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蛇口博物馆外观
深圳新闻网10月22日讯(记者 刘梦婷 杨浩瀚 潘润华)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崛起之路,蛇口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10月22日,记者来到位于蛇口海上世界片区的“中国改革开放蛇口博物馆”,带大家回溯蛇口改革开放40年峥嵘历程,并了解蛇口在“新时代”深化改革的新成果与新征程。
据悉,蛇口改革开放博物馆由百年央企招商局发起、招商蛇口主持建立并运营,博物馆于2015年开始筹备,2017年12月26日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开馆。今年8月10日,蛇口改革开放博物馆经过升级改造后,正式更名为“中国改革开放蛇口博物馆”,并面向公众重新开放。它是全国首家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历史博物馆,更名后的博物馆在展览形式与内容上皆有全新提升。
博物馆展览以“潮”“创”“开”“闯”“势”为主线,集中展示了蛇口40年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改革发展历程。对蛇口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创举和推动作用进行了回顾与总结。通过展出解密的史料文献、丰富的影像资料、珍贵的手稿等实物,还原蛇口一路摸索,起笔经济特区建设、解放思想、体制改革、“以企代政、政企分离”、兴办教育、创立蛇口商业模式、产业升级、企业发展以及物质文化生活变迁,来记录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体现招商局集团作为中央企业,持续在“引领时代”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在前海蛇口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双创”基地建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等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记者在展厅看到,以“高举一面旗,闯出一条路”为线索,运用了声光电技术和场景还原的展示效果。1984年蛇口参与建国35周年国庆巡游花车场景再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就是在游花车时传遍全国的。展厅环幕带来了全新的《从“海上世界”到“一带一路”》影片,带领观众扬帆出海,沿着“一带一路”看“蛇口模式”走出去,在世界各地港口和重要城市成功复制。
同时,“高举一面旗,闯出一条路”的设计概念也延展到展厅之外。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外围,有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景观和标志性雕塑《闯与创》,象征蛇口在党的领导下,从1978年到2018年敢闯敢试的创新开拓之路。
民间征集展品也是博物馆的特色之一。博物馆自2016年起广泛向社会征集关于改革开放的物品与故事。一张普通而泛黄的藤椅沙发,述说的是邓小平1984年视察蛇口工业区、听取报告时的微笑与信任;一纸蛇口客运码头往来香港的首班客船的票据,浓缩着在那段历史记忆里初开禁门时海面缓缓散去的潮湿空气;一只永远咧嘴憨笑的唐老鸭布公仔,身体上那细密的针脚缝合的是首批离乡南下打工妹心头的忧思……无论是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蛇口工业区时留下的时代印记,还是每一位曾于不同阶段在特区生活和工作的普通人的日常点滴,“改革开放”四个字将他们的故事串联在一起,组合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品征集工作更是延伸到国内其他城市乃至海外,寻访早期参与蛇口建设、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拓荒牛们,以现场访谈、口述历史、视频记载的方式积极抢救不可再生的宝贵史料,为参观者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种种提供了最生动、鲜活的素材。
蛇口工业区育才学校游泳池的《游泳证》、1986年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图书馆的《借阅证》、1995年深圳市自行车行驶证、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出入证……曾经,证件是当年“老蛇口”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买粮食日用品要证,工作要证,骑自行车要证……甚至出入蛇口工业区也要证。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蛇口是“特区中的特区”,外地人进入深圳特区,需要当地公安机关开具“边境通行证”;来到蛇口,工业区设有关卡,凭“蛇口工业区出入证”才能进出……在中国改革开放蛇口博物馆内,深受观众喜爱的来自民间捐赠的各种上世纪80年代“老物件”作为展览的一大特色带领观众穿越时光,回忆往昔,一件件物品讲述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记忆。
记者现场了解到,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是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出口工业加工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其建立与发展都寄予了极大的关心与支持。在此背景下,招商局充分运用中央赋予的自主权,积极进行了一系列“敢为天下先”的经济探索与制度革新,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开辟了新的路径,提供了市场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和借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以及“蛇口模式”响彻大江南北,影响着一个时代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