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中广核核燃料高级主任工程师乔素凯:
修复核燃料组件的世界顶级“外科医生”
中广核核燃料高级主任工程师乔素凯(左)。
乔素凯,中广核核燃料高级主任工程师,被称为守护中国核燃料的掌门人、大国工匠。到目前为止,全国一半以上核电机组的核燃料,都由他和他的团队来维护和维修。他所在的团队,也是国内能对破损核燃料进行水下修复的世界顶尖级“外科医生”。
坚守“燃料无小事”
通过五道需要特殊门卡的安全闸,乔素凯进入了核电站的最深处。照例,他要高强度连续工作八小时。为了赶走倦怠,乔素凯准备了他的秘密武器——自制超浓缩咖啡。进入控制区后,不能喝水、不能吃饭、不能上卫生间,要保证八个小时全力以赴进行核燃料操作。穿上防护服七件套后,乔素凯准备进入大亚湾核电站的心脏——核燃料反应堆的堆芯部位。
对外界来说,堆芯是个陌生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碧蓝色的水下四米深处,是100多组核燃料组件,每组组件中有264根核燃料棒。核裂变反应就在这里发生。
乔素凯1992年从山西临汾电校毕业后来到大亚湾核电站,与核燃料已经打了20多年交道。刚来这里时,他的师傅就告诉他:燃料无小事。因为核燃料的特殊性,任何问题都不能出错,到了工作现场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核燃料棒具有放射性,必须放置在碧蓝色的硼酸水池中来屏蔽辐射。这就意味着修复的工作全部要在水下完成,考验的是眼力和手感的超高精准度。”乔素凯说,修复时需要打开组件的管座,在水下拆除24颗螺钉。拆除螺钉看似简单,但定位难度极高,稍有不慎螺钉就会损坏,其结果就是这个价值千万人民币的燃料组件修复失败,无法再继续使用。
在修复核燃料组件时,一旦燃料棒损坏,损坏的燃料棒会释放出具有放射性的裂变气体。如果操作人员不慎吸入,将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核安全有如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警示着乔素凯和团队每个成员要时刻守护核安全、敬畏核安全。
奋斗国产化之路
目前,乔素凯和团队酝酿了10年的世纪工程项目即将交付使用。他的梦想早已不再是完成燃料组件的单棒修复,而是要在水下完成燃料组件的整体修复。
在水下做燃料组件的整体修复,相当于把燃料制造厂的组装车间转移到核电站的乏水池。在外人看来,乔素凯的梦想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然而,虽然整个工程复杂浩大,却能为各个电站节省数以亿计的财力、物力,这正是乔素凯和他的团队最大的工作驱动力。
乔素凯的团队拥有国内第一套、也是唯一一套燃料组件水下整体修复设备,而全部的技术都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燃料组件单棒修复共400多道工序,燃料组件水下整体修复则有2000多道工序,其中1000多道工序是不可逆转的。一旦失败或做得不好,整个燃料组件的修复就失败了。
本世纪初,大亚湾核电站提出要甩掉洋拐棍,进行自主研发。在这之前,由于中国基础工业水平的限制,当时包括水泥、沙子、电线等最基本的东西全是进口的,核燃料修复现场的一些专用工具也只能买国外产品。经过不断自主研发,现在核电站使用的工具材料基本实现了国产化,而这些都是乔素凯牵头做起来的。
乔素凯说:“核燃料组件是有生命的,你要是不好好地对它,它肯定以最坏的状态展示给你。如果你好好地对它、呵护它,发现缺陷马上处理,不让它带病运行,它永远是以最好的状态在为电站发电。”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