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下班高峰路口上演人车抢行“大戏”,深圳过街设施还需更“努力”
深圳新闻网讯 一到下午6点,科苑路上的科兴科学园门口就会开始上演人车抢行惊险大戏。大量下班族涌出各栋办公楼,准备到马路对面坐公交车。正是下班高峰时,科苑路绿灯时间延长,行人等红灯时间也就特别长,为了赶车,很多人便铤而走险闯红灯,或在车流中直接穿越科苑路。
“真的很危险,这里人流量这么大,为什么不建个过街天桥或地道呢?”挤在匆匆人流中的高先生很无奈地问记者。
作为慢行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深圳的过街设施够完善吗?
科苑路科兴科学园段,行人等不及都闯红灯过马路
“有的不好走,有的不想走”
高先生已在科兴科学园上班3年多,他坦言,这3年多他过马路时都不知道闯了多少回红灯了。“在这里过个街真的不太好走。科学园里大部分人下班都要去对面坐车,但这里南北两个路口相距300多米,看到对面自己的车来了,有的人不想绕路,就直接横穿马路跑过去。如果走一两百米到两个路口去走斑马线,等个红灯都要几分钟,等不及的人就闯红灯。我们都盼望,这里要是建个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就好了!”
有的地方“不好走”,有的地方有通道有天桥,却让人“不想走”。
深南大道东门过街通道,雨天漏水,地板破损,台阶没有坡道,行李箱与自行车得靠人扛
东门地下通道是市民反映了多年的脏乱差过街通道。行人反映的问题主要包括过道破旧、雨天漏水、晚上灯光昏暗等。近日,记者又来到位于深南东路与东门中路交叉口的这个地下过街通道发现,这里仍然没有什么改观。灯光依然昏暗,大白天都感觉不到明亮。通道内潮湿闷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通道顶泛黄,应该是雨天留下的水渍。四周墙壁随处都是陈年污渍。地面上,通往东门中路西侧的出口还有积水,地砖有些地方出现了破损。正好有一位环卫工人扛着单车下来,因为通道台阶没有斜坡供自行车用,他只能把车整个扛起来上下台阶。他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要在这里来回好几趟,“扛车累不说,这个通道给人一种暗无天日的感觉,很压抑,和外面那么漂亮的街道实在联系不到一起,真不想走。”
老旧的通道固然如此,新建的一些地铁站过街通道,也存在设计不合理,让行人不方便的问题。在竹子林地铁站B2出入口,一段阶梯也没有设置坡道,市民林小姐拖着拉杆箱出来,到了这里只能艰难地把箱子一步一台阶地往上挪。她埋怨道:“我记得以前也有人在网上反映过这个问题,但这几年都没人来改,太不为行人考虑了。”
地下的不想走,天桥是否让人满意?家住百花片区的庄小姐每天要到对面体育馆站去坐公交车,她就很大意见:“天桥光秃秃的也没个顶,夏天过马路太晒啦!”记者随后驱车在泥岗路、深南大道、北环大道等市内主要干道上看到,的确大部分天桥都没有顶棚,很多行人都撑着太阳伞在天桥上走过。
市民希望过街设施更加人性化
“我们并不清楚交通部门设置过街系统的标准是什么,但有一点应该没错,那就是要更人性化。”科兴科学园的高先生向记者表示。
他以他每天所经过的地方为例,“在这里上班的人成千上万,事实证明这里过街不方便,交通部门就应该人性化考量,在这里设计一个改善方案。”他认为,在有需要的地方,建个简易天桥或挖个通道,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陈阿姨曾经亲眼目睹过一起行人过马路被撞车的事故。那是在红荔西路景田路段的斑马线上。这里两边都有小学、幼儿园,每天过马路的孩子很多,但斑马线没有信号灯,孩子们只能看着车子过马路。多年来居民通过各种途径反映过,希望增设天桥或信号灯,但相关部门的答复,要么是这里不具备做天桥的条件,要么是说景田路口和新洲路口相隔不远,再在中间装个交通信号灯,会影响车流通行。终于有一天,一个小学生冲过斑马线时,被一辆疾驶而来的汽车当场撞倒。陈阿姨说:“看到这一幕,当时心都碎了。”她和其他居民再次向相关部门呼吁,几个月前,这里加装了红绿灯。“我们非常高兴,感觉交通部门能从人性化角度来解决问题了。”
北环大道一半天桥没有顶棚,烈日下行人过街得经受暴晒。
庄小姐提出,深圳的绿化不错,马路基本上有树荫,大热天时走在路上还行,但一上天桥就只能被直晒,让人难以忍受。“政府部门就应该考虑深圳的实际情况,更加人性化地改善这些设施。”她还提到一点,现在很多天桥上都在做彩灯之类的装饰,一到晚上各种图案的彩灯把天桥装点得花花绿绿,“与其搞这种景观,不如给天桥装个顶棚更实在。”
深圳市人大代表胡桂梁对深圳过街设施也颇有感受。“这几年我们几个代表专门去看过很多过街设施,但有些老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这表明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还有欠缺。”他认为,现在深圳一直在说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环境品质首先是要让市民觉得宜居、宜行,像过个街还要把行李箱提上提下,一下雨通道就积水,晚上过地道要摸黑,这些虽然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但与“品质”、宜行这些目标还相距甚远。“深圳的城管、交通部门去年都开展过‘行走深圳’,这些才是‘行走’该看到的问题,希望能从老百姓的需求角度出发,人性化、务实地提升过街系统。”
交委回应最近将整治提升15座地下人行通道
对于如何提升我市过街设施,市交委相关处室接受了记者采访。
市交委设施局表示,市交委目前正在开展地下人行通道提升工作,上个月已经推出《深圳市人行地下通道设计指引(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其中提到,人行地下通道的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安全舒适、节约资源、绿色低碳、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除了要满足基本的交通功能以外,还应注重景观设计及内部环境舒适度等要求。做好抗震、防排水、无障碍、导向、照明、防火消防、监控等设计。据介绍,今年市交委将提升改造深南大道、滨河滨海大道、北环大道等处的地下人行通道共15座,现在已完成了2座,正在施工2座,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11座,通过整治,将提升地下人行通道景观,方便通行。
同时,市交委还在组织编制《深圳市道路设施品质提升设计指引》,指导全市道路设施品质提升工作。比如,对行人二次过街的安全岛等,指引中要求过街路面和行车道路面标高平齐,方便过街和通行;对无障碍坡道,指引中要求坡道和路面0高差。今后的养护工作、道路改造项目和品质提升项目中,也都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施工和验收。
另外,市交委交通综治处正在陆续研究各个片区的交通综合治理方案,在几个已经出台的片区方案中,都提到了把人行过街路口抬高,提高行人过街安全性等计划。(读特记者 潘未末 实习生 何思雨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