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边检“老黄牛”坚守一线36年

条评论立即评论

边检“老黄牛”坚守一线36年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他叫黄平,一个干了36年边检工作的“老黄牛”,多年奋战一线,让他见证了边检工作的酸甜苦辣,更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深圳的繁荣与发展。

 

▲正在核证旅客通行证的黄平。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摄

 

原标题:边检“老黄牛”坚守一线36年

深圳新闻网讯 对照系统信息,查看旅客通行证期限,仔细核对,盖章允许过境。眼前这个年过半百的中年人,干起边检验证工作一点也不比年轻人逊色。他叫黄平,一个干了36年边检工作的“老黄牛”,多年奋战一线,让他见证了边检工作的酸甜苦辣,更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深圳的繁荣与发展。

年龄最大的文书

手抄20余年零失误

刚刚从验证台走下来,黄平稍微缓了缓,连续2个多小时精神高度集中地工作,让他脸上略带几分疲惫。回想起这么多年边检工作,黄平陷入沉思,有很多想说,一时间却又不知从何谈起。

1982年,年仅19岁的黄平刚刚踏入社会参加工作,应征入伍肇庆边检,从事边检一线工作。在肇庆边检做了两年半,1985年初,黄平前往深圳边检站沙头角分站任职,这也为他接下来的30多年深圳边检经历做了铺垫。

1988年,黄平被调往罗湖边检站工作,既做文书也上台验证。黄平说,当时他被戏称为站里年纪最大的文书。但年龄的差距,一点也没影响黄平的工作热情。写材料、作报告、调校验讫章……每样工作黄平都做得井井有条。当时还没有普及电脑,工作涉及的材料、报告全都要手写,涉及重要文件的,还需手抄完成。让黄平颇为自豪的是,在电脑普及前的这20来年,自己手抄的文字材料没有一次抄错抄漏过。

“火眼金睛”查获伪假护照

在罗湖边检站,黄平一干就是20年,2007年7月他被调往刚刚启用的深圳湾口岸,重新做起了边检验证工作。那时,他已44岁,刚过不惑之年。

黄平手边的老花镜和笔记本从不离身,一遇到不懂的业务就查工具书,一碰上设备操作上的问题就请教年轻同事,掌握了就马上把要点记在笔记本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5年的春节,黄平凭着过硬的伪假证件识别能力,查获了一本仿真度极高的伪假南非护照,让许多年轻同事竖起了大拇指。

多年的边检工作,除了业务上得到了积累,也让黄平的身体落下很多职业病。腰椎间盘突出使得他有好长一段时间都只能靠垫着腰枕验证工作。

工作36年仅回一次老家过年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黄平从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三连续上了4天班。工作以来仅在2002年回过一次茂名老家。

黄平介绍,边检工作分早午晚三班次,早班6点到岗、6点半开始工作,晚班要做到凌晨12点。如果轮到早班,他得5点左右就出门,轮到晚班,下班回到家洗漱完基本已凌晨两三点。

节假日是普通单位职工最轻松的时候,却是边检人员最忙最累的时候。一年365天,每工作3天休息1天,循环反复,其余日子风雨无阻。对于工作,黄平无怨无悔,但提到家庭,他却不好意思地笑了。常年的轮班,让他陪家人的时间屈指可数。

见证边检流程提质提效

常年奋战在一线的黄平,可以说见证着深圳改革开放以来的日渐繁荣。上世纪80年代,边检工作没有电脑设备,旅客出入境全凭边检人员人眼核证。人多的时候,效率就低了。黄平曾试过1个岗位3个同事一起负责的经历,1个人负责核对表格、1个人负责核对人照是否一致、1个人负责盖章。

后来,深圳边检在1988年引入了验证电子笔,边检民警用电子笔扫一扫条码就能获取信息,大大提高了验证速度。到了90年代,OCR阅读机普及,工作效率又进一步提升,“刷一下,信息就一目了然,可比人工的快多了”,一回忆起这些验证突破黄平现在还很兴奋。

近年来,随着自助通道的进一步普及,大量的电子证件只要采集了相关的生物信息,都可自助通关,过境速度大幅度提高。“相比30年前,现在过关出境的流程越来越简化了,便捷服务越来越符合旅客的需求”,黄平擦了擦老花镜,重新走上验证台,章起章落的声音再次响起。(记者 李超)

[责任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