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有这样一群深圳人,他们外表沉静、内心激荡为深圳树起文艺丰碑;有这样一群深圳人,他们扎根人民、顽强拼搏为世人抒写文化传奇。今年,深圳计划重磅推出三位文艺名家:画家王子武、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文艺理论家胡经之。他们是四十年来深圳改革开放成就中的见证者和奉献者,为深圳文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为让广大网友走进名家生活,了解他们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圳新闻网开辟文艺专栏—深圳文艺名家大观。本期,我们将把文艺美学“教父”—胡经之引入了公众视野。
胡经之,最早落户深圳的著名学者之一,参与创办深圳大学中文系、国际文化系及特区文化研究所,堪称深圳学术和文化的拓荒者和见证者。他深耕深圳文化建设三十余年,见证了深圳文化、学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是深圳学派的杰出代表。他首次在全国倡导高校应开设文艺美学,使文艺学正式列为高校专业方向,被称为文艺美学的“教父”。他著书近四百万言,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是深圳学者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胡经之接受媒体采访
他是当代著名的文艺美学家,中国文艺美学的积极倡导者,国务院授予“高等教育突出贡献”证书的人文学者。他也是改革开放后主动离开北大的第一位教授,被称为“敢吃螃蟹”的第一人。近日,深圳新闻网记者采访了来深圳工作生活30多年的文艺名家胡经之教授。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仍精神矍铄,饱含激情地谈起他与深圳的这些动人故事。
“胡经之先生成果展”所展出的作品
2001年,深圳大学校园留影
受改革开放精神召唤从北大燕园南下鹏城荔园
自古江南多才俊。1933年,胡经之出生于江南的一个书香家庭,父亲一生都在书斋里当教师做学问,是他最初的启蒙老师。深受环境影响,胡经之自幼耳濡目染立志做学问。1952年,踏入燕园开始大学生活,先后就读本科、副博士研究生,并留校任教,开启了潜心读书治学之路。
就这样,胡经之在北大一待就是32年。不曾料想,彼时年过五旬的胡经之因深圳大学,而与深圳这座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城市结缘。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很快,当时的深圳市领导决定创建一所新型大学——深圳大学。教育部决定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抽调骨干力量参与深圳大学的创办,清华大学副校长张维教授被任命为深圳大学首任校长。
受张维力邀,1984年,胡经之决定南下深圳,去探索一下文艺学发展的新路。
“漂泊京都数十年,半生尽染书卷气。到此放眼新视界,方知尚有新天地。”成为他从北大来到深大、从内陆走向改革前沿的真实写照。
忆起当年的这一决定,如今年已85岁的胡经之感慨地说道,“当时我自己都没有想到,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不在燕园未名湖畔过安稳日子,还从那个最古老的大学(北京大学)跑到这个最年轻的大学(深圳大学)来筹建中文系。回溯当时是怎么做这个决定的,原因当然多多,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在受了改革开放精神的召唤。”
2002年,深大文学院教授共商发展,自左到右:庄锡华、吴俊忠、吴予敏、胡经之、陈继会、章必功、郭杰、郁龙余。
以国际视野深圳情怀探索深圳文化发展道路
“我在北大主要是‘读万卷书’。到了深圳后,我才有机会走出国门,先后去了30多个国家,真正实现了‘行万里路’的梦想,也才有了‘国际视野、深圳情怀’。”胡经之告诉记者,来深后,更加关注深圳当下,多方考察国外文化,学术研究从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美学,并着力探索深圳文化发展道路。
作为深圳大学的早期建设者,胡经之一来便着手构建深大中文系。值得一提的是,中文系成立之初就在深大成立了比较文学研究所,比北大还早。
1988年,随着深圳向国际化城市发展,胡经之与章必功、景海峰、郁龙余等共同倡议把文学的比较扩展为文化的比较,着手将中文系改建为国际文化系。身为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主任的胡经之,力主扩大中外文化交流。其后,深圳大学正式成立文学院,由中文、外语、传播三个系组成,力图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以传播为主。如此一来,文学院成了孕育深大人文社会科学的摇篮,人文学院、外语学院、传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皆发源于此。
特区建设之初,深圳文化氛围薄弱,被称为“文化沙漠”。为摘掉这顶帽子,胡经之组织成立了深圳市美学学会,开展多方面文化活动,丰富早起创业者的文化生活。并在深大国际文化系成立特区文化研究所,积极开展本土文化研究,开办了两届经济特区文化研究班,为深圳培养了一批研究特区文化的中坚力量。
胡经之写下“感恩深圳,感谢深圳图书馆”
支持深圳学派文献建设捐献珍贵文献数千余册
“江南岸边草,苍茫一书生。乐读万卷书,好作万里行。心向真善美,敬重天地人。”胡经之以此自评。
身为“一书生”,胡经之以书为伴,以文为友,与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早在上世纪90年代,胡经之曾响应全国读书运动撰写了评论《谈谈<野火春风斗古城>》,一次竟印了10万册,由此获得了当时的一笔“巨款”1000元稿费。爱书如命的他把这价值北京两三间四合院房的“巨款”,去东安市场换来了ー车线装旧书,成为一时的美谈。
来深31年,胡经之对深圳情深且重。为支持深圳学派文献专区建设,胡经之拟将其个人全部藏书及手稿、各类证书、聘书、奖牌讲座等珍贵实物无偿捐献给深圳图书馆。2016年4月,他向深圳图书馆捐赠了自己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收藏的2000余册文献。2018年10月,他又向图书馆捐赠了第二批包含手稿89种,藏书近500册、学术刊物800余册、报刊剪报40余件,以及若干其他材料在内的二十余箱文献资料。这些文献曾随他从北国燕园至鹏城荔园,经数次腾迁而不忍割舍,是胡经之个人学术轨迹的见证,也是深圳学术、文化的珍贵历史印记。
胡经之捐赠的手稿
过了“耳顺”之年,胡经之本可以退休了。但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他为博士生导师,由此他成为深大建校以来自行产生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院方表示,不能就此退休。因而他工作又延长了11年,培养了10届文艺美学博士生,到71岁时才告退。
退休后,他集中精力著书立说,耄耋之年仍坚持每天6-7小时阅读写作。“去年,我大约写了十万字的文章。”他表示,“只要身体尚好,在接下来两年的时间内,会把到深圳来的三十多年的经历好好梳理并写下”。这也是他目前最大的心愿。(潘润华)