧村)排水管网,由区政府承担费用,也全部委托水务集团专业化运管。目前,盐田区正在研究物业小区排水管网专业化管理问题,探索统一委托管理的可行性。

在监督执法方面,盐田区建立了覆盖全区的环境监测监控信息系统,对辖区水环境、空气质量、噪声、重点污染源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监控,并通过公众APP平台向公众开放,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建立了街道、社区为主体的污染源日常巡查排查机制,由区环水局定期进行检查复核。发现问题,由区执法部门进行严格执法处理。对排水达标小区严格进行复检,夯实物业公司责任,发现问题责令物业公司整改。

治水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更需要居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为此,盐田区还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计划,并以“碳币”体系为载体,号召、鼓励、激励辖区居民、家庭、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各界全民参与水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行动、人人享有”的治水和生态文明新格局。

[责任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